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业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建筑业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是因为身上金融背景的烙印太过深刻,李迎军与从事建筑行业的同行们相比有点儿特别——他非常严谨,做事最讲求“规范”二字,公司制度于他而言是万事之首。为了留住人才,李迎军可谓绞尽了脑汁,比如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考取国家一级建造师的员工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的员工奖励5000元。

或许是因为身上金融背景的烙印太过深刻,李迎军与从事建筑行业的同行们相比有点儿特别——他非常严谨,做事最讲求“规范”二字,公司制度于他而言是万事之首。

从旱涝保收的银行出走,带着“项目”来到建筑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项目经理,2005年的这次抉择,让李迎军第一次看到了体制外更广阔的天空。

当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银行业也迎来一波发展的高潮。彼时身处其中的李迎军判断,未来中国银行业将迎来一波政策调整,而专门负责企业贷款的他常年与各个类型的企业打交道,尤其是对建筑企业非常熟悉。已经在银行做到高管的他毅然辞职,跳到了吉林省阳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就是吉林省阳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建设”)的前身。

一贯稳扎稳打的李迎军从基层的项目经理做起,一步步做到了董事长的职位。他带领着阳光建设凭借“诚信经营”的信条,在建筑行业逐渐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行业龙头。现在的阳光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资产1.6亿元、600余员工,业务涉及工程建筑、现代苗木开发、贸易经营、金融投资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从银行业到建筑业

从2005年进入建筑领域算起,今年已经是李迎军在此打拼的第十二个年头了,但他依然谦虚地称自己为“门外汉”。

如果从专业背景的角度看,学金融出身的李迎军在银行谋求一份与自己专业相符的职位,的确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当时在银行里几乎所有的岗位我都干过,从最基层的柜员到负责信贷业务,不论是窗口服务,还是银行最核心的信贷审核,我都非常熟悉。”李迎军回忆说。“后来,领导把我安排到信贷岗,至此我的工作就开始跟不同的企业打交道,那几年正好赶上银行业发展较快的时候,银行与企业间的往来非常频繁。加上那些年也是国内经济最为繁荣的一段时间,房地产业方兴未艾,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比如建筑成为了银行的合作大户。银行为了获得较高的回报,也更愿意为建筑公司进行放贷,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开展得异常火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

当时的李迎军虽然在银行做信贷工作,但一直在与建筑企业打交道,久而久之对建筑企业的运营情况,甚至是建筑操作流程以及成本都了然于胸。他也由此做出判断,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建筑行业在未来一定是大有发展的行业之一,如果能借机会到建筑企业,对自己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虽然作为一个标准的“门外汉”,从银行业跳到完全不相干的建筑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李迎军还是很想试一试。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迎军最终在2005年作出决定,带着项目离开银行,加入到了“建筑大军”。但是,光有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专业的建筑领域来说,没有专业知识很可能就意味着被淘汰。李迎军深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他开始从不同渠道汲取建筑以及相关行业知识,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力求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在行业中立稳脚跟。

凭借在银行工作十余年的经验,以及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作为“新人”的李迎军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工作上也逐渐取得新进展和新成绩。得到了初步的认可,李迎军也开始一点点自信起来,做事情更能够放开手脚,他认为,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企业,这一信条始终没有变化。

“人才投入就好比是长期投资”

2007年,李迎军就拿下了他来到阳光建设后的一个大项目——吉林省多条高速公路的建筑工程。几年间,经他手建设的吉延高速、松原、长白山的高速公路,都已经成为了吉林省优质工程。

能够拿下这些高速项目,一方面得益于李迎军个人的良好信用,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阳光建设在团队和人才上的先进经验。“一家企业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人才储备和团队建设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民营企业的竞争,说穿了就是人才的竞争。”据李迎军透露,在阳光建设内部有一个非常明晰和严格的梯队建设制度,所有员工按年龄分为几个梯队,比如20岁到22岁是第一梯队,22岁到25岁是第二梯队,25岁以上是第三梯队,依此类推。每一个梯队的建设都有相关要求和考核标准,而梯队内的员工都有自己的晋升流程,只要按照相关要求,梯队内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只要达到制定的标准,通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晋升。

“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现在在很多行业,都是越年轻的越吃香,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但在我们建筑行业却完全是截然相反的景象。”李迎军笑着表示,在建筑行业,从业年限就是最大的资本,因为在这个领域内有时经验和实操比理论更重要,年纪越大往往意味着经验越丰富,越是这样的人才对企业越重要。但是,在东北地区,尤其是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吉林省,建筑人才储备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尽管吉林省是全国闻名的大学城,在长春市有很多知名大学,它们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建筑人才,但是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而且省内大学毕业的建筑类专业大学生都更愿意去央企、国企,对于像阳光建设这样的纯民营企业却并没有兴趣。“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央企国企的平台更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强。但是,从自身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角度上讲,在民营企业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往往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施展更多的才华,个人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掘。其实,这正是民营企业相比央企国企最大的优势。”李迎军表示。

为了留住人才,李迎军可谓绞尽了脑汁,比如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考取国家一级建造师的员工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的员工奖励5000元。在阳光建设,这样的奖惩机制贯穿企业的整个流程,他的逻辑是:“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一定要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比如他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更高的薪水能够留住更好的员工,那么企业一定要敢于投入敢于付出,优秀的员工总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样的投入是十分值得的。这就好比是一个长期投资,虽然需要时间才能看到回报,但是回报率高,回报周期也会比较长。”

“企业的永续发展靠的一定是制度”

吉林省阳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10日,于2015年3月25日将企业名称变更为吉林省阳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注册资金一亿一千八百万元。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的综合性施工企业。

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公司现有职称和技术管理人员193名,具有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8人,其他技术管理人员137人。在机械设备方面,拥有各型号塔吊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搅拌机、砂浆机、钢筋切断机、钢筋煨弯机、钢筋调直机、对焊机、卷扬机、砼割缝机、柴油三轮车、井架等机械设备。

吉林省阳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练就出了一只专业和技术都过硬的建筑精英队伍,同时公司以“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在建筑业领域中以一流品牌、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素质、一流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公司倡导“精细管理、每建必优”的方针使公司屡获殊荣。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吉林省阳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秉承“为业主创造更大价值”的经营理念,坚持“诚信高效、兴企裕人”的企业宗旨,以诚取信、追求卓越为业主和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竭诚报答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2015年,阳光建设实现产值1.3亿,2016年产值更是一举突破2.1亿,实现了对自身的完美超越。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领域拓展越来越广,李迎军深知作为企业负责人一定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学习是一种强化个人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员工的培训,他也丝毫不马虎,每年他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就达到30-50万,针对不同岗位派不同员工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建筑业发达省市培训学习。

在多年的学习中,李迎军愈加发现,与南方一些优秀的企业相比,东北的建筑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上,东北就比较保守和落后。这主要源于东北的企业家思想落后,行动缓慢,有了想法却不能够快速地形成战略方法,而往往当这种想法还在酝酿的时候,一些企业已经先发制人了,本来是一个好点子,却因为行动能力差错失了先机,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深圳、上海、北京的企业家在经营理念上已经非常超前,而同处东北地区的沈阳也正在迎头赶上,吉林省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了,不然将会很危险。”

李迎军特别看重企业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使企业快更健康地发展,“最终,企业的永续发展靠的一定是制度,靠‘人治’的管理一定不会长久。”为此,他不惜重金从深圳挖到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人才到公司任职。“人力资源岗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总监的眼光必须与老总时刻保持一致,甚至要求具备一定高度的战略眼光。作为企业,能够招聘到好的人才自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现在整个市场的观望情绪非常强烈,而吉林省由于经济并不特别发达,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而建筑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人才的流动性更大,所以企业已经将招聘作为一件日常事务进行处理,阳光建设永远向有才之人敞开大门,随时欢迎各类人才的加入。”

让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

在东北地区,建筑行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十分明显,一年中只有4月到11月是施工期,其他月份因为气候较冷不适宜施工。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将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但“知易行难”,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一直是东北的建筑行业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几年来李迎军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建筑农民工转型为建筑业人才,让原本的农民工也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发展?

现在,李迎军和他的阳光建设正在为着这样的目标做着各种尝试。他的终极目标是在国家加紧供给侧改革的当下,让城市里的农民工变为真正的“产业工人”。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李迎军看来,认准的事情总是试一试,哪怕试过了不可行,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在一次学习考察中,李迎军与杭萧钢构建立了联系,对方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颇让他感慨,也是在这次考察中他猛然发现,原来这就是农民工变身产业工人的最佳途径。

“杭萧钢构采用的是钢结构模块化定制生产,建筑材料在工厂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人只需要按照图纸在现场进行简单组装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因为同时也减少了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农民工不再像传统建筑业那样做着又脏又累的活儿。”李迎军透露,当时他就已经打定主意要与对方谈合作,还没等到考察结束,他就又亲自去了趟杭州,与杭萧钢构的老总见面。虽然这次合作最终没有谈成,但这次考察和谈判让李迎军见识到了科技对建筑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一家吉林省的建筑业企业,阳光建设必须立足本身,以更高的科技水平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够成为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优秀建筑企业。

李迎军表示,在传统观念里,建筑业本身就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行业,实则不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建筑业首当其冲要受到调控,而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期,以房地产业为首的上下游周边行业都要受到影响。而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来保障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建筑领域,吉林省仍然是技术的传统大省,建筑施工上用的更多的还是木结构或钢混结构为主。与当前流行的钢结构相比有存在不少劣势,比如在抗震性和韧性上,钢结构的优势就非常明显。另外,以杭萧钢构为代表的钢结构技术,还符合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从供给侧改革上讲,钢结构的优势就更多了,非常符合国家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调整方向。”他建议,吉林省必须尽快重视起来,同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南方一些发达省市对钢结构建筑企业有25%的补贴,沈阳的补贴也已经达到了20%,但吉林省却只有15%,而且现在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

住宅产业化和建筑产业化升级,将进一步推动钢结构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李迎军对此信心十足,但他也深深了解,当前农民工的素质与真正的技术工人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要想实现建筑产业化,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将是一个长期的事业。针对这种情况,阳光建设与国内几家知名高等学府的设计院以及建筑系进行合作,联合成立人才培训和储备库,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建筑业人才匮乏的现状。

把握机会寻求跨越式大发展

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建筑行业里,李迎军的想法显得有些超前,虽然他很多的构想在目力所及的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什么实际性的进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斗志。根据他的分析,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装配式住宅普及率要达到50%,这就要求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必须转型,而转型只能靠技术的革新,技术则掌握在优秀的人才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手中。

在钢结构技术上,李迎军在国内还没有找到合作的客户,但他突然发现与国外建筑企业合作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并且外国人在与中国人合作的时候往往更加严谨,甚至是教条。但在拥有十多年银行工作经验的李迎军看来,严谨并非坏事,他喜欢这样的专业合作伙伴。现在,李迎军正在与奥地利一家拥有106年历史的企业进行接洽,并且已经注册成立了合资公司。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上游行业,建筑业受其影响深刻。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李迎军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相反从国家到地方的投资力度来看,他认为今年的城市投入力度或许比去年还要大,关键是建筑企业能否抓住机会,迎来跨越式大发展。李迎军透露,就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赶到长白山参加一个重大项目信息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长白山商务局、住建局、财政局、人社局、旅游局分别发布了长白山林海温泉、宝马古城、蓝调庄园、温泉小镇等涉及旅游、文化、生态、健康、交通等5大类800亿元的31个项目,招募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和投资商到长白山投资兴业,助力长白山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旅游产业将深度参与新农村建设,吉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将旅游产业做深做大,建筑业也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经常到日本、韩国等地考察的李迎军对冰雪旅游有着较深的认识,旅游产业是国家拉动内需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对旅游产业给予更多的重视,吉林省将有更大的作为。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是全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滑雪场,其实吉林省的自然状况不输于黑龙江,但在做旅游这篇文章上,吉林省却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吉林省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加大力度,但软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民间就流传着‘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却说明了吉林省真实的资本市场现状,好在吉林省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心下大力度从严整治投资软环境。”李迎军对吉林省旅游行业的发展很有信心。

阳光建设改制以来的几年间,自身不断谋求新发展,承接了吉林省内外数十项大型的房屋建筑、工业厂房和装修装饰工程,并取得了多项荣誉称号,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掌握了各种新型施工技术。李迎军对企业和员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规范的运营,为阳光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比如一些商业银行,知名房地产公司,与这些战略伙伴的合作,令阳光建设不断强化标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从业十二年来,建筑业的“门外汉”李迎军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他认为“唯有不断突破自我,才不会被自我所限”。在这样理念的引导下,相信阳光建设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阳光”的未来。

(《东亚企业家》2017年2月刊 李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