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

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培养德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精辟论述和成功实践。所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提升现代人的道德修养,树立和谐价值观十分重要。书中指出人类面临因过度贪欲和科技不当导致毁灭的危险,而能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

如何培养德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精辟论述和成功实践。中国更是得天独厚,儒、释、道三家体现了传统中华文明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培养人的德行,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否则中华民族不可能维系到今天还是大统一的局面。当然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科学的态度是吸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否定。如果全盘否定,就是不认同传统中华文化,那我们就没有资格再称为中华民族,因为体现一个民族的是她的文化,如果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所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提升现代人的道德修养,树立和谐价值观十分重要。

1、儒家思想有利于人与人和谐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恩比,曾和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进行过一场哲学对话,并出版了一本叫《展望21世纪》的书。书中指出人类面临因过度贪欲和科技不当导致毁灭的危险,而能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汤恩比戏称,如果人有来生,我的来生将在中国。当然,他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那么,儒家思想真的能够拯救人类吗?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其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宋明以后,儒家中理学的一些方面逐渐走向僵化,尤其是一些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对人性的窒息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所以才有了近现代人激烈地“打到孔家店”和“批孔”。其实,理学是对儒家的发挥和阐述,一些风俗习惯更不能完全代表儒家思想。打个比方,如果说儒家是一棵大树,那么孔子的思想就是根,而理学倡导形成的一些习俗只是这棵大树上的一部分枝叶,因为部分枝叶出了问题就要刨根,是说不过去的。这就如同苏联社会主义出了问题,而要把责任全部推到马克思身上一样。所以,要了解儒家思想的根本,必须要从孔子思想中去找,而且要看原著。

孔子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原有周礼被废除了,而新规章又没有建立,社会处于混乱和无序之中。孔子一生的努力其实就是要使社会重归秩序。所以孔子思想体系的出发点是“礼”,礼是社会生活中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一些礼仪和习俗,是规范人行为举止的。建立起共同遵守的礼,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而实行礼治首要的一条是正名,也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的样子,各守其道,才能把家庭和国家治理好。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礼只是形式,而孔子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仁”。仁是什么意思呢?《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也就是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爱天下人。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具体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是非常高的道德标准了。

孔子把形式的礼和实质的仁相统一,这就有了“中庸”。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对“过”和“不及”两个极端。结论是“过犹不及”,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到达了中庸(中华传统文化大观编纂委员会,1996)。

从现代系统科学角度来看,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社会系统更是由千千万万个人子系统形成。系统要正常运行就要有秩序,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了秩序才形成系统,否则仅是无序和混乱就根本谈不上系统。同样,社会系统要正常运行,就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不成其为社会。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追求绝对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根本倾向,如果不加约束、任其发展,人类社会决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也许早就在相互残杀中毁灭了。孔子以“礼”、“仁”、“中庸”等内容构成的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对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规范和约束,有了这些约束就如同前面和谐法则1所指出的:能量受限制地释放产生有序结构从而形成系统一样,每个人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才有利于人与人关系融洽,社会和谐,怎么做才能达到道德的理想境界。这实际上是非常符合自然,非常符合人性的。在这种思想、理论和方法教化下,个人有利于形成有礼、有爱心、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社会也有利于形成井然有序、追求理想道德的和谐社会。中华文化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灭绝,恐怕和这样的思想有重要关系。那么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了提高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不是应该从传统儒家思想中去汲取精华呢?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和社会的事务,但对人与自然的问题涉及较少。这方面我们可以求教于道家

2、道家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

曾几何时,我们崇尚“战天斗地”、“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要征服一切的心态,其实是战争心态,战争就要消灭对方。试想当把大自然征服了、消灭了,是什么景象呢?我想这个最终景象人类是看不到的,因为在这一景象到来之前人类就已经毁灭了。其实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一景象的初步征兆,今天很多所谓的自然灾害,其实就是人为造成的。植被破坏引起沙尘暴,水土流失导致更为严重的洪灾和干旱,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极冰山融化,这将引发更大的生态灾难。不用等太长时间,仅仅我们这一代人就能经历不断刷新的灾难记录。

这一切源自于我们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自我欲望膨胀到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怎么能不遭灾呢?恩格斯(1971)就曾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可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独树一帜,十分珍贵。

道家历来被称为玄学,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这可能与老、庄经典中的一些不易理解的句子有直接关系。其实,如果能从整体和全局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道德经》、《庄子》这两本道家经典,道家的智慧令人叫绝。

道家思想体系是围绕着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展开的,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发现的一切自然规律,或称“道”,都为追求目标服务。圣人就是这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的标准按老子说法是:不自我张扬、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高自大的人;是只求温饱而不求耳目享受的人;是做事从不掉以轻心的人;是从不积攒财物,总是倾尽全力帮助别人的人;是只帮助别人而决不与人争夺的人。庄子也说,圣人是有人形,而不受人的情欲所左右的人;是不受人间是非困扰的人。这样的说法在《道德经》和《庄子》中还有很多,可见,圣人是道家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在最高境界这一追求目标上,可以说儒、道两家差别不大。儒、道的差别在于所采取的道路不同。对于儒家和一般人而言,要追求最高境界,就要以人类为中心,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去争取、去奋斗。可道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人的问题,最后必定徒劳无功,不如换一个角度,从超越人类本位角度去看,顺其自然,避免人为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就越多。所以,采取的途径是“无为”、“不争”、“顺应”,最终达到静心、宁静、淡泊的境界。其结果不但不是消极沉沦,反而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反对过度的人为,让规律或“道”发挥作用。圣人也同样做事,而且做事从不掉以轻心,但从不与人争夺。要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关键在于“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有大自然的自然,也有人本性的自然。只有顺应了自然的“道”,个人才能到达最高境界,国家才能治理好,万物才能生生不息。正如林业上有一种封山育林的方法,靠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人除了保证不再去毁坏森林以外,其他什么也不用做,大自然就把植被恢复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

可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违背自然运行的“道”。而采取的途径是无为、不争、忍让,甘愿处于不利地位。道家崇尚“上善若水”的理念,就是要像水一样,善于居下。老子说:“我有三宝并经常运用:一是柔弱,二是无为,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这看似十分消极的倾向最终却产生出无比积极的结果。因为,这居下之水却能千回百转、百折不挠、奋发拓进、直奔大海。大海虽位居全球最低位置,却以其包容和博大,孕育出全球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到底是柔弱还是刚强?是无为还是有为?是敢为天下先还是不敢为天下先?从最终结果便一目了然。所以中华民族从道家思想中提炼出“韬光养晦”、“以柔克刚”、“低调做人”、“锐意进取”等等理念,恰恰是通过自我和谐达到与人和谐的智慧,这对于提高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有益。

3、佛家思想有利于人内心和谐

同儒家和道家比起来,佛家所要解决的是更为原始和麻烦的问题,即度人间一切苦恶,因此佛家在思想和方法上走得更远。佛祖释迦牟尼的求道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王子出生的悉达多放弃了王位,在远离人间的森林中苦行6年,最后在菩提树下经过7天7夜思考,产生了顿悟,创立了佛家思想,成为一代佛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家已形成了具有几百部经典的巨大思想体系。

佛家思想的目标是要消除人的一切痛苦,最终达到极乐世界,这同样是为了求得幸福。要消除痛苦首先就要搞清楚痛苦是如何产生的,缘起论就是佛家解释自然、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的最基本理论。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都处在“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因果关系之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因果报应,人们的任何言行都必然会引起相应结果。善的行为产生善的果报,恶的行为产生恶的果报。人们今生今世的贫穷富贵,都取决于自己的善行或恶行。因此,佛家倡导人们去恶从善,爱一切众生命,由积德行善而求得解脱(中华传统文化大观编纂委员会,1996)。

可是,要超脱生死、达到佛的极乐世界,仅仅行善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修行,其关键在于人的内心要“放下”或“舍弃”。因为人的一切烦恼、痛苦、不如意,都是由欲望和杂念而产生的,比如“贪、嗔、痴、慢”就是万恶之源,就会给人带来无穷的痛苦和烦恼。修行就是在内心深处放下、舍弃这些念头。当真正舍弃“妄想、分别、执着”后,人就达到了佛的境界,人心清静就有了免疫能力,痛苦烦恼也就消除了,这就是内心的和谐。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佛家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和谐人格意义重大。但是要注意,这里讲的是佛家,而不是佛教,佛家是指思想,而佛教是宗教,它有很多仪式和清规戒律。不要把学习佛家思想和烧香拜佛当成一回事儿,过去我们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些统统叫做迷信,这是不恰当的。净空法师在一个名为《和谐拯救世界》的电视公益节目中讲得好:“如果说你不了解佛教是怎么一回事,就去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那是真的迷信;相反,如果你在不了解佛教的情况下,就说佛教是迷信,那你才是迷信!”

4、“心学”——个人道德修养的儒、道、释综合之路

上面分别简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方面,儒家有利于人与人和谐,道家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而佛家有利于个人内心和谐。这些方面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形成个人和谐都很有帮助。可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每人都很忙,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去分别研读各家经典与潜心修行。有没有三家综合之路呢?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经过“百死千难”而感悟并创建的“心学”就是这样一条综合之路。

谈个人道德修养,首先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即道德从何而来?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观点,理或道德存在于各个事物之中,要想达到人生最高道德境界,就必须“穷尽事物之理”,向外不断求理。用现代人思维来理解,就是不断学习道德知识,同时向英雄、模范、道德标兵等人物学习。这是一种由外向内不断灌输道德知识的过程。王阳明从小就有成圣成贤的思想,16岁时他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竹子”,也就是向竹子求理,七天七夜毫无所获,相反还生了病,于是对道德由外而内灌输的思路产生了怀疑。之后开始对道家和佛家产生浓厚兴趣,近乎入迷。在儒、道、释思想多年的熏陶下,加上生活上的磨难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35岁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一天夜里大彻大悟,“心学”得以建立。其核心是“心即理”,道德不必到外部去求,而是存在于人的内心,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良知就是道德的源泉。要想达到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你心底的这一天地良心发扬壮大,由内而外地扩大良知,最终达到人格挺立、心驭万物、自尊无畏。

道德来源清楚了,那么如何去发现良知和扩大良知。王阳明的办法是“致良知”,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向内用功发现良知的过程。虽然良知每个人都有,不必向外探求,但是要使这种道德意识清晰明觉起来,还是要有一个自我体认和发现的过程。通过静坐、慎独、反思等等形式来进行“诚意”,让自己的恻隐之心充分表达,情感真实流露,只有真实无妄不自欺,才能将潜意识的良知激活为意识层面的良知,形成道德意识。二是向外扩大良知,具体说就是在事上磨炼,通过复杂的行为实践,将良知付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上,最终做到为善去恶。

发现良知和扩大良知虽是两个方向,但却齐头并进。向内的“知”与向外的“行”是一致的,善念一起,良知显现,善行也就开始了,相反私念一动,良知会在这点泯没,所以是“知行合一”。它强调的是道德以实践为重,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说了什么。人的意念一动就意味着道德性行为机制的开始,与此同时,人心中那一点良知的监督机制也开始运作,按照良知的价值判断去实践了,才能最终实现意向或动机中善的价值,否则动机的善就不是真正善(董平,2009;吴震,2011)。

王阳明的“心学”很好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填鸭式道德教育引发年轻人逆反心理的今天,王阳明的由内而外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心学告诉我们一条真理:人的道德和一切人性,既不是由外部强加,也非自然获得,而是人类自我建立的,最根本的是个体由内而外挺立起来的良知。要提升道德修养,光靠书本和说教是不行的,只有经过实践,身体力行,千锤百炼,“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同时,心学还具有思想解放意义,它倡导精神解放,人格独立,不盲从权威,人人都可以成圣成贤。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没有独立人格,而要有独立人格,则需要强大内心力量。然而,在知识爆炸和信息传播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只是眼睛向外,永远看不到自己,而看到的则是五光十色同时也是鱼龙混杂的世界,大部分时候被无形的各种条条框框和潜规则,被有形的各种媒体、商家、甚至骗子等裹挟着去兴奋、去激动、去愤怒、去懊悔。到最后人云亦云,别人做什么自己赶快跟着做,稍微与众不同就心理发慌,彻底失去自我,剩下一棵脆弱的心灵,哪里还有独立人格可言呢?

阳明心学是要让人向内看,反观自己的内心,发现、培养和壮大自己的良知,用良知来检视自己,认识生命,从虚假信息和不良情绪搭建的自我意识中跳出,站在心体的层面审视、监督意识,用务实的观念来指导行动。世上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把握了自己就把握了世界,对人心认识越深,就越能获得主动。当良知不断扩大,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心中就有了是非善恶标准,掌握标准自然是最强大的,就不会被外界所左右,独立人格自然就彰显,正所谓心有主,我制外;心无主,外制我。心为本体,万物在我(吕峥,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