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乐山大佛的历史特点

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乐山大佛的历史特点

时间:2022-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赤山为佛丹霞赤壁、摩崖石刻、东汉崖墓、三江汇流、名刹古塔世界现存最大的弥勒佛坐像;规模宏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四川省境内由北至南的广元、剑阁、江油、绵阳、德阳、都江堰、眉山、合江、叙永和古蔺等地区,分布着百余处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景观,总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也捐赠俸金,使乐山大佛的修建得以延续。凌云山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自古流传“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赤山为佛_寻觅丹霞胜境

赤山为佛

丹霞赤壁、摩崖石刻、东汉崖墓、三江汇流、名刹古塔

世界现存最大的弥勒佛坐像;规模宏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img135

四川省境内由北至南的广元、剑阁、江油、绵阳、德阳、都江堰、眉山、合江、叙永和古蔺等地区,分布着百余处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景观,总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有些景观至今仍深藏闺中人未识,而像青城山、剑门蜀道、蜀南竹海、窦圌山、石宝寨等早已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名胜。

乐山是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南安县。后曾易名嘉州、龙游、平羌等。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更名乐山。乐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自古就为“华西雨屏”的一部分,常年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境内丰富的红层地貌千万年来因受流水下切影响,造就了众多壮观的陡崖绝壁景观。再加上受构造抬升、重力崩塌、风雨侵蚀等内外营力的多重作用,从而形成了地势起伏、奇峰异洞、沟壑纵横,极富游览和美学价值的丹霞地质奇观。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绝世景观,就是雕凿在凌云山临江丹崖陡壁之上的当今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也称嘉州凌云大弥勒石佛

发源于川北雪山深处的岷江,千折百回流经成都平原的乐山城下时,已成为一条江面辽阔的滔滔大江了,并在凌云山麓下与同样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一处。古时舟楫每行于此,往往不堪劲风疾浪作孽,舟覆人亡。每临夏汛,江水暴涨,浊浪滔天,惨剧更是不断重演,百姓苦不堪言。

img136


乐山巨型睡佛

对此挺身而出欲救百姓于水火的这位贤士,为结庐在此的贵州人海通禅师。海通本名清莲,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意。他12岁出家,师从高僧慧净,24岁时离师游历天下。据唐《嘉州凌云大像记》载:“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水险……作古佛像”。海通立志要凭崖雕凿弥勒佛石像,欲仰借佛像的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以减缓水势,安澜镇涛,保佑苍生。于是,海通禅师连续数年足迹遍行江淮两湖一带,募化用于开凿大佛的资费。

img137


乐山大佛临江危坐

img138


乐山大佛局部

唐代有好崇弥勒佛之风。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至武周时期(692),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一部《大云经疏》,隐寓其就是弥勒转世,欲借百姓对弥勒佛的崇拜心理,为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登上权力巅峰造势。于是,全国塑凿弥勒造像之风盛行。乐山大佛的修造时间,仅距武则天武周时代20余年。因此,海通大师修造乐山大佛时,选择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弥勒佛,这与平息水患镇江之佛的诉求是相一致的。

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交脚弥勒是从印度传入中国时的第一阶段;古佛弥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二个阶段;而布袋弥勒则是第三阶段。乐山大佛属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按《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佛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显然不见了印度佛教典籍中修建佛像规定的“宽肩细腰”造型,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化的元素和形象,慈祥的双目,自若的神情,壮实的双肩,阔宽的胸膛,浑圆的腰围,健美的双腿。此等临江耸立,体态雍容的大佛造像,为行舟于此的芸芸百姓倍添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力量。

img139


乐山大佛局部

img140


乐山大佛局部

img141


乐山大佛局部

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在凌云山临江赤崖绝壁间,终于传来了斧凿弥勒佛巨像的第一声清音。但是,乐山大佛历经90年的修建过程,就像凌云山下的三江之水,一波三折,暗流涌动。

大佛修建伊始,嘉州郡守垂涎巨额营造佛资,厚颜无耻前来索贿。海通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官吏依势压人曰:“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临危不惧的壮举,至今闻之仍令人动容。此后,众心归一,齐力雕凿。当大佛修至肩部之时,海通禅师圆寂,修造工程一度中断。后人为纪念海通的功德,将他当年住过的山洞称为“海师洞”,现洞内还留存一座盘膝而坐、神情刚毅、手托盛有眼珠玉盘的海通禅师塑像。

img142


凌云山麻浩东汉崖墓群

img143

十年之后,斧凿佛像的第二次清音再次响起。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禅师众徒率领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曾下令赐麻盐税款,以充修造经费,致使工程进展加速。当乐山大佛修至膝盖之时,续建者章仇兼琼举家迁往京城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第三次斧凿清音响彻绝崖临江之际,已是四十年之后了。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也捐赠俸金,使乐山大佛的修建得以延续。在历经三代贤士及工匠的不懈努力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这座头与山齐,足踏浩浩三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的乐山大佛最终得以完成。韦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录了开凿大佛的修建始末,原碑现尚存于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之上。

img144


东方佛都石刻造像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据记载,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自有的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大佛的侵蚀和风化,至今仍令到此拜谒的游客津津乐道顿生敬意。沿凌云寺旁有一条与大佛同时开凿的悬崖栈道,也称“九曲栈道”,全程约五百米,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仅0.6米,共有217级石阶。沿此盘旋而下,凭栏细观,移步景换,大佛头部及其他部位的细微之处尽收眼帘。在大佛左右两侧的沿江的红色崖壁上,还凿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披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以及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人称“东方佛都”。

凌云山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自古流传“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此山九峰连绵,峰峦错落,林木葱郁。在此俯视三江,壮美景色一览无余。宋代文人邵博曾赞道:“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现凌云山诸峰之上的寺宇,仅存栖峦峰上的凌云寺和灵宝峰的灵宝塔。凌云寺于清康熙六年(1667)重新修建。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寺门正中匾额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为“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既表明了凌云寺所踞的地理位置,又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使人顿生佛法庄严之感。寺宇规模颇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组成三重四院。建于唐代的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名。塔呈密檐式四方锥体,坐东向西,高38米,共十三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根据山川态势,修造乐山大佛是为了镇水祈福,普渡众生。而修建灵宝塔的目的,是为三江合流处的来往舟楫提供航标,以安渡激流险滩。两处同为嘉州古城的标志性景观。

img145


东方佛都石刻造像

img146


东方佛都石刻造像

与凌云山并耸于岷江之滨的乌尤山即为古离堆,相传为秦时蜀郡守李冰开凿,以“避沫水之害”。此山岩色赤乌,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形似一头乌牛独卧江中,宋代诗人黄庭坚嫌其名不雅,遂将“乌牛山”改为乌尤山。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始建于唐代中期,距今一千二百余年,殿宇碧瓦朱栏,气势雄伟。现存多处历代文人题碣。位于凌云山与乌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地名称为麻浩,现存有距今一千八百余年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崖墓群,墓中保存着汉代画像石和汉崖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不仅包括了各式汉代建筑、画像石棺、人物服饰、车马伎乐、鸟兽虫鱼图形,而且还有不少历史题材和神话故事,以及书法题刻,被誉为“南安名墓之冠”。

盛世佛兴。一千二百多年来,乐山大佛曾遭受多次战乱及自然的摧残和侵蚀。乐山大佛雕成之初,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现还可看到大佛两侧山崖上残存的安置梁柱的几十处孔穴。值得庆幸的是,唐宋以后历代在太平盛世年间,都对大佛进行了悉心维护,使之修复如初,流传和保存至今。2001年3月,距今约一千五百年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不幸在战乱中灰飞烟灭毁于一旦,令世人唏嘘不已。

“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桑塞尔博士在考察乐山大佛时发出的由衷赞誉。在凌云山清音亭极目远眺,江天一色,大佛与周边美丽山水融为一体,我的耳畔仿佛又传来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斧凿之声,心中感慨万千。乐山大佛在此静观了多少沧海桑田,目睹了多少日出月落,阅尽了多少人间春色,经历了多少朝代更迭,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神情还是那样肃穆慈祥,心旌不摇。乐山大佛在我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座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石刻造像,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价值体现和精神象征。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世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img147


东方佛都石刻造像

胜境指数 ★★★★

1996年12月,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民俗民风

乐山大佛为《神秘的大佛》等多部影视剧外景地。

乐山地区主要民俗活动有农历八月祭侯会、五通桥端午节龙舟会和乐山大佛文化节等。

交通信息

乐山市距成都市160余公里,距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150公里,成都北门、西门和新南门车站每日都有发往乐山的班车。乐山市距峨眉山市30余公里,十余分钟发一班行驶于高速公路的班车。另重庆、内江、自贡、宜宾和雅安都有发往乐山的班车。乐山位于岷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乐山港每日有通达宜宾、泸州、重庆的客轮。

食宿信息

乐山风味川菜主要有:一是岷江河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水清沙细、污染小,自古就以盛产鲜鱼闻名。其中的江团(学名长吻鲍)堪称淡水河鱼之极品。江团无鳞甲,少细刺,体浑圆,肉嫩肥美,最宜清蒸。二是西坝豆腐。西坝为乐山附近岷江边一小镇,因当地水质清洌,特别适宜制作豆腐,此为川内名食之一。三是“牛华豆腐脑”和“牛华麻辣烫”也十分有名。

乐山市住宿条件较好,乐山港附近有各等宾馆和民居可供入宿。

游览提示

乐山大佛景区包括乐山大佛、灵宝塔、凌云禅院、海师洞、九曲—凌云栈道、巨型睡佛、东方佛都、佛国天堂、麻浩崖墓、乌尤山等众多景点,请按图索骥,避免遗漏。另周边有峨眉山、郭沫若沙湾旧居、“小西湖”五通桥、眉山“三苏洞”、夹江千佛岩、船形古镇罗城、仁寿黑龙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顺道游览。

img148


四川省 广元市 剑阁县 剑门雄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