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度和腾讯,谁压倒谁

百度和腾讯,谁压倒谁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腾讯与百度间的竞争起于2006年,当时,行业内就已经预料到两家必有一战。百度是中国搜索的霸主,腾讯是中国即时聊天的霸主,两家各有自己的杀手锏。由悄悄提防到公开竞争,百度和腾讯开始染指对方的业务。2006年7月,腾讯CEO马化腾高调出席“百度世界”为李彦宏捧场,似乎在向外界宣示两家公司的良好关系。李彦宏的战术腾讯的威胁逐渐逼近,李彦宏当然不敢小觑,他开始发力了。

腾讯与百度间的竞争起于2006年,当时,行业内就已经预料到两家必有一战。百度是中国搜索的霸主,腾讯是中国即时聊天的霸主,两家各有自己的杀手锏。就算李彦宏不杀入即时聊天与腾讯正面较量,马化腾也会进入搜索领域向百度发力。凭借QQ强大的用户群和凝聚力,腾讯搜搜敢于向号称中文第一搜的百度叫板。

坎里那些事儿

腾讯市值大幅度超过百度是在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当时,在百度遭2008年央视曝光的当天,百度的股价下降25%,这一年,在胡润富豪排行榜上,李彦宏的身家从130亿元一下掉到45亿元,排名从IT行业的首富一下掉到第10位。而这一年取代李彦宏成为首富的,正是2007年以125亿元屈居第二的马化腾。

事情要从2006年说起,腾讯凭借最具黏性的客户端QQ,开始大举进入游戏、资讯、互动、电子商务,甚至搜索和无线等所有有利可图的领域,并力图成为所谓的“在线生活”中的王者。马化腾俨然塑造了一个QQ企鹅帝国。

如果说搜索是信息整合时代的王冠上的明珠,那么IM则是用户关系整合时代的金库钥匙。连曾经信誓旦旦不做聊天的谷歌都做了Google Talk,有什么理由相信,更加重视社区发展的百度,会对IM的重要性视若无睹?

由悄悄提防到公开竞争,百度和腾讯开始染指对方的业务。李彦宏曾说,高科技产业瞬息万变,成功需要往前看,看趋势。尽管百度HI在腾讯QQ面前没有显出任何优势,腾讯搜搜也取代不了百度搜索。但谁也没有想到,李彦宏依靠一个简单的百度框竟然打败了马化腾苦心经营的腾讯帝国,再次夺回IT行业新霸主。

跟很多竞争对手一样,在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之前,百度和腾讯一直惺惺相惜,甚至有一段“蜜月期”。

2006年7月,腾讯CEO马化腾高调出席“百度世界”为李彦宏捧场,似乎在向外界宣示两家公司的良好关系。网友将此时两家的关系打了个比方,就像英国首相张伯伦1938年在慕尼黑跟希特勒一起时所宣示的那种关系。不过,就像“二战”时候的英国和德国,两家公司各自在对方的监控对象名单上,都处在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也就是说,百度、腾讯必有一战。

假如要做一个关于最受中国年轻网民青睐的公司排名的调查的话,我们可以相信,排在前两位的一定是腾讯和百度。

到2006年,马化腾用了8年时间,把腾讯这个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小软件,打造成了一个拥有2.326 亿活跃账户,2450万同时在线人数的全世界最活跃的在线社区,它的470亿港元(60亿美元)的市值,是百度的大约1.8倍。

到了这时,对腾讯来说,没有什么它不能做的或者说不想做的。尽管腾讯并非在所有的领域都有竞争力,但凭借QQ巨大的辐射力,仍让它成为所有这些领域中最可怕的对手。让李彦宏焦急的是:当用户一边在贴吧灌水,一边在QQ上闲聊,这无疑会使百度打通用户关系的努力付之东流。尤其是腾讯对搜索(搜搜)、音乐(腾讯音乐和QQ音乐)等百度具有优势的领域的出击,已经开始触及百度的切身利益。

李彦宏的战术

腾讯的威胁逐渐逼近,李彦宏当然不敢小觑,他开始发力了。

加强社区建设,增加用户黏性

从2005年开始,百度开始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依托MP3搜索和贴吧的巨大成功,逐步向空间、圈子等基于人的领域扩展,百度正在把自己从用户的一个信息工具,变成网民的活动平台。有评论甚至认为,百度正在逐渐脱离谷歌模式,走向腾讯模式。

李彦宏有自己的算盘,百度现在有足够多的用户,这些用户也确实需要互相沟通,只不过当他们需要聊天的时候,就成了腾讯的用户。百度的社区越火爆,百度为腾讯贡献的用户就越多,这是百度的尴尬。因而,对于百度来说,做IM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即使只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百度上马IM也已是箭在弦上。

百度很快在2006年至2007年间不断发力,通过百度空间不断扩展、丰富百度好友的联系功能,即时沟通布局初现端倪。

推出百度HI,进军即时沟通领域

反客为主,主动进攻,是防守课里最经典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枪林弹雨里成长的百度,当然也不陌生。因此,面对腾讯的进攻,除了积极防御,百度也组织火力,向腾讯的大本营开炮。

2008年2月底,国内各大下载网站相继贴出提供百度HI的内测版本下载的公告。这表示百度进军IM领域的传言变成现实。这标志着百度正式携IM新品——百度HI,与国内IM老大腾讯分庭抗礼。

用“框计算”制胜腾讯搜搜

前面已经讲到,2009年8月18日李彦宏在“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推出了 “框计算”的概念。

框计算也是很好的应对腾讯搜搜的有力武器。因为腾讯搜搜和百度一样,有足够的流量基数,百度无法从这个意义上领先。但框计算的概念,却让惯用搜索的网民,如获至宝。按照李彦宏的解释,“框计算”对于老百姓的意义就是说,未来你打开电脑,一秒钟就可以看到一个框,而且电脑的屏幕只有这么一个框,你不管干什么,你用自己的语言告诉这个框,这个框就会给出让你满意的答案。尽管背后的技术越来越复杂,换回来的是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简单性。而这恰恰就是李彦宏一直追求的目标。

坎外真经

在专注多元之间,平衡掌握“1+N”节奏

百度之所以能成功,其关键是搜索覆盖度足够大,以至于能够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主流搜索和非主流的长尾搜索。再加上搜索行为是一种需求表达,所以百度建立了基于需求表达和长尾的关键词匹配商业模式,并依靠竞价排名来赢利。

但一向被称“专注为王”的李彦宏也很清楚,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一种平台服务,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而与其关联的并涉及实际应用的下游产业,才是其最可能产生赢利点的地方。因而,百度凭借其平台优势,很早以前就已不再单纯地搞搜索引擎了,而是极力向其他领域扩展。百度已经通过参股和收购的方式,直接掌控了十几家新兴互联网公司。包括Hao123、酷6、随视、千千静听、天空软件等公司;同样利用竞价排名关键词广告,积累了更多作为广大广告主的大中小型企业。

商业模式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成功把握

可以说,百度和腾讯的模式,基本可概括为现实模式和预期模式。百度主营业务模式简单,盈利确定性强。而腾讯则拥有强大的可转化能量,但需要不断的新的明确的产品去把这种能量转化成盈利。

模式没有对错,关键是准确把握模式的能力。马化腾和李彦宏,都精准地认识到了自家产品的特长和优势,百度专注地深化搜索体验,依靠日进斗金的竞价排名模式,即使不开发新产品,依然能赚得盆满钵盈。马化腾则必须带着腾讯去不停地攻城略地,不断寻找新的游戏或社交服务。可以说,哪里有机会,哪里就有腾讯出现。以至于互联网行业把腾讯比喻为“武功高强的流氓”。

谷歌退出后的中国搜索市场显然让百度捡到了最大的便宜。谷歌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流向了和它业务相似的百度。百度成为当之无愧的中文搜索引擎老大。2011年3月23日,百度股价报收于132.58美元,创下52周以来新高,百度以460.7亿美元的市值成功超越腾讯当日的446亿美元市值,一举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霸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