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创业对提升高校就业率的帮助并不显著,因此,高校很难加大物力、财力投入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此类价值观,阻碍了师生对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其是创业教育教师,属于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外界诱惑和内部管理各方面的原因,使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第二节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前文已经介绍了我国和外国一些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在对比中可以明显地发现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状况滞后,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原因何在呢?本节将从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政府方面

(一)创业文化缺失

鼓励、尊重创业,这样的创业文化氛围还未在我国形成。针对想要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包括人们传统的观念形态、政府的政策措施和社会家庭环境等,都对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抱有冷漠、轻视甚至排斥的态度。大学生自己也不例外。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曾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的600位居民展开调查,67.6%的被访者表示对大学生创业很担心,28.8%的人担心大学生创业会影响学习。另一项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中从未考虑过创业或根本不知道创业的均有20%左右。[7]一些成功的美国商人相信创业本身就是创造社会价值财富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体现个人的素质与价值。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总能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有的甚至被认为是国家的骄傲和民族的英雄。亨利·福特、比尔·盖茨等成功的创业者获得美国人民极大的推崇,是美国青年学习的楷模。我国人民长期受到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工商业不被重视,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也束缚了许多人的头脑。另一方面,信用体系在美国已经十分完善,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居民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创业的成本高、风险大。相关资料表示,美国现有的小企业中,大概有1/3将在2至3年中关闭,4年内关闭率会上升到52.7%,而最终失败的比例可能高达75%。[8]这类失败的创业活动在美国已经司空见惯,很多企业经历多次失败,然而他们对这种结果还是比较包容的,社会没有进一步打击创业失败者,他们可以重新创业。屡败屡战的人不会被嘲笑,而将获得更多的尊重。这方面我国就比较欠缺,俗话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失败不仅受到舆论的压力,还将失去很多援助。创业文化的缺失使人们在无形中提高了创业的成本预期,降低了创业的收益预期,从思想观念上提高了创业门槛。

(二)体制不健全

现行的就业体制和评价系统对师生创业没有积极影响。首先,国家把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和政府职能下放给高校,向社会公布就业数字,并与招生挂钩,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无疑增加了高校生存压力。大学生创业对提升高校就业率的帮助并不显著,因此,高校很难加大物力、财力投入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其次,社会对已就业学生个人价值认可程度不会引导其去自主创业。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我国目前的就业价值导向。只有一个好的岗位才能体现出上大学的价值;如果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好工作,或自己创业开店,就认为是没出息。此类价值观,阻碍了师生对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参与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政策标准和准入门槛。发达国家和地区,创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享受优惠政策比较容易。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尽管实行了如减税、小额信贷等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需要创业的大学生通常找不到需要引用的政策,不懂得如何办理相关的手续。如南京某高校电子信息系研制了一种能测定蟹网漏洞方位的探头,期望能销售洪泽湖。在清水试验中获得了成功,接下来需要在浑水中测试,突遇资金困难,左右为难之后,项目只能下马。教育专家认为,由于资金问题中断创业的情况在大学生创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中不乏令人惋惜的项目。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商大多在创业立项时就已经涉足,对比我国风险投资商,则显得谨慎得多,往往临近创业计划大赛闭幕之际才开始甄选创业项目,在他们眼里,多数的项目不够理想。企业目前很难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空间和技术支持,而大学生既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任何积蓄,难以承受“创业”二字,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完善相关的创业政策,健全相关的创业体制,给创业寻找一条出路。

二、高校方面

(一)领导者的教育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先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由先进的师资队伍管理来保障的,而先进的师资队伍管理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之上的。高校的管理者要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引领方向,并非停留在现今被动、接受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上。高校管理者应发现,当前创业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新理念,未来大学生应该具备“三本教育护照”:学术性的学历证书、职业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证明创新创业能力和开拓技能的创业教育证书。考研、就业、国外留学,这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在校期间的培养计划的目标仅有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两者之分。必须尽快改革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出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对创业教育地位的提升、创业教育内容的改革等措施,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并建立一支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效率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切实同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精神与技能。

(二)创业教育教师总量不足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剧增,教师队伍暴露出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创业教育教师,属于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外界诱惑和内部管理各方面的原因,使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另外,教师的隐性流失问题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特殊性要求其与社会紧密联系,有些教师虽然人在教师岗位上,但他们的精力已经转移到其他与教学不相关的事务中,备课、上课、从事科研活动被其他兼职工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无可避免地下降,创业教育师资“隐性流失”的问题日益凸显。自2002年4月教育部决定设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各试点院校虽然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但是仍没有形成庞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尤其是二批本科院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专职教师多数是传统的经济管理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半路出家”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他们所掌握的创业知识并不多,只是受命于学校进行学科建设,随时有离开创业教育队伍的可能。他们所采取的多是传统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知识。这些教师观念相对保守,思想相对陈旧,缺少创业思维,很难有新颖的创业观点和创业理论。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若教师没有充足的学问便讲授创业知识,学生必然会受其影响,很难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三)创业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1.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未形成健全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师聘任、考核、奖惩制度,但由于体制本身的死板、滞后,以及各种人为因素影响,“论资排辈”“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不良现象不断产生。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创业教育教师的管理并不规范,通常由创业指导教研室进行管理,创业指导教研室隶属于就业指导中心,属于学校的基层单位,行政管理权威性小,管理职能弱。另外,创业教育教师中有很多其他院系的兼职教师,行政管理上归属所在系部,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属于“主业”之外的工作,他们对创业教育团队缺乏集体感和归属感。除了对创业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管理需要调整之外,许多高校还缺乏相应的师资管理机制,包括创业教育教师的聘任、培训、组织协调、课程安排和资金支持等等,只有健全这些机制,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困难重重

创业教育对学科综合性要求较高,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完成专业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要参与社会实践,还要做好全校大学生关于创业方面的咨询指导工作,可以说要做到一专多能。这种特殊的要求与当前传统的教师管理制度形成很大矛盾。当前大多高校对思政、党务、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管理属于归口管理。教师队伍有各自的工作量,以此为提供报酬和奖惩的标准,其他行政人员按行政管理的办法核算。此制度将创业教育教师置于十分尴尬的境界,按照教师岗管理,由于创业教育教师需对大学生创业的全程提供指导,向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咨询,所以规定全额的教学工作量对专职创业教育教师是不公平的。然而用行政岗管理创业教育教师也不太合适,毕竟有教学任务,在管理上应归属于教师序列。上述情况是高校管理现实中一个极大障碍,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形成。

3.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缺乏有效管理主体

创业教育兼职教师来源途径有二:一是以思政、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为主体构建,二是以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体构成。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和专职创业教育教师人数过少,兼职教师队伍庞大,如此容易引起管理主体弱化的问题。有的高校仍没有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只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把创业教育师资纳入其中。在管理序列上,就业指导中心隶属于学生处或就业处。大量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不仅受就业指导中心管理,而且受其所在院系的管理。另外,就业指导中心属于组织教学的基层单位,没有对全校创业教育兼职教师的管理权威。面对这种复杂的管理,管理的强度本来就不高,再加上管理过程中的损耗,造成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管理的弱化,致使整个创业教育活动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