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如何实现理想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如何实现理想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问题与对策江西理工大学 杨智勇 李 滔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起初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后被译为“创业教育”。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江西理工大学 杨智勇 李 滔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起初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后被译为“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对于高校而言,所谓创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通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越来越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自此,创业教育作为指导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有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二是在现有岗位上顺应时代发展和岗位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开拓性地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即面向未来,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校教育目的的新的价值取向。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高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深刻含义,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业型的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只有这样,才能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的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应把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放在首位,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从现实看,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作岗位已造成冲击,未来工作岗位将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模式和要求,更多潜在的或前人未涉足的新型岗位会不断涌现,而未来的新型岗位必须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来开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大量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批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呼唤着新时代的创业英雄;另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为生产力,也需要大批的创业人才。但从我国的情况看,根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目前全国51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3万项,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划的仅5%。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技能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大学生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另外,创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技术创新和工作创造等实现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完全依靠政府和现有的企业将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倡导以创业型就业为主导的多种就业形式,并创造适宜的创业环境。学生就业困难表面上看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实际上反映了学校教育内部的问题,高校需要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择业能力、适应能力。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的就业岗位是一个常数,招多少人和用多少人都按计划分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就业岗位是一个变数,只要通过开发,就会出现社会需要的新岗位,就会扩大就业人数。而开发就业岗位靠谁来完成呢?除了靠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外,归根结底还要靠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的努力。所以说,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作用。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的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挥经济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就要提倡创新、创业精神,不再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正处于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不仅仅是大学门槛的简单降低,而应该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由培养精英向大众化的转折,高等教育的重心要分层次地下移,有些学校重心可以下移到社区、下移到农村,使大部分毕业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成为求真务实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不满足于“打工”而要做“老板”,从“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企业家”。如果大学生只会等待就业机会的来临,而不去积极地开拓事业,将会造成智力资源的损失,会延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为高校为社会输送的大量毕业生如不能顺利就业,那么就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的步伐。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岗位的创造者。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出虚假的饱和状态:热门行业、沿海地区人满为患,而不景气的行业、边远地区又难以引进和留住有用之才。很多高校平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仅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一些就业指导,并不能使学生转变就业靠政府、靠学校、靠他人的被动思想。必须从入学时就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自主创业、自我发展,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敢于创业,支持学生自我就业。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大学生们还必须努力学习,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进行系统的创业训练,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和激发青年创业热情的系统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学生的一般观念是大学毕业后即就业,很少有创业的想法。有一些高校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但只有少数的高校把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之中。即便是在现有的极少数创业教育试点中,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创业教育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给扩招以后的为数众多的毕业生就业找个出路的手段,并没有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到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

(二)理论研究滞后,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在这方面,我们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即便是已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当前国内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不足以指导教学实践。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吸纳力的减弱,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滞后或不能就业的现象直接威胁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少数院校才又开始承担此类课题。但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类课题的研究缺乏客观实践条件与软环境,是对现行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冲击,阻力大,难操作,所以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三)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力不从心

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有创业和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对学生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对教师创业实践能力要求不高,在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经营企业或创业的经历。在少数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半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且由于近年来高校规模急剧扩大,部分高校急功近利,不顾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办学条件尚不具备的实际情况盲目扩招,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超负荷运转,根本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和科研探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四)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创业活动流于形式

创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与国外成熟的创业实践模式相比,我国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刚刚起步。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点燃了大学校园的创业之火以来,全国共举办了五届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些高校虽然举办或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学生都是为比赛而比赛,所谓的创业计划还仅仅停留在“创意”上,创业计划书做得很漂亮,真正考虑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的却为数不多。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类似创业中心的组织,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一些高校只是把原来管理学方面的课程抽出来作为创业课程,“新瓶装旧酒”而已;而另外一些高校则热衷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比赛,把获奖作为目的,至于创业计划书是否符合市场实际,能否付诸实践,则不太重视,很多创业计划书参赛后就被“束之高阁”。

(五)资源配置不足

实施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应开辟见习、实习基地,切实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基于实习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往往需要拨款给实习单位。可是,高校的实习基金短缺,本身的实习资源配置又不足,出于无奈,只好“化繁为简”,“忽视”见习、实习环节。

(六)缺少风险投资

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凭的是激情,带有理想成分,眼光高,不务实,商业底盘搞得太大,创业计划所需资金数额较大,给投资商的感觉是不切实际和缺少融资诚意,因此,难以寻找到投资伙伴。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创业投资模式相比,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相对滞后,风险投资尚不充足,创业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人更是谨小慎微,不敢轻易介入。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创业教育要想从理念变成实践,使大学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需要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构建创业教育体系、重视创业教育师资和注重创业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不过是就业、考研、出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均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起既可就业也可创业,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才重要模式的新观念。高校要在新生入校时,就及时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唤醒其创业意识,点燃其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既注重挖掘自身潜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又能根据所学专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弥补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主动适应职业要求,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创造辉煌的观念,积极地学习求职就业、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他们的创业潜能,鼓励他们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促使学生要由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

(二)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创业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尤为重要。必须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一是把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注重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二是把强调知识的严谨、系统与注重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三是把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与强调学生独立与开拓结合起来;四是把强调求实的作风与追求大胆设想的风格结合起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塑造,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够在心中播下如何去发现和创造、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多财富的种子,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是一种推动的“源泉”。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力展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技能,比如请有关政府机关的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特种行业管理等等。组织专家学者答疑,开办经典案例分析讲座,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倡导各类大学甚至中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并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密切企业、社会和学校的联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包括创业学课程的普遍开设、本科和研究生创业管理专业的设立,还应包括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的建立;不仅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应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就目前而言,高校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指导纳入教学计划,适时开展系列讲座,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等活动;制定有关政策,创建宽松的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师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内申请先创业、就业,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在学科建设上,提倡多学科交叉协作,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教育打下基础;加强对创业基地建设投入,建立实验实训中心和创业基地,为各专业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提供场所;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这样的教育效果更直观、生动,更能启发创业思路、拓宽创业视野。

(四)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该有所改造。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过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五)注重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创业素质形成、发展和提高的现实条件,是使创业能力外显的中介与媒体,是发展学生开创型个性,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开发和释放各种潜能,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可以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鼓励广大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体会创业的艰辛与乐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广泛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创业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分析他们自身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进一步完善“3+1”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前三年完成课程学习,第四年以准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科研或技术推广,或到企业接受挂职锻炼,必要时再返校学习,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依托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主动增加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