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1.人类的古老历史据测,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在一次宇宙突变事件中产生的,迄今已有46亿年了。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我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创造历史的总态势是,追求人自身的不断前进和解放,实现生产力的更大的解放。人类不应当悲观,应当永远为自己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而骄傲。

第二节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

1.人类的古老历史

据测,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在一次宇宙突变事件中产生的,迄今已有46亿年了。最古老的寒武纪化石距今约为5亿多年,据此,人们可以假定地球上的生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又据考证,大约1.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智慧比爬行动物高。大约8000万年以前,又演化出了一种有头脑的动物,那就是最早的人科动物。人猿到人的过渡,大约是从1500万年前开始,到60万年以前,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开始了人类的纪元。大约5000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从此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历史发展到这个时期,文明已经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繁荣起来。

美国伯恩斯(Edward McNall Burns)教授和拉尔夫(Philip Lee Ralph)教授于1955年合作编写和出版了《世界文明史》一书。这是一本史料丰富,在美国许多大学普遍使用的文明史教科书。学习这部著作,对我们了解从史前社会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是有所帮助的。

何谓历史?伯恩斯等认为:“广义地说,历史是人类的成就、希望和挫折、斗争和胜利的记录和解释。”[1]这个概念虽然不是历来流行的概念,但肯定是一个较全面的概念,要比把历史当作“过去的政治”或“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历史”这些定义更为科学。我不是史学家,也无意为“历史”这个名词寻找一个更恰当的定义,但我对人类的文明演变却很感兴趣,并希望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窥见某些规律。

我是研究创造学的,因此更乐于从创造学的角度去看待人类的历史。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我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创造的历史。

2.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人为什么有创造性?这个问题,实际上从人脱离了类人猿以后就已经存在了。“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能够思维的动物”,这些正是人与其他低级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类一出现,就具有创造性。粗陋的工具就是最早石器时代人类的创造。人的生存就是创造,人为了生存就必须创造。这种创造是自始至终、无始无终的。不管人们喜欢或不喜欢,看见或看不见,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始终在一切领域里发生着。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前进;正是无数的创造物才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工具、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既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创造物,又是人类继续进行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人类的真正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类制造工具,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个体到集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工具、语言和文字,就没有教育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人类的古代文明不能继承,而且也不可能发展新时代的文明。自从人类发明了工具,人就超越了自我。工具是人的自身的延伸与扩大,可以使人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创造力得以自由地显示出来。工具使人的双手更灵巧,双脚更轻快,耳目更聪明,大脑更发达……有了工具,人们可垦荒种植、筑路修桥、开矿建厂、纺棉织布、建筑房屋……从而创造无穷的财富,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又一伟大的创造,其意义远远胜过了工具的发明创造。正是由于有了语言和文字,人才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更富有情感的人,也才使得人生变得五彩斑斓。

3.革命推动着社会前进

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从游牧到农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智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迭,都意味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也标志着生产力又提高到更高的阶段。人类创造历史的总态势是,追求人自身的不断前进和解放,实现生产力的更大的解放。

人类历史上改造社会的活动,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新思想代替旧思想、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从本质上说,这些改造活动都是革新,也就是创造。例如,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自由大宪章》、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段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拿破仑法典》、《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都是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及其标志,是当时代表社会进步的先进人物的创造性举动。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创建了伟大的业绩。

4.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历史上,人类曾经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古希腊的巴台农神庙到罗马的万神殿,从古希腊的雕塑到中国的敦煌石窟,从贝多芬的交响乐到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从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到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作品《囚徒放风》,从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等。在这些无数的成果中,无论是宏伟的建筑成就,还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艺术作品,无不反映着人类无穷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包括着人类深邃的想象力、艰苦卓绝的毅力和顽强的实现自我的能力。

人类不应当悲观,应当永远为自己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而骄傲。难道不是吗?我们仅举古埃及金字塔一例,就可以看到古代人的伟大的创造精神,也可以使我们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古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700年以前,迄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金字塔是经过数代王朝修建而成的,共70多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齐阿普斯(胡夫)在开罗基萨造的。据载,该金字塔塔高146.5米,塔底四边各长230米,占地约52 900平方米(合80亩)。建筑该座金字塔共用巨石230万方,每方重达2.5吨,耗时约30年,征用工匠和奴隶约10万人。令人惊叹的是,这样艰巨的工程,居然是建成于奴隶社会时期。当时,显然已具有一些算术、几何和建筑方面的知识,并对金字塔的结构和叠砌都作了周密的计算。当时尚处在铜器时代,没有铁制的工具和机械,完全用铜制工具挖掘和加工巨大的花岗岩石块;没有运输和起重机械,巨大的石块完全靠人力和简易工具一块一块地托上土坡,再把它们撬起叠砌好。即使在今天,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师和建筑工程队,用那时候的施工方法再建造一座金字塔,我想也是很困难的。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不十分敬佩那些建造金字塔的无数的无名英雄们,感谢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如此珍贵的古迹。

我一向十分景仰金字塔,这不仅是由于它在建筑上辉煌的成就,还在于它在教育上的隐喻。俗话说:“为学当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无论是学习成才,还是开拓创业,都犹如攀登一座金字塔,只有发扬建造金字塔的顽强精神,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金字塔象征着事业,象征着光明,让我们每个人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吧!

5.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人类社会延续到今天,其间作出了多少科学发明?有过多少堪称为里程碑的伟大发现?这是无法准确统计的。不过,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明,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而且已载入史册,供后人学习、研究、使用和发展。

火的发现和利用,恐怕是人类重大发现的最早的里程碑之一。据记载,人类最早使用火的遗迹是在我国云南发现的。原始人是怕火的,后来发现火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于是他们不仅不再怕火,而且还学会了取火、保存火种和防火。火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伴侣,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改造自然的强有力的武器,它使人类的食物来源扩大了,居住条件改善了。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火的发现。他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2]但是,人类发现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怕火到用火,前后就经历了一百多万年的时间。

15世纪,随着黑暗的中世纪的结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随之而来的是,欧洲的纺织、机械、采矿、冶炼、玻璃制造、眼镜和钟表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中国先后也做出了对人类有着重大贡献的四大发明。我国的火药知识是13世纪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入欧洲的,欧洲人大约在14世纪与伊斯兰教国家的战争中才开始使用火药武器。我国印刷术是由波斯人传入欧洲的,14世纪末欧洲就出现了活字印刷的经典。指南针传入欧洲的时间更早,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即被用于航海。其时,马可·波罗随父经西亚、中亚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之久,通晓汉语、蒙语和中国文化。他回国以后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报道,引起了西方对东方的浓厚兴趣,刺激了西方的航海探险,促进了欧亚大陆的交流,引发了商业革命。马克思在评价我国这些伟大发明时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3]

在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无数的科学家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维护科学真理,曾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其中,关于“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就是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在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时代,天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约90—168)的“地心说”。它流行了一千多年,并被天主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借以证明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但是,哥白尼和少数进步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接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学派的传统,逐步形成了“日心说”的思想。耗费了30多年心血的《天体运行论》巨著于1543年出版。该书阐述了“日心说”的思想,证明了地球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它既有自转又围绕着太阳旋转,正确地解释了太阳东升西落和整个天体运行的现象。如果不推翻“地心说”,我们不仅谈不上改造自然,甚至连我们生活在什么空间也不知道了。哥白尼的贡献可谓是划时代的,正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哥白尼逝世400周年大会上所说:他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大。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产业革命起于英国,始于1733年,基本结束于19世纪30年代。继英国之后,法、意、德、美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直接影响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发生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以蒸汽机、转炉炼钢和铁路为中心。第三次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电力化学工业和内燃机为特征。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1928—)认为,从第二次浪潮到第三次浪潮(即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转变,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就已经开始了,而后逐步波及西方各发达国家。这次产业革命是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新材料、空间技术和海洋科学为特征的。目前,这场革命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其前景是无限宽广的。

在历史上,19世纪的科学发现曾出现过惊人的奇迹。19世纪30年代,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从而把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ames Prescort Joule,1818—1889)和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先后证明: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达尔文经过5年的环球考察,又经过20多年进一步搜集资料和分析推敲,于1859年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阐明了他的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发表,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正如任何一个新理论的出现一样,开始时总会遭到一些守旧者的反对。但是,真理终归是真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认识和解释生物进化的重要学说。恩格斯对19世纪的三大发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一切有机体的最后构成成分的原生质和细胞,原来是独立生存着的最低级的有机形式。因此,不仅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而且机体种源说过去遇到的一个最根本的困难也被排除了。”[4]

现代自然科学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以电子、X射线、放射性的发现和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为标志。自20世纪初以来,自然科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揭示了很多新的领域和前所未知的新规律。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在研究阴极射线本质时发现,形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带负电的微粒子流(后来把这种微粒子称为电子),并证明:电子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它的发现使人类的认识由宏观向微观深入迈出了十分可贵的第一步。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9ntgen,1845—1923)发现在研究阴极射线激发玻璃壁时产生的一种荧光,还偶然发现用黑色纸密封好的照相底片放在高真空的放电管附近会发生感光。这一现象说明,在放电管内产生了某种能穿透相片底片密封套的射线。后来,伦琴把这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称为X射线。这一发现意义十分重大,如果没有它,某些物质的微观结构就无法确认,某些工业部门就失去了“眼睛”,可能会有无数的人因为不能早期诊断而被夺去生命。

1896年法国的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首先发现了铀的放射性。但是,在放射性的研究上建立殊功的乃是居里夫人(Marie Sklodoska Curie,1867—1934)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继铀之后,她又发现了钍、钋和镭等元素的放射性,并在1902年从数吨废矿渣中分离出0.1克的纯氯化镭。这是多么贵重的0.1克呀!它耗去了居里夫人多少的心血!同时,它也使居里夫妇与贝克勒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这三大发现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在物理学上是一次伟大的飞跃,而且还导致科学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人们把20世纪前半叶称为电子时代,这是名副其实的,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正是电子时代的曙光。

随着原子的内部秘密被揭开,现代化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据统计,目前已知各种单一的化合物总数已超过800万种,而且还在以每一分半钟合成出一种新的化合物的速度继续增加。

有机合成在19世纪前半叶还仅仅是开始,到了20世纪初,染料、药物、香料等已成了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的支柱。

高分子化学是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的年轻学科。美国贝克兰(Leo Hendrik Baekeland,1863—1944)于1909年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树脂,到了20世纪初,它几乎在一切领域代替了赛璐珞。美国卡罗瑟斯(Wallace Hume Carothers,1896—1937)于1935年发明了尼龙合成纤维,并于1938年开始生产。从40年代开始,各种高分子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各工业部门的需要,而且还适应了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据统计,目前塑料的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等于木材和水尼的总产量;合成纤维的产量已达1500万吨,超过天然纤维的产量;合成橡胶的产量已为天然橡胶产量的2倍,年产量达600万吨。20世纪末,全世界合成材料产量达2亿吨,按其体积计,大大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之总和。难怪人们把20世纪中叶称作高分子的时代,这是合乎逻辑的。

人类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研制,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3年正式开始研制的,1946年正式研制成功。60多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又有了惊人的进步,从重达30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微型机,前后经过四次更新换代。从简单的计算器到各种特殊功能的机器人,真是应有尽有。时至今日,计算机已进入各个领域,它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有效的计算和管理工具。假如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那么我们决不可能有今天如此高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物质文明。

人们通常把电子计算机叫做“电脑”,或称为“人工脑”。电脑是人脑创造的产品,反过来电脑又可以帮助人脑工作,可以帮助人脑记忆、分析、推理、计算、设计以至于发明创造。但是,电脑是借助人脑而工作的,如果没有人脑供给软件产品,那么电脑也就仅仅是一具僵死的机器。因此,无论今后出现第几代电子计算机,也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如何高的水平,都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和代替人类大脑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是宇宙中的第一创造力,是一切奇迹(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创造者。

1938年德国化学家哈恩(Otto Hahn,1879—1968)和德国物理化学家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1902—1980)共同发现了中子诱发的铀裂变,给人类利用原子能带来了希望。随后,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于1942年在美国芝加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7月美国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1954年6月,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其功率为5000千瓦。与此同时,美国也在1954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并下水试航。从这几项重大发现和发明我们可以看到,是冷战导致了原子能研究的“热战”。我们把20世纪50年代称作原子能时代是毫不夸张的,而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之一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

近几十年来,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除了原子能电站以外,它还在工业、农业、医疗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喜的是,我国秦山和大亚湾两座核电站也先后投入运行,正日益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正当核裂变原子能电站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在全世界发展时,人们发现能用于核裂变的元素的储量是有限的,在不远的将来终有枯竭的危险。于是,科学家从对立统一的规律出发,企图通过轻原子核聚变而获得巨大的能量。这项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到了70年代,美国耗费巨资,在普林斯顿大学建成了一座大型托卡马核聚变反应堆,并于1982年点火成功,这就向着核聚变能量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核聚变反应用的元素是氘,它占氢元素的1/6000,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的。因此,人们完全用不着担心未来的能源危机,太阳和水将成为未来能源的最大的两个来源。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身的创造力,一定会创造出更干净、更便宜的新能源。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8年1月3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上了天;同年3月,美国第二颗卫星又被送上了太空。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Yury Alekseyevich Gagarin,1934—1968)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后,顺利降落在苏联境内。这些空间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空间时代的到来。

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类征服宇宙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将在60年代末实现人类登月计划——阿波罗计划。该项工程巨大,参加研制的有2万多家公司和120所大学,共400多万人,耗资达250亿美元。这项计划获得了成功。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万年来的“奔月”的美好幻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空间科学技术在向民用转移方面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继美、苏之后,英、法、德、日以及中国等,先后发射了天文观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科学卫星、军事侦察卫星、海洋勘测卫星、太阳轨道观测台、水星探测器等。这些遨游在太空中的成千个卫星,在为人类提供各种功能服务的同时,还为科学家们反馈宇宙中奥秘的各种信息。

1981年4月21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第二架“挑战者号”又于1983年3月升空并安全返回。航天飞机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发展的新阶段。航天飞机利用火箭把飞机送上太空,然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再安全返回,这等于是地球和太空以及月球之间的“客货班机”。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在空间建立安全的空间站、维修站、实验室等,并且使得在空中修复卫星、调试哈勃望远镜以及在月球上行走得以实现。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到月球旅行和居住的计划将会实现,那时将开创人类超越自己、超越地球的新纪元。

6.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

在我手边存放着两份统计资料,一份是1901年以来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名单,另一份是《世界科技发明发现年表》[5]。前者主要是在认识自然规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后者是在改造自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观察与研究,得出关于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它的正确性毫无疑问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自然科学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经验总结,又是进一步指导改造自然的科学理论基础。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是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获得355项技术发明专利,在20多个国家创办了80多个企业,创造了3000万以上瑞士法郎的财富,是19世纪末最富有的资本家之一。他是集发明家和资本家于一身的典型。

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病逝于意大利的圣雷莫。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即1895年11月27日,他在法国巴黎写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写道:我全部保存的现金财产,必须按以下方式分配:请我的遗嘱执行人,把我的资本变换为有价证券,建立基金会,它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授予过去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贡献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什么叫最大贡献呢?从根本上来说,最大贡献是指那些从本质上揭示自然规律的伟大发明,它带有突破性、长远性和划时代性的特征。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设立了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从1969年起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到1993年为止,全世界共有612名自然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涉及40多个学科。

当我翻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名单和成果统计表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是人类近代史上的一批杰出科学大师,他们的每一项成果都是人类认识历史的里程碑。尽管那些研究在最初还是属于基础研究性质的,但是它们却预示着未来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甚至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力起着革命性的作用。例如,如果没有汤姆生的电子发现,就不可能出现“电子革命”;如果没有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发现中子,就没有哈恩研究中子诱发下铀的裂变的发现,最终也不会有原子能的普遍应用;如果没有莫桑(H.Moissan,1852—1907)发现氟元素,也就不可能出现广泛应用于国防上的氟塑料、氟橡胶和氟油;如果没有弗莱明(A.Fleming,1881—1955)发现青霉素,就不知有多少人会死于各种传染疾病;如果没有沃森(J.D.Watson,1928—)、克拉克(F.H.Crick,1916—2004)和威尔金斯(M.H.F.Wilkins,1916—2004)发现并提出蛋白质的DNA分子结构双螺旋模型,就不可能破译“遗传密码”,不可能复制DNA分子,最终也就不可能形成当今最热门的基因工程这个新兴的产业。

《世界科技发明发现年表》共列出了自史前200万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725项重大发明,其中史前73项。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年表是挂一漏万的,所列举的项目也多有不当。如果人类在200多万年的历史中,仅仅只有如此区区小数的重大发明,那显然是低估了人类的巨大创造力,也是与历史事实极不相符的。

但是,作为一个统计表,它仍然不失其参考价值。从人类发明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趋势:

(1)从人类史前到15世纪这一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总的来说,人类的发明创造比较少。但是,在这个时期内,埃及、希腊和中国的发明成果较多,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三个国家被誉为“文明古国”。自15世纪以后,这几个国家落后了,而欧洲则成了科学技术发明的主要发源地。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的封建社会漫长,如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可欧洲仅几百年,并且欧洲由“农本”转向重商也完成得比较早,而商品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奏。其次,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随后,又发生过多次的工业革命,而中国一直未能赶上这些革命,失去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契机。

(2)从科学发现发明的历史来看,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科学发明的成果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加快的。有人作过统计[6],在公元前的两千年内,共获138项重大科技成果,平均每年0.069项;从公元元年到1000年,有90项重大成果,平均每年0.09项;1001—1500年,有67项,平均每年0.134项;1501—1600年,有34项,平均每年0.34项。在以后的年代里,这个平均数字直线上升。1901—1950年,共获751项重大成果,平均每年为15.02项。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统计资料未能看到,但这个时期正是技术革命的孕育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琳琅满目,应该是历史上科学技术重大发明最多的时期。

(3)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还存在着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这是日本学者汤浅光朝(1909—2008)提出的观点[7],后来得到科学界和史学界的赞同。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国家所获得的科技成果数占全世界科技成果总数的25%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这个时期的科学中心。据他的统计,从1501年至1650年的150年内,意大利的科技成果所占比例均在25%以上,因此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在意大利。英国从1651年至1700年和从1701年至1750年,科学成果分别占37.6%和24.6%,因此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英国。从1751年至1800年和从1801年至1850年,法国科技成果所占比例分别为31.6%和31.4%,所以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法国。从1801年至1850年和从1851年至1900年,德国的科技成果所占比例分别为33.6%和38.9%,因此科学中心又由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其实,从1801年至1850年,法国和德国的科技成果数分别为31.4%和33.6%,已呈由法国向德国转移的趋势,所以法国的科学中心只维持了50年左右。到了20世纪前半叶,美国的科技成果已占全世界的65.1%,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优势。毫无疑问,自20世纪初起,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了美国。有人认为,到了21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将转移至东方或中国。

(4)科学发现与发明需要一个过程,从科技发明到应用也需要一个过程。从科学发展史来看,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缩短的。例如,蒸汽机从发明(1680)到应用,整整花费了100年的时间。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推广一项重要的发明成果不仅受到工艺制作水平的限制,而且还要遇到守旧思想的抵制。但是,时代在前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明,因此科学发明成果的推广周期越来越短。例如,电话从发明到应用花了56年的时间,无线电是35年,汽车是27年,飞机是14年,电视是12年,尼龙是4年,太阳能电池是2年,而激光仅仅用了1年。这个进程说明,当今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得密切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成人们的共识。科学发明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而科学成果的实用性则又是创造力价值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