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受教育程度高于上一代,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超过26%。有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换工作0.45次,其跳槽频率是他们父辈的六倍。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工作耐受力低,与赴日技能实习生的要求有差距,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

本节要点:

新生代农民工状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走出国成才之路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赴日技能实习生的主要来源,讨论赴日技能实习生的生源问题,必然要面对新生代农民工。

一、新生代农民工状况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其上一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基本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状况:三十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近9 000万人,占1.45亿外出农民工(在户籍地所在乡镇以外就业达六个月以上)总数的61.6%。受教育程度高于上一代,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超过26%。接近90%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最近两年没有从事过一天农业生产劳动,即使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引发的“返乡潮”中,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的比率也很低。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随着“80后”“90后”新生代成长,特别是进入2011年后,出生于“90后”的农民工开始成为赴日本技能实习生的基本年龄段。在近年来的招聘选人、素质培训和境外服务管理工作中,明显感到表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新特征,主要是“两高两低一差一强”,即“职业期望值高,受教育程度低;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高,心理承受能力与工作耐受力低;工作稳定性差,维权意识强”。

1.职业期望值高,受教育程度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不满足自身处境,渴望改变人生,他们当中的好多人胸怀理想,勤奋努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大包小包、一头乱发”的农民工形象了。

但是受自身起点低,基础差的制约,找不到改变人生的正确途径,不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他们的理想、希望很难得到实现。作者曾对刚刚进入培训学校的技能实习生学员做过一个现状分析,发现他们的起点高于上一代农民工,对自己抱有更高的期望值,关注工作环境,在工种选择上有自己的要求。但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局限,他们的思想起点不高,视野不够开阔,绝大多数人急于赚钱改变现状,把打工挣钱作为出国的唯一目的。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虽然高于上一代,但与城市的同类群体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人力资本处于劣势,他们的教育程度不仅远远低于城市里的同龄人,也远低于来自于其它城市的流动人口(见下表)。

不同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比较

2.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高,心理承受能力与工作耐受力低。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不断消解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他们挣钱少、花钱多,消费倾向较高。2008年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和月均消费分别为1 243元和478元,消费率是38.5%,而上一代农民工月均收入和月均消费分别为1 475元和422元,消费率是28.6%。

城市生活对新生代农民工更具吸引力,繁华的都市对他们产生极大的诱惑,同时由于乡村生活经历短,对乡村生活也更加疏离。相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新生代更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生活的改善。但面对严峻的现实,他们会产生心理落差,如果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稍差一些,容易冲动和走极端,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

3.工作稳定性差,维权意识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使得他们只能从事城市中的底层工作,他们缺乏工作经验,职业声望不如上一代农民工。然而,他们却与上一代农民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他们不愿老老实实地呆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敢于辞职,就业的稳定性差。有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换工作0.45次,其跳槽频率是他们父辈的六倍。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把身边城市里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此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比较强,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话语表达权等方面,都比上一代农民工有更高的期待,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三、深入了解,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做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宣传引导、选拔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

1.深入了解,区别对待。“两高两低一差一强”的共性特征,为我们深入了解、分析和把握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一种途径或方法,便于我们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提高技能实习生择优选拔、素质培训、境外服务管理的针对性。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近一亿人口来自四面八方的庞大群体,有着具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首先要看到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期望值的影响;其次要看到他们内部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如来自于不同地区群体、不同家庭背景群体、不同文化层次群体之间的差异;第三要善于区别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包括年龄、性别、文化、家庭背景等。有些新生代农民工来自贫困地区,本身是家里第一代外出打工的;而有些新生代农民工家境富裕,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还有的父母也是农民工,他们对打工生活并不陌生。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差异,区别开不同群体、个人的情况,才能针对其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技能实习会社及工种,制定培训重点,实施有侧重的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和预防措施。

2.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工作耐受力低,与赴日技能实习生的要求有差距,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在技能实习生的择优选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对艰苦工作岗位的人选要认真了解考察其吃苦能力,反复确认对工作岗位的接受程度,一般不从沿海或经济较好地区、较富裕家庭中选人。(2)从以往经验看,有家族精神病史、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长大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当中心理和精神方面较薄弱的一部分人,应慎重选用。(3)在学校培训时,加强吃苦精神的培养教育,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能与忍耐力训练,以增强对艰苦工作的适应性。(4)做好人文关怀,解决“感情孤独”。新生代农民工处于青春期,需要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在境外管理工作中,应针对“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交流途径少”等问题,建立境外服务管理体系及人文关怀的网络平台,避免出现“想倾诉没对象,想学习没目标,遇疑惑没人解,碰困难无人帮”等问题,帮助在日技能实习生摆脱“感情孤独”困惑。

3.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赴日技能实习的工作稳定性。在对日技能实习生业务实践中,经营公司经常会碰到技能实习生“变化快,不稳定”造成工作被动的情况。如有的通过面试后,又变卦不去了;有的在培训中遇到学习困难就萌生退意;有的到日本干了没几天,就找借口想回来;有的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什么,情绪一落千丈;更有甚者,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不见人了……如此等等。

技能实习生工作稳定性往往与工作的脏苦累险程度和收入的高低有较大关系,往往是脏苦累险程度越高,收入越低,其稳定性就越差。另外,稳定性还与周边同学、老乡或其它实习生的比较有关系,如果经比较后感到自己的收入待遇很差,就会增加他的不稳定性。

为此,一是管理人员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实习生,帮助他们化解思想疙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要搞好对用人会社生产经营状况和工作环境的了解和评估,尽量不向脏苦累险程度过高和收入过低的岗位派人。三是经营公司在初试时,要详细落实报名者的工作简历,如发现变换工作岗位频繁的人,工作过于挑剔的人不予推荐。四是从制度保证上寻找解决方案,用制度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进行预防与干预,以提高技能实习生的稳定性。

4.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国成才之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特别是与城市中的80后和90后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处于劣势地位,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里的同龄人。他们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带着对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但是,在现实的挤压之下,他们逐渐寻找到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位置,他们从物质和心理上都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却又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对此,经营公司面对这些年轻人,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赴日技能实习就是一个能够使年轻人得到锻炼成长的特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能挣到钱,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学到管理、技术和日语,利用三年技能实习,制定和实施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为回国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赴日技能实习是一次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机遇,应该牢牢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