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锋芒勿太露

锋芒勿太露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献帝设朝,问刘备的祖先为何人,刘备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此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一日,曹操约刘备小亭一会,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曹操让刘备评价天下英雄。海瑞,以正直廉洁闻名,但锋芒太露,结果一生被人排挤,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

汉献帝设朝,问刘备的祖先为何人,刘备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献帝令人取宗族世谱检看,查得刘备乃献帝之叔。汉献帝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刘备怕树大招风,被曹操谋害。于是在自己住处后园专心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问道:“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曰:“此非二弟所知也。”刘备的韬晦之计,连关、张都不理解,刘备也不对二人说明,可见刘备多么谨慎小心,恐怕祸从口出。

一日,曹操约刘备小亭一会,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曹操让刘备评价天下英雄。刘备于是将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一一列出,谁知曹操认为这些人要么色厉胆薄,好谋无断;要么冢中枯骨;要么虚名无实;要么乃守户之犬;要么为碌碌小人,这么多人均无足挂齿。

曹操曰:“作为一个英雄,应当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那么到底谁可以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曰:“今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筷子,不觉落于地下。刘备为何吃惊?原来他热衷于种菜,就是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的“小人”。不料,曹操不把当时众多拥兵占地的诸侯放在眼里,却把无兵无地、寄人篱下的刘备看做是英雄,而且看做与曹操一般。刘备怕就怕曹操把他看做是个人物,怕曹操因为他是个人物而谋害他,所以才大吃一惊。

因为刘备不露锋芒,虽然“勉强从虎穴暂栖安身”,倒也平安无事。当时若不用韬晦之计,哪有日后的刘、曹、孙三分天下。

敢露锋芒者,一般下场都不太好。不妨多举几个例子:

明代的魏大中42岁时才进士及第并被授予官职。他官阶八品,在朝中尚无发言的地位,可是他对人对事都看不顺眼,而且口无遮拦,结果招致他人嫉恨。他自己虽清廉刚正,但不与人交往,这在官官相护的时代是行不通的。他结交的都是东林党人,并与当时权势显赫的魏忠贤为敌。后来,他上疏弹劾奸党,反遭诬陷。皇帝怜他廉洁正直而放过了他。但他最终还是被锦衣卫抓入狱中,折磨致死。

海瑞,以正直廉洁闻名,但锋芒太露,结果一生被人排挤,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他仗着自己一身正气,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其结果是既无能力改变世俗,也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最终还被罢了官。

春秋时的吴起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历事鲁、魏、楚三国,每到一处都因才遭嫉,无法立足,最后竟被楚国的宗室大臣乱箭射死,下场很悲惨,吴起之死在于他太有才华,太能干,而且锋芒太露,太想急于表现自己的才华。

汉初三杰的韩信不知收敛锋芒。刘邦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

才子杨修,曹操想什么他都清楚,结果被曹操所杀。后人评价说,杨修是因为他过于聪明才招致杀身之祸的。其实,杨修是葬身于卖弄聪明,葬身于太不懂收敛。

如果上述的那些人能收敛一下锋芒,学会保护自己,一边为天下黎民,一边实施自我保护,哪里还会落得那些不好的下场呢?实际上,两者可以兼顾,并不一定非要顾此失彼。假如事业成功而个人生活失败,能算真正的成功吗?

人的锋芒可以露,但无须太露。有些年轻人,涉世之初,生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于是便锋芒毕露,可事实上,过于逞强,就难免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过于炫耀,就势必强加于人,招致别人的心理失衡;过于表现,就会给人以狂傲的印象。而有些人则含而不露,韬光养晦,大智若愚,表面上他们讷言寡语,谁知颇有大略雄才。他们并非总是居人之下,他们“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韬光养晦。韬,即弓袋,弓之衣也;韬光,即收敛锋芒,隐藏才能。晦,即暗,不清晰;养晦,即善于屈居不显露之处。韬光养晦,即像把箭收藏起来那样暂时隐藏自己的才能或锋芒,待时而现。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一种智慧啊。

煮酒论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