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别把话说满,给别人余地就是给自己退路

别把话说满,给别人余地就是给自己退路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案例案例一:谁怕谁呀!而吴明因此不仅被学校开除,还被判了刑。若我们的话没有给别人留下丝毫余地,对方的反抗将是猛烈的,就像吴明和李佑,这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话要点到为止,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一丝转机。其实凡事都有意外,而给对方留些余地,就是为了让我们给彼此一个回旋的余地。这就是由“绝对”引起的反抗情绪。

经典案例

案例一:谁怕谁呀!

吴明跟李佑因意见不和发生口角,大家纷纷上前去劝阻,结果两人为了护住面子,吵得更凶,险些动起手来。就在大家拦开他二人的时候,吴明恨声说:“你等着,别让我看到你出校门,否则我让你死得难看!”

李佑也不甘示弱地说:“怕你是孙子!老子今天就出去了!”

事后,很多人劝他二人到此为止算了。但吴明想: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要是不收拾李佑一顿,难免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吹牛说大话,会被别人瞧不起。而李佑则想:既然说了不怕他就是不怕他,如果连校门都不敢出了,岂不是让吴明嘲笑自己是懦夫。

结果,就因为他二人退不回去的两句话,李佑出了校门,吴明带着一帮打手打得李佑鼻青脸肿,还断了一条腿,幸亏校方和警察及时赶到,否则李佑会被打死。而吴明因此不仅被学校开除,还被判了刑。

案例二:淡化希望,减少失望

林可因为周末有事情,所以拜托沈静帮她洗两件衣服,不然下周没衣服穿了。沈静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如果明天天气太冷,我也就不洗衣服了!”

林可虽也有些不高兴,但毕竟不能勉强人家,于是说道:“没关系,大冬天的用冷水洗衣服确实难受,如果你能洗就尽量帮我洗洗吧!如果不方便只洗你的也没关系,麻烦你了!”

沈静即刻褪去一脸不悦,笑道:“那好吧!我尽量。”

结果,沈静还是没有帮林可洗衣服。而沈静并没有为此作任何解释,只因林可事先说好尽量。林可也没有怨沈静,毕竟事先有了心理准备,知道沈静很可能不会给自己洗,就没抱太大希望,失望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两个人还是像过去一样友好地相处,相互之间没有丝毫芥蒂。

案例评析

平时,我们难免跟别人发生争执,冲动之下,也就容易说出些不理智的话。就像“案例一”中的两人,把话都说得死死的,不给对方,甚至也不给自己一点点退路,结果“不能为却一定要为之”,最终为了所谓的顾及尊严,弄得两败俱伤。

凡事要有迂回的余地,我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假如我们把痰吐进了井里,保不齐有一天必须要喝这井里的水来解渴。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如果因为我们一时口快,误说了些把别人推入死胡同的话,我们也不好抽身出来。

若我们的话没有给别人留下丝毫余地,对方的反抗将是猛烈的,就像吴明和李佑,这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

话要点到为止,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一丝转机。其实凡事都有意外,而给对方留些余地,就是为了让我们给彼此一个回旋的余地。

有句谚语说得很贴切: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在“案例二”中,林可只是拜托沈静尽量帮她把衣服洗掉,所以沈静欣然地接受了。但假如林可对沈静说“你必须帮我把衣服洗干净”,想必沈静会想:我凭什么听你的,你以为你是谁啊。这就是由“绝对”引起的反抗情绪。我们大概也会对别人所说的“绝对是事实”常常持怀疑的态度,觉得对方太武断。

所以,把话说得太绝在很多方面来讲都不是好事。不仅会让我们显得咄咄逼人、不可理喻,更容易让别人误会我们是在故意挑衅或欺压对方。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要把握好说话的尺度,考虑自己说的话是否会给别人造成困扰,是否会让对方陷入窘境而适得其反,是否会令彼此误会越来越深,等等。要知道,建立一份真挚的友情不容易,但破坏一份好感情却不难。

让你更受欢迎的小技巧

得理也要让三分,说话圆润些

无论别人跟我们争执什么,如果我们太过强势,得理不饶人的话,只会刺激对方继续与我们抗衡下去,这难免让谈话陷入僵局,甚至产生更不愉快的后果。所以,即便我们是对的,理由也很充足,该让还是要让。

但话要说得圆润些,尽量减少对方内心的敌意和反抗情绪,争执才会转化为友好的辩论,与朋友的感情也会更好。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当我们发现已经没有退路时,我们一定要为自己找到一条退路,而这条退路就是尽快离开现场,但离开也是有技巧的。

比如,你与对方发生了不愉快,彼此很尴尬,也下不来台,这时不如看看时间,然后着急地说:“忘记还有件事要赶紧处理!先这样!”这样说完你就可以走了。想必对方也没心情再纠缠。当然,等彼此都冷静下来,再次见面时也就没那么大仇怨了。

父母引导

想让孩子意识到说话不给别人留余地的危害,家长可从两方面展开引导。

跟孩子谈话时,语气要和缓有余地

当家长跟孩子谈论一些事情时,尽量少用命令、绝对的语言。比如,一些家长常对孩子说:“我说什么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孩子就只会想:难道一定要听你的才是对的吗?这样一来,孩子在产生抵触情绪的同时,也把家长的这种“唯我”思想学了去,也会觉得自己的话就是真理,自己的话绝对正确。

为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在跟孩子交流时,应尽量用商量、缓和的口气。

让孩子养成谦虚的习惯

通常孩子喜欢用命令、强硬、不容拒绝的口气跟别人交涉,很多原因是由于孩子不懂得谦虚,在心底都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骄傲。所以,家长需要多提醒孩子,保持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获得友谊、维持友谊的好方法。当然,在孩子面前,家长凡事也要谦虚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