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尽量避免与别人争论

尽量避免与别人争论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案例案例一:谁诋毁了谁?案例评析平时,我们总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别人发生争论,其实,并非我们爱斤斤计较,也不是我们不讲理。只是希望别人能认同我们的看法。他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与人争论不休,这给军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尽快走出“战场”如果我们不由自主地与别人展开了争论,当有所察觉时,要尽快走出来,停止争论。这会瞬间使对方放弃再继续争论下去的

经典案例

案例一:谁诋毁了谁?

课间,蒲雯和慧静闲着无聊,就谈论起那些明星偶像。

蒲雯说:“我最喜欢的明星是仔仔,他真的好帅哦!”

慧静则说:“我比较喜欢林志颖,他真的好可爱!”

蒲雯说:“仔仔多帅啊!很有魅力!尤其喜欢他拍的《流星花园》。”

慧静有些不屑地说:“我倒没看出他有多有型,还比不上我的林志颖呢!古灵精怪,到什么时候都一张娃娃脸!”

蒲雯随即回道:“不就是有张娃娃脸吗?他哪里比得上仔仔的帅气?我看就是有脸而已。”

慧静说:“你才有张脸而已,别诋毁我的偶像!”

蒲雯气愤道:“你说谁二皮脸呢?是你说仔仔不好在先!”

慧静斜了她一眼道:“那你就别要脸了,我不就说了句他没型嘛!至于吗?”

蒲雯刷地站起来,愤怒道:“你才不要脸呢!”

慧静听她这样骂自己,立刻也站起来,瞬间班里成了她二人的战场。两个平时原本文静的女孩很没形象地互骂,引来不少同学的围观劝架,最后还是被叫到了班主任那才停止。但从此,她二人成了班里的笑料,也引起很多同学的戒备,不愿与她二人走得太近。

案例二:一堂有趣的物理课

物理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各自与同桌互动,如何让自己踩在气球上,气球不会破,条件是:可以借助任何道具。这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吴越和同桌赵硕也开始议论起来。吴越说:“这怎么可能啊?”赵硕说:“那可不一定,咱不是看那些杂技表演,踩鸡蛋上,鸡蛋也一个不破吗?”吴越顿时兴奋道:“对啊!我们也可以照做,找个可以托住气球的槽,然后露出一半,再在上面盖块木板,一定可以。”赵硕想了想说:“不行吧!这方法别人也一定能想得出来,再想想。”吴越有些不高兴了:“你聪明你想。”

赵硕立刻笑道:“我再聪明也没有你反应快啊!刚才我随便一句话,你就能想到办法,我可没那么能耐。不过我觉得只用气球和木板就可以了,直接把木板放在气球上,然后踩上去,气球一定破不了。”吴越听了赵硕的话,皱眉道:“那怎么可能?别开玩笑了,行了,就用我的方法!”赵硕见说不通,于是不再说了。

半节课过去后,老师让有主意的同学举手发言。吴越立刻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办法,老师对他的方法大大夸赞了一番,但老师也表示还有更妙的办法。这时,有另外一组举手,而说的方法恰恰是赵硕的方法,而更令吴越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果真是老师说的最妙的方法,还亲自当堂实验,使吴越以及其他同学目瞪口呆。

吴越对赵硕尴尬地笑笑,而赵硕也没有说什么。从此,吴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经常找赵硕商议,赵硕简直成了他的军师。

案例评析

平时,我们总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别人发生争论,其实,并非我们爱斤斤计较,也不是我们不讲理。只是希望别人能认同我们的看法。就像“案例一”中的蒲雯,她只是希望同学可以知道自己有多么崇拜自己的偶像,也希望自己的偶像在别人眼中是可爱的。但可惜的是,同学另有自己崇拜的人,而且还出言诋毁她的偶像,这令蒲雯非常气愤,感觉她诋毁自己的偶像就是诋毁她本人,于是,一场骂战在所难免。

若我们作为旁观者,就会觉得这两个女生的争论根本没必要。毕竟每个人与每个人欣赏事物的角度不同,自然看法也就不同,你有你喜欢的,他有他喜欢的,蒲雯不应该强迫别人跟着她走,更不该展开这种无厘头的争论,结果到最后弄得两败俱伤,破坏了两个女孩原本友好的关系,同时也损毁了自己原本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其实像“案例二”中的赵硕,他就比较清楚有些争执是没必要的。所以干脆把“正确”让给朋友,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等真相浮出水面后,还会令对方自我反思,而事后不责怪对方,这更是大度的体现,使朋友对他心存感激。

也许我们与别人争论,是出于好意,希望可以帮到对方,但争论只会使对方越加坚持自己的看法,而针对我们。

在19世纪,美国总统林肯手下有个很要强的年轻军官。他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与人争论不休,这给军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于是,林肯给了他处分,并告诫他: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与别人计较,无谓的争论,不仅是在消耗自己的时间,而且会使自己失去自制力,不妨对人谦让一点。

就算我们是想纠正别人的错误,与人争辩也是件伤感情的事情。其实,从我们的经历中,就能说明这点,比如,当别人的话刚说到一半时,我们就马上纠正道:“你不对,你应该这样……”虽然我们之后说的话很正确,可如果对方的脾气有点倔强,很可能会因为我们反驳他,而引起他的不痛快,进而掀起一场情绪激动的争辩。

所以,为避免争论引发的一些不好影响,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已经与别人发生分歧时,先考虑自己有没有必要跟他争论?如果发生争论,其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样想过后,我们就该能做出最理智的判断了。

让你更受欢迎的小技巧

适当的保持沉默

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很多时候都是在自己围绕着各自的想法和看法发表意见,所以,必然有很多地方是与我们平时的理解方式不一样的。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该沉默就保持沉默。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实在没必要去争辩。

当然,对方说得起劲,我们的沉默对他来说也是好事,会让他以为我们保持沉默就是默认他的看法,或者以为我们正在很认真地听他讲话,自然会大大满足他的自尊心,对我们一直保持好感。

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当别人与我们持不同的看法时,要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对方,别随意打断或直接否定他。那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也很可能造成一些误会。

就算别人指出我们身上的缺点,或说出不喜欢我们哪些地方,那也是他个人的看法,没必要为这个去跟他死掐,那样反而显得我们小气。不如让对方把该说的都说完,我们只需点点头或说句“你说得对!”可以制止他进一步揭我们短,反而令他显得过于小人之心了。

还有,让别人把话说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对方的意思,否则很容易曲解了对方的用意,使对方产生不悦,对我们表示质疑。

尽快走出“战场”

如果我们不由自主地与别人展开了争论,当有所察觉时,要尽快走出来,停止争论。因为,在争论中是没有输赢的,最好的结果与最坏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所以,很没意义。

如何尽快摆脱争论,又不让对方对我们产生敌意呢?不如来个顺杆爬,在对方说出另一句时,你惊讶地说:“呀!你点醒我了,是我没有想到这里。”这会瞬间使对方放弃再继续争论下去的兴趣。

又或者摆弄一下自己的风度,不去计较争辩时别人对我们不友好的态度,主动热情地给他推荐一本好书,或者让他帮你点小忙,等等,这样可以使他清楚,即便发生了不愉快的争论,你们的争论也与彼此间的友情扯不上关系,还是一样友好。当然,对方也会瞬间回过味来,继续把你当好朋友看。

父母引导

孩子上中学之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尤其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独立的,不想再受父母的管束,因此,这就与家长在很多地方产生了冲突。

比如,孩子突然喜欢时尚潮流的衣服,但那并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于是,一场争辩甚至是吵闹就这样引发了。可结果,无论哪一方妥协,都深深伤害到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其实,追不追潮流谁都没错,关键就在于,孩子懂不懂得去制止一些没必要的争论。

饭桌上,陈龙的爸妈谈论起要不要在月底去看望外婆,妈妈认为应该去,因为好久没有去看望过外婆了。可爸爸却说这个月他们工作紧,可能挤不出时间来。随后,陈龙的妈妈没有再说什么,依旧跟他爸爸有说有笑。

过后,陈龙问妈妈:“妈!你想外婆了?不然你再跟老爸去商量商量?”妈妈说:“不了,你爸这个月忙!”陈龙说:“要不然咱们两个去一趟?”妈妈笑道:“那怎么行?每次都没丢下过你爸,再说了,我们走了,谁照顾你爸啊?妈妈得理解你爸才行!”陈龙嘿嘿笑道:“刚才我还以为你们两个得吵起来呢!”妈妈说道:“为什么要吵啊?又不是什么大事,伤了感情多不好!”陈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平时,孩子在家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也常看到父母因某件事而争论不休,所以,很多习性,孩子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比如,一些父母可能因为打酱油这样的小事就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争论,赢的一方甚至还会补上一句“你没理!”结果,孩子自然清楚,争论就必须要赢,那样才证明自己有理。所以,父母若想更好地引导孩子,就该在生活中做个模范父母,不为小事而争论,不随便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