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团队忠诚的文化

建设团队忠诚的文化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究不顺。中国人对每件事情都会深入了解,不喜欢表面文章,而是注重内在形式,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要树立团队忠诚文化的用意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关羽讲义气,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的功劳。次日,两军再次对阵,黄忠奉命定要一箭射死关羽,却一再违命,对关羽手下留情,更加引起韩玄不满。刘备与诸葛亮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上拜访,黄忠终于投降。

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究不顺。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说的就是心的重要性。中国人对每件事情都会深入了解,不喜欢表面文章,而是注重内在形式,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要树立团队忠诚文化的用意所在。

关羽奉命攻打长沙,来势汹汹,而长沙太守韩玄旗下众将也并不示弱,尤其是刚刚从襄阳投奔来此的魏延。黄忠说凭他的刀和箭就能拿下关羽,杨龄说要去战关羽。魏延也说要去,却被韩玄驳回。韩玄为什么要给魏延难堪?其实并不是韩玄一个人这样,大部分领导都会这样。魏延是个外来人,刚到长沙没多久就想出风头,那这些老人不是面子全无?所以领导常会给新人一些难堪,主要是为了维护老人的颜面,这一点是魏延不太了解的。魏延有想法也只能跟其他的老人讲,而不能直接跟太守讲,因为跟其他老人讲是尊重这些老人,直接跟太守讲就是让这些老人没面子。如果魏延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自然就会少吃一些苦,少受一些罪,但他就是不懂这些人情世故,所以一路都不会顺利。

太守韩玄指派大将杨龄先去迎战,不料却被关羽一刀砍死。韩玄大惊失色。他本来就胆小如鼠,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现在更是吓得要命,这时又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黄忠。黄忠跟关羽一样身经百战,他们都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其实这也是一种大将风度,表示除了对自己有信心之外,还对老天有信心,相信老天会让自己继续打下去,这才是真正的信心。黄忠有信心,关羽也有信心,他们两个谁都不怕谁,这就叫作旗鼓相当。

黄忠与关羽首次交战便打得难解难分,不分高下。次日,双方再战,仍然难分胜负,于是关羽假装逃跑,趁黄忠追赶时将其战马砍翻在地。关羽并没有杀他,反叫他换马再战。这是因为一方面关羽讲义气,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的功劳。关羽并不是以杀人为乐,而是以破敌为目标的人,他为了整体的利益,想到攻打长沙,如果长沙太守肯投降,那是最好的,可以不用杀人;但长沙太守不肯投降,那就只好刀枪相见了。现在想起诸葛亮曾提醒他黄忠是个很英勇的老将,再加上他自己也看出黄忠很讲义气,所以才让黄忠换马再战。只要是讲义气的人,关羽就非常看好。当年虽然关羽跟张辽是对手,但看到张辽很讲义气,所以还是放了他一马。在关羽看来,天下人分两种,一种是讲义气的人,一种是不讲义气的人。讲义气的人他会特别客气地对待。现在他觉得黄忠很讲义气,所以不杀他,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心服口服,说不定他还会来投降,这也反映了关羽深谋远虑的一面。

现在关羽在马上坐得好好的,刀就在手上,只要一挥,黄忠的头就掉了,所以黄忠当时认了,心想死在关羽手上也不算耻辱,就没有反抗,也没请求关羽饶他一命,而是头一偏,等着关羽动手。但关羽并没有杀他,这让黄忠也觉得关羽这个人了不起,讲义气,既然关羽讲义气,自己就不能不讲义气,他往后的表现都受到了这次的影响。

黄忠战败而归,却遭太守韩玄猜忌。黄忠除了善于用刀之外,还有个绝技,就是箭法非常高明,能够百发百中。所以韩玄责怪他明明可以一箭把关羽射死,却不发箭。黄忠也是个讲义气的人,关羽饶了自己一命,自己却要把他射死,除了传出去不好听之外,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所以当他换马再上战场时,他内心的确很挣扎。

夜里,黄忠因不忍伤及关羽,又不能违抗太守韩玄之命而左右为难,魏延劝黄忠弃韩玄归刘备,黄忠不肯。魏延就像现在的某些人,经常跳槽,所以他叫黄忠跟他一起跳槽去投刘备算了。虽然他讲的道理很对,韩玄根本就没有资格当领导,追随这种人的确不会有前途,但黄忠却认为自己既然投了韩玄,就算死也不能做反叛的事,魏延要跳槽可以自己跳,他不干,这就叫人各有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没有办法把他们相提并论。

次日,两军再次对阵,黄忠奉命定要一箭射死关羽,却一再违命,对关羽手下留情,更加引起韩玄不满。韩玄是个怀疑心很重的人,我们常说怀疑心重的人通常警觉性也高,如果韩玄的怀疑心用得恰当,那就会变成警觉性,并没有什么不好。可他现在的警觉性很低,怀疑心却很重,可见怀疑心和警觉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相等的。韩玄一味地猜忌、怀疑,对部属完全不信任,连黄忠也怀疑,可见他对部属完全不了解。他觉得黄忠明明可以射死关羽却只射中盔缨,明显是跟关羽有勾结,如果不杀黄忠,自己就完了,所以很不客气地喊着要杀黄忠。黄忠武艺那么高强,还会怕一个没有武艺的太守吗?但当太守下令要绑一个将领时,将领是不能反抗的,否则就是造反了,跟投降没有什么两样。黄忠既然不愿投降刘备,自然就不会公然反叛韩玄,所以当韩玄说要将他绑起来杀掉时,他也没有反抗,只是反复说自己没有罪,因为他心安理得,只能这样做。

众将纷纷为黄忠求情,韩玄却执意要将黄忠斩首。就在此时,大将魏延突然挺身而出,号召众人反韩玄。从某个角度来说,魏延这样做的确是很合适,因为像韩玄这么坏的太守,根本没必要再跟着他。何况现在反叛的机会也来了,黄忠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将领,对长沙有过功劳,把他留下来对长沙绝对有好处,可韩玄身为长沙太守,居然不明是非,侮蔑忠良,还要杀了他,这时魏延这么做并没有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魏延毕竟是一个新来的人,当初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自己走,可他当初没走,现在反而鼓动这些老人一起杀掉韩玄,其实也是一种不义之举。

可见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说法。只有具备自己的衡量标准和理念,才能够当机立断,做自己该做的事。魏延既然觉得韩玄不好,现在又有机会,于是选择反叛,我们说他这种个性的人脑后面有反骨,意思就是,既然他今天会反叛韩玄,将来也照样会反叛其所跟随的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一次的表现就判断一个人。

魏延趁机杀了太守韩玄,而后便大开城门,将刘备等人迎进长沙城。魏延参见刘备和诸葛亮,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诸葛亮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上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羽引魏延来见,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了:原来,他想起由樊城走襄阳的时候,魏延开门欢迎的那一番举动。刘备惊问,魏延是有功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杀他?诸葛亮说:“食其粮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诸葛亮指着魏延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魏延诺诺连声而退。

诸葛亮出山前,曾对当代的大人物逐个做个案研究,但那时候的魏延是个无名小卒,在诸葛亮的个案研究里根本没有魏延,所以他完全凭第一印象,见魏延脑后有反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喊人将他拿下,说他将来是会背叛刘备的。倒是刘备自己觉得不可能,何况人家来归降,如果把他杀了,那其他人还敢来吗?所以刘备是不赞成杀他的。魏延就像一个被董事长赏识,但又被总经理当作眼中钉的可怜人,从这一小段就可以推算他将来即使全心全意跟随刘备,过程也会很坎坷。

第一眼就被认定是一个会造反的人,而且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魏延给诸葛亮的第一印象。诸葛亮看他第一眼就要杀他,甚至临死还想到要杀他,可见给人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我们不要用第一印象去判断别人,但是一定要谨防别人用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魏延就是没有注意这一点,给诸葛亮第一印象非常不好,所以诸葛亮要斩了他以绝后患。这种情形下魏延是很为难的,如果他聪明的话,可以做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给人家的观感,也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作风;第二件就是找机会离开,因为诸葛亮毕竟是刘备集团的关键人物,第一眼就让他看不顺眼,除非有办法改变他,否则将来是很辛苦的。

当然诸葛亮只能接受关羽和刘备的意见,暂时留下魏延。但他警告魏延,既然来到这里,就不能再有反叛的观念和想法。魏延将来如果能好好改变自己,使诸葛亮改变对他的印象,两人自然会相安无事。所以两人将来的关系如何,还得看魏延自己。

刘备等人入城后,黄忠整日闭门谢客,羞作降将,于是刘备亲率诸葛亮、关羽前来拜访。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不是魏延,黄忠早就一命呜呼了,更不会有以后的发展。但大家都很看重黄忠,刘备甚至还带着关羽去跪请他共同为汉室的中兴而努力。可魏延呢?诸葛亮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黄忠和魏延同时归顺,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道理?值得好好研究。

忠诚和能干的组合有四种,分别为:既忠诚又能干,只忠诚不能干,不忠诚却能干,以及不忠诚不能干。中国社会,常见无才的人居高位,担重责。仔细分辨,其中有有德的领导,也有无德的领导。有德的领导,取其忠诚可靠,虽然没有能力,找一些能干的部属,照样可以补足。在诸葛亮看来魏延就是有才无德,不忠诚。所以他要杀魏延,是为了给整个团队树立一个忠诚的文化标杆,凝聚人心。

其实站在一个团队领导的位置上看,团队的重点就是心跟心的结合。我常常问一些企业的领导:“你作为领导,最重视下属的哪方面素质?重视他们的能力吗?重视他们的品德吗?还是重视他们的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答案是这些都不是优先考虑的。那领导最关心的是什么?答案是“我的员工心中有没有我”。

所以心是最重要的,我们在看爱情片的时候,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每当男女主角吵架,女主角一般都会说:“我到现在才知道,原来你的心中根本没有我。”可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都重视心的存在。

对中国人而言,心是最可靠的。中国式管理讲的就是关心。什么叫关心?就是把别人的心关起来。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没有用的。人在哪里不重要,心在哪里才是重要的。中国人对每件事情都会深入了解,不喜欢表面文章,而是注重内在形式,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要树立团队忠诚文化的用意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