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善待“引用”

善待“引用”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善待“引用”我对“引用”的理解,或许可以追溯到小学四年级。此后,“引用”日渐兴盛,日显重要,直至听说文章或著作被引用的频率或次数是衡量其价值的一项指标,且为“官方”所看重。二则,关于“引用”的对象。三则,关于“引用”的规矩。凡此种种的“引用”,其动机和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来说则是不懂引用的规矩所致。“引用”的状态反映学风、文风,印证治学、为人。应该善待“引用”。

2.善待“引用”

我对“引用”的理解,或许可以追溯到小学四年级。那时,刚刚开始学习写议论文。据高年级的同学说,我的作文经常被他们的老师带到课堂上当范文。上学或回家的路上,也常常能够感受到同学及其家长们好奇的目光和欣羡的议论,内心里自然“美不胜收”。但是,在一次作文点评课上,老师却指出了一个使我迄今未忘并深受劳而无功的委屈和尴尬的不足:作文中引用的领袖话语都加重笔墨描黑描粗。老师说,这是不必要的。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在“两报一刊”和“试用课本”上所能见到的“引用”都是革命导师的语录或“最高指示”,其他人的言论是没有资格被引用的,即使是名人名言,也同样如此,除非“供批判用”。“引用”在技术上的处理,就是除了加引号之外,还要使用粗黑字体。这种做法无论是否得当或必要,在我的幼小心灵中确实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以致在写作文时如法炮制。“引用”一事也在我头脑里占据了庄严而神圣的位置,并从此默默地希望自己的言论能够被“引用”——这在当时显属非分之想。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恰逢“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国人的思想重新回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来。偶闻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倡导,撰写学术论文可以征引别人的观点,并且在征引时要加注释。此论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诚为“思想解放”的一得之功,亦仿佛替我这一介书生说了一句想说的话,快慰油然而生。此后,“引用”日渐兴盛,日显重要,直至听说文章或著作被引用的频率或次数是衡量其价值的一项指标,且为“官方”所看重。不过,对引文“加黑”的做法却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留校任教,忝列学界,再兼编辑。始则边读边想,继则边写边审,“引用”之虑,尤难释怀:

一则,关于“引用”的意义。我体会,“引用”主要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正面是作为立论的佐证或依据,以求持之有故;反面是作为驳论的目标或口实,以免无的放矢。此外,在标明“转引”的情况下,首先应是由于无法查诸原作,其次则是作为“推诿”责任的“伏笔”:如果所引有误,则过错在原引者,不在转引者——这样既可得引用之利,又可避讹误之害,不能说不是聪明之举。

二则,关于“引用”的对象。在我看来,被引用者应该在某种意义或某种程度上具有“原创性”或“独到性”。就一种思想、理论、观点及见解的引用而言,它要么是其最初的表达或进一步的完善,要么是其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要么至少是其完美的概括或精辟的阐发。只有原创性或独到性的言论,才有被引用的价值或资格。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者,不足引用。此亦常言所谓“引经据典”的真谛。

三则,关于“引用”的规矩。自从“引用”被解禁之后,“引用”愈益为人们所热衷。论者大都希望被引用,也常常利用引用,甚至铺天盖地地引用,大有没有引用不成文之势。当然偶或也能见到“洁身自好”者,通篇没有引用,至于是否希望被引用,则不得而知——我想是希望的。于是,“引用”便表现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时甚至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装腔作势、画蛇添足者有之,拉大旗作虎皮者有之,断章取义、张冠李戴者有之,隔靴搔痒、似是而非者有之,言者不清、出处不明者有之,如此等等。在“引用”泛滥的情形之下,被引用也未必就是赏心乐事,让作者感到“窝囊”的“引用”亦非罕见。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写过一篇长文,颇受业内人士关注和推重,承蒙错爱,后来常常见引——总算圆了一个儿时的梦。但是,有些“引用”却令我啼笑皆非,诸如引文标错页码,出自拙文的独到论述却被标注参见其他毫不相干的论著或根本不加注释。更有甚者,运用我通过广泛细致的调研所获得的材料以及拙文的大量论述,就相关论题“改编”而敷衍成篇,却对所用材料不标转引,对拙论几乎不予提及,而只是径搬拙文注释,连其中的排印错漏也照搬“不误”——其笃信虔诚令我感动,聪敏机智令我佩服,而滥用他人成果、“以讹传讹”则令我遗憾!也曾听到一个学界朋友讲,他的讲稿被一个作者大量“引用”,却不加注释,在参考文献中对这份讲稿也只字不提。相形之下,我则幸运得多:我的讲学内容曾被一个执教多年的听众整理成文并以其自己的名义发表,后来,她欣喜而很有成就感地告诉我此事,恭维我“一看就是个大学者”之余又向我表示深深的谢意——此等“引用”固无断章取义之虞,却有全文照抄之嫌。我由衷喜欢她“隔壁阿二”般的诚实,也真诚赞赏她哺恩思报的德操,更是非常感叹她记录消化听讲笔记的方式,当然,最希望有机会教导她如何写文章!凡此种种的“引用”,其动机和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来说则是不懂引用的规矩所致。我以为,引用的规矩大致有四:其一,需要引用;其二,值得引用;其三,确当引用;其四,诚实引用。

“引用”的状态反映学风、文风,印证治学、为人。应该善待“引用”。

[2001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