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专注阶段性目标

专注阶段性目标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即使像小米这样成长速度惊人的公司也是如此。小米,将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嚼碎之后,才渐渐吃成了一个强壮的“米胖子”。在这个阶段,小米要做的是让人们记住“小米”这个名字,并尽可能地与其他山寨手机产生差异。紧接着,滚雪球效应就产生了,无论小米遭到外界多大的吐槽,都会有一群意志坚定的粉丝紧随其后,小米的阶段性目标就实现了。

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能一蹴而就,即使像小米这样成长速度惊人的公司也是如此。打个比方,人和长颈鹿的脖子长度悬殊,但颈骨都是七块,只是大小不一罢了。小米再快,也要经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才能实现从无到有的互联网思维奇迹。

小米的快不仅体现在手机速度和公司发展上,也体现在它为了实现最终目标的火爆劲头。雷军说过,要让小米做高端的智能手机,这是一个远景目标,但是为了达成,小米在火爆推进的同时,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它的计划和梦想。

虽然雷军在互联网上一呼百应,但是对小米科技而言,从创建的那一天起,它就不得不面对着“出身卑微”的现实。也正是草根化、山寨化和平民化的天然因素影响,小米比其他手机更急需摆脱这些容易被市场误读的关键词。于是,小米开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与竞争对手鏖战,与世俗偏见对垒,与消费者苦口婆心地交缠……终于,小米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就在人们一窝蜂地学习小米怎么这快就崛起的秘诀时,不要忘了,如果将小米的成长史慢放,会发现它是在快速的循序渐进中发展壮大的。

其实,小米比任何人懂得“欲速则不达”才是互联网思维的真谛。小米,将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嚼碎之后,才渐渐吃成了一个强壮的“米胖子”。

小米用两三年的工夫就火爆中国,它不是以速度取胜,而是以步步为营而致胜。虽然小米科技是在2011年成立的,但是在那之前雷军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在金山时代,雷军就积累着丰富的经验,虽然金山是一家软件公司,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很多理念相左,然而在基本的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可以借鉴的。雷军拥有二十几年的管理经验,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汇报,哪些不需要,哪些需要管,哪些可以放手。因此,当小米迅速发展之际,雷军调动金山的经验加强管理、做好企划,并力保小米的文化不被稀释,为公司的阶段性成长提供了保障。

在雷军丰富的经验积累下,小米的扬帆起航就显得更有计划和步骤。尽管企业发展会面临着一些计划外的因素干扰,但雷军还是排除干扰,为小米在不同时期划定了不同的成长任务:

一、树立口碑阶段

在小米即将推出手机之前,雷军为公司设定的目标不是销量,而是先树立品牌形象,特别是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着魔和激动额“青春和梦想”。在这个阶段,小米要做的是让人们记住“小米”这个名字,并尽可能地与其他山寨手机产生差异。毕竟,小米上市的年代,还是山寨机泛滥的时代,一旦被划归到这个群体中,小米在起步阶段就会陷入泥淖。

正是因为有了营造口碑的需要,小米才不断推出微电影、MV等时尚好玩的媒介内容,为的就是让年轻人引发共鸣,进而产生追逐的欲望。在这个阶段,小米不介意别人拿苹果和三星与自己比,毕竟前两者的市场口碑较高,小米应该专注在如何提高自身知名度的问题上,而不是盲目地效仿和诋毁大品牌。

二、展示优势阶段

这个阶段基本上和树立口碑阶段同步进行,也是小米最看重的品牌优势——高性价比。为了让消费者尽快接受小米这个新品牌,雷军通过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不断地造势来提升知名度。不过,虽然在性能和价格上占据优势,但是小米并没有着急出售,而是通过酝酿和发酵的方式让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停留得更长久一些。

记得金利来领带在进入市场之前,也曾经玩过这种品牌造势的手段:不断地在媒体上做广告,宣传金利来领带如何如何好,但是市场却没有产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金利来才正式进入消费者的视线,结果很快被抢购一空。相比之下,小米虽然没有投入巨额的广告费,但也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性价比上,不急于出售,但要将吆喝赚足。

三、培养粉丝阶段

培养粉丝难道也可以速成么?当然有,比如说大搞促销活动、以人来拉人、贬低竞争对手……不过,这些手段其实都是小儿科,或者说只能在短时期内有效,无法真正打造忠心于自己的铁杆粉丝。作为一个新生代的手机品牌,小米没有被苹果和三星的庞大粉丝群体吓倒,因此也就不急于培养属于自己的粉丝团队,而是通过论坛,通过社交媒体让一部分发烧友慢慢接触小米,待到他们充分了解小米的各项优势之后,才逐渐开放式地培养忠实信徒。正如雷军所说:“我们对用户好一点,用户就会对我们好一点,这是一种真情互动,靠用户口口相传。”

当米粉的队伍膨胀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产生几何式的裂变速度,让小米更加具有品牌号召力,也更能吸引到“准粉丝”的加盟。紧接着,滚雪球效应就产生了,无论小米遭到外界多大的吐槽,都会有一群意志坚定的粉丝紧随其后,小米的阶段性目标就实现了。

四、营销出货阶段

严格地说,这个阶段一直都在运行着而未停止。人们通常所说的“商机”,就是品牌、优势和粉丝的多重结合。有了这些共鸣,小米才真正向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只不过由于产能所限,小米手机总是处于缺货断货的状态。那么,小米着急吗?按理说也着急,但是从战略上来看,雷军并不着急。

首先,小米毕竟是一个新品牌,需要市场和用户的检验,大量的出货会让小米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不如让一少部分人先使用,即便有了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其次,缺货状态能够勾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兴趣,也是小米在新手上路阶段急需得到的助推元素。最后,小米和硬件厂商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如果为了销量而盲目扩大合作范围,也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宁可卖出十台完美机器,也不要销出一百台问题机器。

五、形象维护阶段

毫无疑问,像小米这样打乱了手机市场“竞争规矩”的“搅局者”,不要说上市,就是刚一露脸就有人找上门来骂街。出于维护企业形象的需要,小米自然应该反击,但绝不是在品牌知名度低、粉丝群体数量少的情况下,所以雷军忍了,小米的整个团队也忍住了。外界怎么吐槽是他们的自由,咱们先专心做好产品再说。所以,在小米的品牌孕育期,雷军选择了以产品为中心的策略,不和他人争一时口舌之快。

待到小米出货之后,市场反馈良好之际,小米的形象维护工作开始了:雷军频频通过产品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以及粉丝见面会等形式,高调地宣传小米手机的优势以及下阶段将要推出的新品。不过这时候,雷军也没有针对性地和负面舆论辩论,而是用产品和粉丝的硬数据来证明小米的坚挺。

正是因为小米的步步为营的发展策略,才没有让它在前进的道路上“步步惊心”。小米以分段式的计划来逐步实现它的梦想,又以分裂式的速度来完成市场覆盖。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不紧不慢的雷军和一个日新月异的小米。小米放慢战略部署,为的就是能够赢得战术上的突围,给自己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2年4月6日,小米成立两周年,它的周年庆被称为“米粉节”。很多从外地赶来的米粉们,像给自己过生日那样过节,玩得很疯很high。如果倒退一年,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小米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那么,这种快速的发展,会让雷军迷失自我,会让小米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吗?

显然不会,因为从一开始,雷军就在自己进行部署的发展路线上行走,虽然有意外收获,但也都在情理之中。小米要的不是急速的扩张,而是在稳中求胜。所以当有人问雷军:目前小米的发展态势和当初预想的一样吗?雷军的回答是:差十倍以上。

尽管小米的成长速度让雷军惊讶,但是他依然坚持贯彻阶段性目标。除了在产品制造、商业模式、营销理念等方面继续推进互联网思维之外,小米在细节上依旧要力求卓越。用雷军的话说:小米和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都不一样。于是,小米继续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寻找新的经营手段,从一张贴纸、一个玩偶再到一次产品发布会,小米都在不断地完善着细节。而完善细节,就是对阶段性任务的终极诠释。

雷军是程序员出身,所以是一个偏重理性的人,而理性的人做事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保持平衡,尤其是在小米飞速成长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将细节做好,将既定目标完成,才能让企业避免在高速行驶的路程中出现事故。

雷军说过,小米的根本目标是一家有粉丝的公司,所以他绝对不会盲目地追求规模,能世界500强最好,实在做不成也无所谓。因此,小米总是用阶段性目标来要求自己,有战略性的最终计划,但又不唯最终目的。当有人问及雷军距离成功还有多远时,雷军表示小米才刚刚走了第一步,距离世界500强的路还很遥远。虽然如此,小米还是会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地去做。

小米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每个季度只设定两个目标,不贪多也不求快,而是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并把它做好。就像雷军作的比喻那样:一个小餐馆如果门口天天有人排队,那它也是个好餐馆,也是一种成功。

当小米手机的销量搞上去之后,面临的是售后的压力。所以,雷军将视线转移到这个领域中,为了保持客户满意度的平稳上升,小米不断增设着小米之家和特约维修中心以及客服坐席。这些目标都在一个季度之内完成,投资将近2亿元。

在售后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小米开始认真梳理售后,解决硬件问题和人员培训问题,并继续提高满意率。梳理工作完成后,小米接着进行深度梳理。可以看出,雷军已经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产品品质和售后两块上,而这恰恰是小米飞速发展之后势必要面对的。

关于小米引以为傲的铁人三项,也是经过阶段性的成长才黏合在一起的。小米首先做的是系统和应用,随后做手机,接着再做小米网站零售,最后做了运营商。在小米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雷军希望能够凭借智能手机业务,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小米完成一轮风险投资之后,雷军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他原来的预期,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地步,有赖于雷军对小米的整体规划和执行。

现在,小米在国内一片大红了,雷军并不满足,因为当他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之后,他会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尽管小米在这个扩张的过程中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不过小米还是相信能够逐步让外国消费者接受小米。小米的态度是,将会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推销小米,即便困难重重,只要一步一步来,总会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