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十不忧,笑纳迟到的成功

三十不忧,笑纳迟到的成功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到了三十岁应当成家立业,有所作为。由此可见,三十岁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年龄,更是一个心理的年龄。有不少畏惧“三十”的人,很难面对三十岁这道心理门槛。权威人士指出,“小月月”现象,折射的是现代年轻人存在的扭曲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到了三十岁应当成家立业,有所作为。通俗一点讲就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当事业爱情双丰收,有车有房,甚者还得有自己的公司,这才能算是做到“三十而立”,这才算是成功人士。

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渴望在三十岁,或者更年轻一点的二十出头,就“立”起来。

可由于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每个人的能力、机遇、自身条件、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等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到了三十已功成名就,有的人到了三十岁,甚至更大,却一事无成,混得很惨。

在当今社会,甚至从古至今,一个人要是混得不好,自己心里不是滋味,还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被欺负。相反,要是混得好,就会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吃香的、喝辣的,人前显圣、鳌里独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面对社会现实,很多接近三十岁,或已经到了三十岁,或已经过了三十岁的人,就谈“三十”而色变,对这个年龄感到恐慌。男人怕自己没钱没事业,在社会上没地位;女人怕自己容颜渐老,青春不再,在社会上连个好的家庭也没有。总之,面对三十,人们害怕、担心自己的境遇,从而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甚至是严重的人格障碍

由此可见,三十岁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年龄,更是一个心理的年龄。有不少畏惧“三十”的人,很难面对三十岁这道心理门槛。对此,有很多人渴望自己能像“彼得·潘”一样,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彼得·潘是谁?他是著名的童话人物,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一个小男孩。他离开大人们居住的世界,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似孩子般活着,拒绝长大。

这样的一个孩子,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确很美。“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这是S.H.E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不想长大》,这首歌唱出了这些人的心声。但这样的男孩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这样的歌曲也就只能是听听唱唱而已。2011年央视春晚相声节目《专家指导》中出现姜昆调侃“小月月”。“小月月”是很红的网络小说人物,竟然红到了春晚舞台上。据说,“小月月”除了身矮体肥的健硕体格外,还有三大特征,一是够豪放,二是不讲卫生,还有就是“爱装嫩”。权威人士指出,“小月月”现象,折射的是现代年轻人存在的扭曲的心理问题。

“小月月”是网络红人,彼得·潘是童话人物,人们要是过度向往彼得·潘,就会患上“彼得·潘综合征”。患此症的人,往往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他们身体已长大,心理却没成熟;他们身体已成年,心却还在童年。一项惊人的数据表明,中国80%的年轻人都有“彼得·潘综合征”。难怪“小月月”能蹿红。

“彼得·潘综合征”也叫“成人幼稚病”,心理学上叫做“依赖型人格障碍”。人类对此早有研究,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然而,生活中,像彼得·潘这样长不大的成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

问题就是,这种“嫩”能装多久?天天戴着假面具,时间久了,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其实无论怎么装,我们也不能像“公主和王子”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残酷的现实,甚至让我们在某一天连梦都做不成。父母保护不了我们一辈子,如果是独生子,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那怎么生活呢?

三十岁是个敏感的年龄,三十岁是个容易触动心弦的年龄,三十岁也是个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年龄。

更重要也是极为迫切的,如果你在三十岁左右时心理有了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

如果你从事的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当青春渐逝,你要知道,外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这两样法宝才可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此,提升“内功”,提升个人素养,才是你较为理想的选择。

面对成家立业,现代人的压力确实很大,那么如何减压?有人选择逃避,但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要面对,有的人又会陷入情绪低落、状态萎靡的怪圈。对待这种情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在青年向中年的过渡时期,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逐渐由关注身外之物变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逐渐领悟到人生的智慧,这样才能减轻心理压力

有的人到了三十岁还没做出点成绩,就认为自己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显然这是一种偏见和消极论断。科学家指出,人的智力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随年龄增大而会有所下降,但晶体智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还会随经验的积累而有所提升。古今中外,就有不少人是“大器晚成”型的。只要给自己机会,自己战胜自己,加上丰富的经验与人生历练,自然有成功的机遇。

我们不能否认,现在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有年龄限制,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考时也都有年龄方面的规定。但人在社会上打拼,靠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倘若总盯在自己的劣势上,总找借口,哪怕是合理化的借口,也只会让自己更消极。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尽管全国很多地方存在“民工荒”,农民工工资普涨,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依然令人头疼。这时候,人们找工作,就很可能“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没有“入对行”。再加上二十几岁还很年轻,人生经验欠缺,容易随大流。但即使是入错了行,即使是过了三十岁,只要慎重考虑,转入与自己原有职业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降低风险,成就自我。

感悟与心得……

走下父母的船,踏上自己的路,到了三十岁,一下子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被托付更重的责任

有的人年轻有为,会活得潇洒一些。

但现实中,更高的期望、更大的责任,带给三十左右的人,反而是更多的压力、困惑、挫折、苦恼。即使有些年轻人在物质上收获了,但心灵依然很空虚。

懂得淡定,想得开,这样才能活得精彩。人生的旅程中注定阳光与风雨同在,即使你二十几岁时没有混好,甚至过了三十还很平凡,你看到的是太多的风雨,你也要想得开,拥有一份淡定的心境、取舍的心胸、理解的宽容、知足的快乐、明智的退步、忍让的人生态度,远离虚荣的陷阱,理性面对挫折,正确对待功名成就……就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相信风雨过后,定然会有晴天。其实,只要你想得开,阳光随时都在,而且就在你的心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