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狂妄心态打掉

狂妄心态打掉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影响自己的诸要素中,自信是首要因素。接下来,作为“北大旁听生”的沈从文辗转北京,除了精神的窘迫之外,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经常到同乡、朋友处蹭饭,人生最低需求层次的窘迫是最难忍受的。我觉得,太过于执着北大学生的名号是很有问题的。在北大旁听时,我认识一个北大法学研究生。自卑心态、狂妄心态是两种极端,都不符合佛家的中道、儒家的中庸,应该尽力避免。

在影响自己的诸要素中,自信是首要因素。有自信,才会有成功。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一种危机心态。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条绳索。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自信,要始终相信自己。自卑是成功的敌人,使我们变得胆怯、虚弱,也使我们的人生脆弱,经不住生活的风雨。

自信自然是不错的,但是过火的自信其实就是自卑。自信的人似乎很多,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很多人不过是把自信建立在别人自卑的基础上罢了。

其实,自卑心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年及童年时代,如果缺乏成功的经验,信心就会相对薄弱,而自卑心就随之加强,最终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障碍。自卑感过重的人,很害怕输给别人。

有一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教授吴晓东的“沈从文研究”讨论课上,听一个学生分析沈从文的自卑情结,觉得很有道理。当年,自负的青年沈从文满怀希望奔赴北京。然而一下火车,都市的气势就给予他巨大的震慑。接下来,作为“北大旁听生”的沈从文辗转北京,除了精神的窘迫之外,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经常到同乡、朋友处蹭饭,人生最低需求层次的窘迫是最难忍受的。为了寻求理想,沈从文天性讲究尊严,“人虽是一个动物……但是人究竟和别的动物不同,还需要活得尊贵”!但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加上没有什么学历,何谈尊严呢?于是,沈从文产生了自卑心理。沈从文的这种心理,郁闷、愤懑、不服气、自卑,促使他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企求超越,一定要达到第一流的地位,终于成为了优秀的作家。我在北大旁听时,刚开始也自然有这种隐约的自卑心理,老是怀疑自己的才华,时时鞭策自己,向北大教授学习,向北大学生学习,努力超越他们。有一次,通过何怀宏先生的课下讨论,我认识了一名北大学生,他刚开始倾听我的见解,很是钦佩,不过当他得知我是“北大旁听生”时,神情一下就改变了。我觉得,太过于执着北大学生的名号是很有问题的。著名学者赵园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她就曾说过,北大人有一种自恋的文化心理。

北大人确实有着或多或少的“优势”,这或许也是某些北大学生的自负、狂妄的原因吧?从一代名士、才高狂傲的刘文典,“北大怪人”辜鸿铭,一代大儒梁漱溟,再到马寅初,北大孕育了很多“狂人”“怪人”,但这类人总的特点就是注重节操、不畏强暴、不媚时俗、高卓不群,而不是“唯我独尊”。北大的学生优点很突出,一般比较崇尚个性发展,心气高,善于独立思考,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不足之处,难以俯下身子从点滴踏实做起,结果是到了社会上很清高,把社会和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和什么人都难于相处,那样的清高和任性,是需要畏避和摒弃的。诚如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先生所说:“北大的毕业生更应当有改造社会的志向,目光放远,从长计议,不尚空谈,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来改造和建设中国社会。”

在北大旁听时,我认识一个北大法学研究生。那是2009年,在一次讲座结束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同时还有十多名北大学生,他侃侃而谈,别人插不得嘴,都洗耳恭听。当有个学生发表意见,他当即打断,给人狂妄的感觉。当时,还有一名学生,我问他:“你听过他的观点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这名学生说:“同为北大学生,他很有见解才华,我有一点点自卑,但不强。”

一年以后,两个人都毕业了。

这位当时有点自卑的同学当了律师,由于踏实的工作和认真的精神,他克服了不自信的心理,很快立稳了脚跟,年收入将近20万元。

我在网络上跟他聊天,问起那位有些“狂妄”的同学时,他说:“出事了……”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狂妄”的男同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刚开始很不理想,很不顺利,再加上那年冬天,女朋友意外怀孕了。当时他急着筹钱,但却不敢开口向母亲要钱,母亲已经辛苦至极,不想再给她压力,那样是不孝顺的。不久后,女朋友告诉他,她已经一个人做了人流手术,并且要和他分手。这下子急坏了他。于是,他整天想着弥补对女朋友的亏欠,陷入焦虑之中,大约也是从那天开始,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当他得知,同时毕业的北大学生,一月的收入要比他一年挣得多时,他很自卑。残酷的现实泯灭了他原本单纯的良知人性剧烈扭曲,他切身体会到金钱极为重要,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于是,他居然干起盗窃的事……

自卑心态、狂妄心态是两种极端,都不符合佛家的中道、儒家的中庸,应该尽力避免。不通晓人情世故,不懂方与圆的奥秘,过分坚持原则,爱走极端,就会把原则抬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结果适得其反。任何新生事物总是以异于传统的面目出现,不能学会宽容和权变,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妨碍进步的力量。

俞敏洪有一次在北大演讲时曾说:“其实我是个很自卑的人。20多年前,我从江苏农村考上了北大,我性格内向,本来就不善言谈,再加上不会说普通话,我不敢开口跟人说话,整个人就被自卑笼罩。”大三时,俞敏洪得了肺结核,休学一年治病,命是保住了,但这场病让他更加自卑——因为他是个肺结核病人。治好病返校,他随了下一年级。因为内向、自卑,老班认识的人不多,新班中认识的人也不多。20年后,同学们回北大聚会,班上很多人不认识他。大学五年他不敢和女同学说话,也就没谈恋爱。刚毕业,俞敏洪一直在折腾出国,结果没弄成。

但是俞敏洪之所以是俞敏洪,那是因为他有毅力,凡事不放弃,坚持不懈,他靠着这些优秀的品质战胜了自卑。

毋庸讳言,我也有点自卑心理。在读初中的时候,不爱上体育课,害羞内怯,开始暗暗喜欢班上的女生,可是越喜欢就越觉得自卑,越来越孤僻,看到女生就会害怕,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没有朋友。那时有点自卑:觉得自己成绩不够优秀,不够高大,觉得自己不够让人喜欢,担心别人不在意自己,同时又很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注意,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因此,这份渴望越强烈,我就越孤单。其实,只要想想就可以知道,这个世间又有谁是完美的呢?我自有自己的优点。多年以后,我克服了自卑的心理,走了出来。认清最真实的自己,尤其是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甚至是可憎之处,用心去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自己的缺点以及别人的优点,才能够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