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

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很简单,因为在他眼里,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便教导他们,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这样想。

拥有渊博知识的人的幸福,也就是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渐渐解脱了自己、慰藉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实现了自己。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几个弟子到集市逛了一圈儿,看到各种货物应有尽有,建议苏格拉底去开开眼界。

一个弟子兴奋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衣食住行的东西样样齐全,还有很多好听、好看和好玩的新鲜玩意儿。您如果去转一转,一定会满载而归!”

苏格拉底听取弟子的建议,抽空到集市去了一趟。

第二天,学生们见老师走进教室便围拢上来,问他买了些什么东西。

苏格拉底扫了弟子一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此行我的确有了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苏格拉底话锋一转开导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命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你拥有知识的多少,只有当你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的时候,你才会感到越来越幸福。”

在一生中,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然而,不管我们的人生方向有多么大的差别,所有人的目标最终都指向幸福。

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很简单,因为在他眼里,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便教导他们,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这样想。

拥有财富的目的何在?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过好日子”。的确,赚钱并非人生的目的,而只是创造美好人生的手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赚了钱的人并未搭上幸福的列车,反而因财富生出种种事端,难以享受美好的人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幸福人生的真谛,未能处理好财富与幸福的辩证关系,以至于当他们拥有了财富之后,却与幸福失之交臂。

许多人在财富与幸福之间画等号,以为只要拥有财富,幸福就会从天而降。殊不知财富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美好人生的阶梯,送你踏入幸福的殿堂,又有可能成为苦恼人生的祸根,把你推入痛苦的深渊。

拥有万贯财富的人未必获得相应的幸福,这已为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所证明;而财富不多甚至一生清贫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这也为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所验证。所以,幸福的关键是要看你如何运用财富、如何理解幸福、如何在财富与幸福之间架设一座通达的桥梁。只有那些深刻理解财富与幸福内在关系的人,才能用财富塑造高尚的人格、用财富充实有益的人生,让财富化作幸福。

与追求财富的人不同,追求知识的人的幸福,绵延于读书求知的全过程。一般来讲,读书人的生活大多清苦,但他们也甘之如饴。这些为了求知而不断读书的人就像寺庙里的僧人,终生苦修,寂寞相伴,却视苦为乐。如果同事、朋友、学生、家人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去问他们,这些不断求知的人若能说出个“道道”、讲出个“名堂”,解人之惑、助人之难,那心里的感觉是清甜和满足的;在工作或事业中,有知识的人若能解决点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想出点别人未想出的办法,那心里的滋味是纯美和快乐的。这与拥有更多财富相比,更加舒坦、更加惬意。

不断求知的人,往往对“贫”有自己的看法:钱财若贫,而知识不贫、趣味不贫、劳作不贫、创造不贫。有时来了神儿,品味人生,反倒觉得没有知识的人最贫,这些人活得空洞、活得寡趣、活得可悲、活得很累,他们“贫”得只剩下一点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废纸”。

拥有渊博知识的人的幸福也就是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渐渐解脱了自己,慰藉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实现了自己。

显而易见,人的快乐与幸福指数并非与物质生活水平成正比。如果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和享受幸福,那么知识之于幸福感显然来得比财富重要。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从本质上讲,快乐和幸福属于灵魂和心灵,而不属于金钱。”所以说,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1 用闲暇时间换来宝贵的知识

大多数人总是希望在顷刻之间成就大事。其实,成就是渐渐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读书,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知识宝库。

用一段闲暇时间换来种种宝贵的知识——知识是可以给予我们能力的——这种机会难道你能不知轻重地把它抛弃吗?许多人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在他们看来,自己绝无读书阅报的时间,然而假使他们能提高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则一定能挤出不少的空闲时间。

无论平时怎样忙碌,但总有很多光阴是虚度或浪费掉的,而这些虚度的光阴假如能善于利用,则一定能有大益处。

2 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力戒拖沓

学习效果主要不靠加大时间量,而靠提高时间利用率,在用时上应以质胜量。空话和瞎忙是效率的大敌。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空话,他的著名公式是: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有些科学家是以“闲谈莫过五分钟”为座右铭的。

3 善于化零为整,聚合时间

巧用时间的边角料,积累点滴时间用来学习知识,这是用时的聚合原则。财富就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中。有人说“20小时是银的,4小时是金的”。20小时指的是工作、睡眠各8小时,再加上吃饭、文娱、社交4小时,剩下的4小时则是用来挖掘潜力的主攻阵地。

4 最佳时间最佳利用,按质用能

每个人的最佳时间有所不同,因为人的生物钟有个体差异。生物钟是内在的节律性的生命活动。生物钟不同,最佳用脑时间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猫头鹰型(夜型),夜晚精神好;百灵鸟型(昼型),白天劲头足;混合型,兼有二者的特点。最佳用脑时间要最佳利用,这是按质用能原则。不同质的时间能源,相应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求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慢慢积累,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