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撑起国粹一片天

撑起国粹一片天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传承京剧艺术,他奉献着青春。这个青年演员叫鲁肃,湖南浏阳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也正是基于这种严格的训练,在中国戏曲学院人学考试时,鲁肃以老生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学校。在校期间,他曾获2002年全国戏校联赛老生组一等奖、2006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男演员”奖、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荣誉。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他在努力为国粹撑起一片天空。

为了传承京剧艺术,他奉献着青春。他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感召着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2009年起,在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里,人们常能看到一位20岁出头的青年演员戴着灰白髯口,在麒派名师们的指导下排练京剧。这个青年演员叫鲁肃,湖南浏阳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

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他不仅是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全场焦点,更是一个京剧艺术的传承者。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渐渐疏远京剧艺术,使京剧处在了一个人才断层的尴尬地位。而鲁肃正是在为挽救京剧、发扬京剧传统艺术而努力贡献队伍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感召着更多青年人了解京剧。

浏阳河畔 结缘京剧

1988年,鲁肃出生于一个文艺之家,在父母的熏陶下,小时候的鲁肃就对艺术似乎充满着好奇与向往。他先后学习过书法、绘画、音乐等等特长,用他的话说,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培养可谓五花八门。可是并非梨园子弟的父母并没有给小鲁肃报过任何有关戏曲的学习班,家里人也从来没有想到这个聪明好学的小男孩会与国粹京剧有什么瓜葛。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小鲁肃的爸爸和往常一样在家里忙着什么,不经意地哼出了几句戏词。这可引起了小鲁肃的好奇,也跟着模仿了起来,那一年,他11岁。

爸爸那一句唱,竟然让他对京剧的爱一发不可收拾,一学就是10多年。打那以后,他就经常缠着爸爸教他唱戏,之后还参加了学校、甚至市级的很多才艺比赛,并频频获奖。这更成为了幼年鲁肃热爱京剧的催化剂。

求学之路 独闯北京

很快的,父亲的京剧知识便不能满足鲁肃的求知欲望了。后来,他突然有个大胆的念头,继续学习京剧,他甚至参加了戏校的艺术考试。尽管没经过什么专业的训练,但凭着优良的天赋条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这可把鲁肃高兴坏了,可是鲁肃的父母却很纠结。毕竟,进人戏校就要把精力全部放在戏曲上,而文化课的学习必然要耽误。可是面对京剧这样一个并不热门的行业来说,让孩子将一生投人其中无疑充满风险。

事实上,鲁肃自小多才多艺,文化成绩也名列前茅。家长的确不想让他荒废文化课。况且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一般都是从娃娃功学起,五六岁开始开嗓、练功,像他这样11岁才开始跟爸爸哼几嗓子,的确是有点儿太晚。最终鲁肃说服了父母,一半是基于自己的热爱与坚持,一半是由于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和理解。谈起劝父母让自己继续学戏这段故事,鲁肃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坚持己见的成果。那时候,他只是单纯的热爱,其实也并不知道自己学习京剧与传统艺术的传承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挽救一个流派的功臣中的一员。鲁肃说,当时为了让母亲放心,他甚至和母亲立志,保证绝不落下文化课的成绩,把自己的双休日、寒暑假安排满了文化课的补习班。就这样,他开始独身闯荡北京的求学之路。

成为后进生 曾被劝改行

尽管在家乡获奖无数,但那毕竟都是孩子们的课余才艺比赛。在北京戏校可谓是考验真才实学了。当时他周围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小票友,底子好,会的传统戏特别多,而自己压根儿就没听过传统戏。专业知识的匮乏让鲁肃十分担忧,同时专业的环境、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为他开启了又一扇大门。

刚人学那阵儿,他是班上的后进生,一句“掌灯”,他学了两个礼拜也没学会。老师曾经劝他改行。为此,他整天闷闷不乐。从小好强的他当然不会服输,他暗下决心,越说我不行我越要行给你看。那会儿他天天给自己加课,曲不离口。一年之后,他就超过了同组的同学。他笑着说:“大家都说我是神经病,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天天跟自己钻牛角尖……”

培养优秀的京剧演员通常要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那个时候,无论春夏秋冬,都得穿着厚厚的练功服。一个身段、一个迈步、甚至一个眼神是否到位,都有可能反复琢磨上几天。鲁肃说:“严师是福啊,不然怎么出功夫。”老师的唱功和身段的确功夫了得,让他佩服。那种辛苦,让他几度想要放弃学习。也正是基于这种严格的训练,在中国戏曲学院人学考试时,鲁肃以老生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学校。

台下苦练N年功

在中国戏曲学院,除了保持着专业第一名,鲁肃还担任着学生会副主席、文体部部长等多个职务。在校期间,他曾获2002年全国戏校联赛老生组一等奖、2006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男演员”奖、中国戏曲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鲁肃常说,京剧这个东西很奇怪。只要了解它就会爱上它,只要爱上它就是一辈子。之前如果说是简单的热爱的话,进人了中国戏曲学院之后,对京剧的学习,更让他多了一种使命感

在中国戏曲学院,每个清晨都能听到学生调嗓的声音,排练教室也通常会被占满。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肃发现了一个练功的好地方。后来他把几个熟识的京剧器乐伴奏专业的成员组在一起,搞了个“老戏班乐队”。有时候老师帮助排练。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折子戏整个周末泡在排练室。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那次“耗山膀”的经历(戏曲演员基本功锻炼方法之一)。一般的演员“耗山膀”大概在五六分钟就受不了了,为了演好一个角色,鲁肃最长的一次咬牙坚持了12分钟。那种感觉,他永远也忘不了。

中途转向 挽救麒派

从戏校学戏开始,鲁肃学的就是余派和杨派。和很多传统文化一样,京剧艺术的很多内容也随着大师们的逝去而渐渐面临失传的危机,其中由周信芳创立的麒派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中国戏曲太伟大了,要是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实在是罪过。麒派是一个曾经与梅兰芳梅派齐名的流派,怎么能让它断掉?一次偶然,鲁肃无意接触到了麒派艺术。于是,他主动给系里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信,申请转学麒派。而当时的麒派处在后继无人的局面,老师陈少云先生已经60多岁了。中途转变派别,这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毕业后的鲁肃凭着过硬的功底和对京剧艺术炙热的爱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上海京剧院,活跃在舞台上。

对于未来,鲁肃充满了信心。在唱戏的同时,他还尝试着创作剧本。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他在努力为国粹撑起一片天空。

(中国戏曲学院 赵子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