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超越“常识”

超越“常识”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超越“常识”说到“常识”,每个正常的普通人都会想到那些简洁、明快的自然常识,那些凝重、睿智的政治常识,那些格言、警句式的生活常识。所谓“现代教养”,首先就是对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的超越。常识的思维方式,是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常识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1.超越“常识”

说到“常识”,每个正常的普通人都会想到那些简洁、明快的自然常识,那些凝重、睿智的政治常识,那些格言、警句式的生活常识。

确实,有谁能够离开常识而正常地生活呢?反之,如果说某人“缺乏常识”,岂不等于说这个人“不正常”吗?

常识,就是那些普通、平常但又经常、持久起作用的知识,就是每个正常的普通人都具有的知识。

在常识中,人们的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的相互理解,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常识,它是人类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它对人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世世代代的经验中积淀了不可胜数的方方面面的常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在历史的延续与生活的经验中分享着常识,体验着常识,运用着常识。没有常识的生活是无法设想的。

然而,常识又是必须“超越”的。所谓“现代教养”,首先就是对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的超越。

我们首先来看常识的世界图景。

人们常说,世界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世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当然是对的。人们还常说,人的头脑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世界,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当然也是对的。可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追问:人类关于世界的图景是永恒不变的,还是历史性变幻的?如果世界图景是不变的,为什么说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如果世界图景是变幻的,这种变幻的根据又是什么?

让我们举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实例。我们面对着同一个世界,为什么既会有“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地心说”,又会有“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我们所“看”到的地球与太阳,究竟是谁围绕着谁旋转?我们所“思”的地球与太阳,又是谁围绕着谁旋转?相信“看”的人,恐怕无法否认“太阳围绕地球旋转”,因为他每天都“看”到太阳从地球的东方升起,又从地球的西方落下。相信“思”的人,则只能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因为他“知道”这是科学所提供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地心说”与“日心说”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世界图景”。前者符合于人类的“共同经验”——有谁看不到太阳的东升与西落呢?后者则超越于人类的“共同经验”——有谁能在地球上看到它围绕太阳旋转呢?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个“世界图景”呢?

毫无疑问,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相信日心说”。然而,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这种回答已经“超越”了常识。由“日心说”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世界图景。

常识直接来源于经验,又直接适用于经验。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本质特征。人们通过经验的“历时态”遗传与“同时态”共享来获得常识、运用常识和丰富常识,却无法在常识中超越经验去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常识的世界图景,就是以“共同经验”或“经验的普遍性”为内容的世界图景。由于在经验观察中,人们所形成的“共同经验”只能是“太阳围绕地球旋转”,因此常识的世界图景也只能是所谓“地心说”的世界图景。

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常识世界图景?这就是科学。

科学是关于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的知识。它来源于经验,但并不是依附于经验,而是超越于经验。科学的世界图景不是以直接的“共同经验”为内容的世界图景,而是以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科学模型等等为内容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它是一种概念化的、逻辑化的、精确化的和系统化的世界图景。它具有内容的规律性、解释的普遍性、描述的可检验性以及理论的可预见性等特征。

科学及其所建构的世界图景,主要的不是诉诸于人的感性直观,而是诉诸于人的理性思维。人是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去接受和理解科学的世界图景。列宁曾经非常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感觉无法描述每秒30万公里的运动,而人的思维却能把握它。确实,有谁能用感觉去描述光的运动?可是,凡是学过光学的人,又有谁不知道光速?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也举例说,在常识的世界图景中,我们既无法想象也无法表达某物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于两个地方;然而量子物理学却要设想和描述基本粒子不“经过”中介空间而从一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不要一条路径而在不同时间突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科学改变了常识的世界图景,为我们提供了超越经验的科学世界图景。不仅如此,科学的最重要的特性,又在于它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的创造的特性。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世界图景总是处于历史性的变革之中。特别是每一次划时代的科学发现,都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世界图景。现代的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横向科学,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等等,已经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是经验常识根本无法想象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现代教养”,首先需要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这就必须“超越”经验常识的狭隘视界。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有一部名著《人论》。在这部著作中,卡西尔提出:“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儿的、乡下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1]超越常识的科学世界图景,为我们展现了具有无穷奥秘的世界,也为我们拓展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以现代科学变革我们的世界图景,并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是现代教养的重要内容。

我们再来看常识的思维方式。

常识的思维方式,是形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常识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依据和遵循“共同经验”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经验的主体,以经验常识去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各种事物作为经验的客体,以既定的存在构成人的经验对象。在这种日常生活的主—客体关系中,人是既定的经验主体,事物是既定的经验客体,主体的经验与经验的客体,具有确定的、一一对应的经验关系。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太阳就是太阳,月亮就是月亮,一清二楚,泾渭分明。因此,日常生活要求人们的思维保持对“有”与“无”、“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非此即彼的断定。任何超越非此即彼的断定,都是对常识思维方式的挑战,也就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挑战。“两极对立”、“非此即彼”,这就是常识的思维方式。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恩格斯还具体地指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那么,为什么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会在人类思维中占据牢固的地位?恩格斯非常明确地回答:“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可信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2]

常识的思维方式形成于并适用于“日常活动范围”。一旦人的思维超出“日常活动范围”,进入非日常生活的“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发生恩格斯所说的“最惊人的变故”——必须改变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常识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首先是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超出了“日常活动范围”,进入了非日常生活的“广阔的研究领域”,从而深刻地改变了常识的思维方式。在许多人所熟悉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3]

科学的发展史是人类理论思维的进步史。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确定、拓展和深化、变革和更新,不仅为人类提供“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而且为人类提供不断增加的、不断深化的认识成分和思维方法。从人类理论思维的总体进程上看,首先是从对世界的宏观整体反映进入到对事物分门别类的考察,从对世界的笼统直观进入到对事物各种属性分解的研究,从对世界现象形态的经验描述进入到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寻求;其后又从对事物的孤立研究进入到对事物相互联系的揭示,从对事物的静态考察进入到对事物的动态分析,从对事物的个别联系和局部过程的描述进入到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研究;现代则从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宏观把握进入到对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内在机制的研究,从对事物的线性因果联系的认识进入到对事物的统计的、概率的理解,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断裂研究进入到对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探索。宏观与微观、决定与非决定、线性与非线性、精确与模糊、绝对与相对。这些认识成分的对立统一,在现代人类的认识系统中占有支配的地位。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懂得,我们用来构成世界图景的认识系统,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认识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有机整体。因此,现代人类的世界图景是一个具有多序列、多结构、多层次、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纵横交错而又生生不息的网络系统。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现代科学“已把人类的思想训练到能够理解以前几世纪中有教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逻辑关系”。超越常识的思维方式,这是形成现代教养的重要前提,也是构成现代教养的重要内容。

现在,我们来看常识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

常识,它作为人类“共同经验”的积淀,不仅具有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功能——构成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图景,而且具有约束和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功能——构成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

常识的规范功能,具体地表现在,它规范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它既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根据,又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限度。常识对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规定”(想什么和做什么)与“否定”(不想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双重规范作用。

常识作为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规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适应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一般文化环境的产物。它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对人类维持自身存在的生活价值。不仅如此,常识还以其独特的“隐喻”形式而拓展和延伸其适用范围和使用价值,从而使常识以“文化传统”的形式得以世代延续,由此构成人类的、民族的以及个体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

常识的规范作用,正如常识的思维方式和世界图景,同样是以经验的普遍性为内容的。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直接受到常识的思维方式和世界图景的制约,任何超越“共同经验”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对常识规范的亵渎与挑战,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和“胡作非为”。常识的经验性质决定了常识规范的狭隘与保守性。

在常识的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常识的价值判断也具有两极性特征。是非,善恶,好坏,荣辱,祸福,君子小人,渺小崇高,被常识的经验标准泾渭分明地断定为非此即彼的存在。在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总是采取“要么……要么……”的价值取向:要么搞理想主义,要么搞功利主义;要么搞集体主义,要么搞利己主义;要么讲无私奉献,要么讲赚钱发财;要么讲“莺歌燕舞”,要么讲“糟糕透顶”;要么“整齐划一”,要么“怎么都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常识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缺少辩证智慧的“张力”。简单化与绝对化是常识规范的显著特征。

常识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是需要“超越”的。这种超越,主要地是以科学和哲学去变革常识。

与常识不同,科学的价值观念不是经验性的,而是理性化的。科学是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去规范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实证精神和分析态度是科学价值规范的实质。它不仅着眼于经验的普遍性,更着重于对经验的理性思考。它不仅着眼于“定性”式的论断,更着重于形成论断的“定量”化的分析。这就是科学价值规范对常识价值规范的简单性和绝对化的超越。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其所建构的世界图景,总是处于生生不已的历史性转换之中,从而不断地变革和更新了人对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的理解,即变革和更新了人们的世界观。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必然引起价值标准的更新。由于价值标准是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根据,随着价值标准的更新,整个的价值系统就会发生历史性转换。这又是科学价值规范对常识价值规范的狭隘性和保守性的超越。

与科学价值规范相比,哲学的价值规范具有显著的“反思”与“批判”的特性。哲学不是直接地提出和给予某种价值规范,而是把常识的和科学的价值规范作为“反思”的对象,“批判性”地揭示这些价值规范所隐含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启发人们以批判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遵从的价值规范。

科学的价值态度,是以理想化的“应然性”和历史的“大尺度”去“反思”常识和科学的价值规范,使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在理想与现实、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哲学层面的价值观,是一种辩证的“大智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辩证统一,引导人们自觉地超越绝对主义的或相对主义的价值态度,重新确立“崇高”在价值坐标上的位置。

科学和哲学是对常识的“超越”,而不是常识的“延伸”和“变形”。人们所“熟知”的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在科学和哲学中遭到了恩格斯所说的“最惊人的变故”。用科学和哲学去“反思”常识的过程,就是在“熟知”中求得“真知”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过程,即“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