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经济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夏 晴一、经济学是什么?上至经济学家下至农贸市场的卖菜大婶,似乎满大街的人都在谈论这场由大洋彼岸的美国引起的金融海啸。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救世”措施,而经济学家们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自然,经济学者应当是为苍生、为百姓而言的。但经济学来自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丰富多彩的。了解经济学能提高我们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夏 晴

一、经济学是什么?

近期,什么事情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当然是金融危机。什么又是让人最担心的?答案还是金融危机。上至经济学家下至农贸市场的卖菜大婶,似乎满大街的人都在谈论这场由大洋彼岸的美国引起的金融海啸。这场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冲击着全世界的神经,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海啸是什么?其实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传播过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救世”措施,而经济学家们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

“经济”一词源自英文“economy”,其标准定义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初由严复先生将其引入中国,他并未将经济学单纯理解为“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经世),而是将“济民”列为与经济学相并重的两大目标,遂以“经世济民”意译而成。

经济学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本就是“经世济民”的意思,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认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即经济活动的产品如食货等,可“遂其养”、“民生可厚”,满足人民不断丰富的生活需要。自然,经济学者应当是为苍生、为百姓而言的。

但是,作为经世济民的经济学并不深奥。

(二)经济学——生活的学问

许多人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的确,如果你学经济学像学数学推导公式一样,那么一定会有这种感觉。但经济学来自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丰富多彩的。

当你决定今晚带朋友一起出去玩,有两种选择,要么看电影,要么去吃饭。电影票每张5元,吃晚餐的费用大约为50元,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你选择的时候,你已经将你可能获得的收益和支付的成本作了比较。看电影,你只需支出10元作为你的成本,获得的收益将是看电影带来的享受;而吃晚餐将支出50元,晚餐的成本支出将是看电影成本的5倍,因此你必须期望吃晚餐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超过看电影的成本,你才会理智地选择吃晚餐。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的规律进行活动、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等,都是一种经济活动,都包含一些经济学规律。经济学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1.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在《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甘草不知道该吃哪一捆好,最后竟然饿死了。布利丹毛驴面临的其实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出某种选择必定要放弃另一些选择。每个社会、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会遇到欲望与资源的矛盾,都必须作出选择。一个人每天24小时,既要工作又要休闲,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用于休闲,这就是一个选择。一个企业资源是有限的,生产什么产品与劳务,也是一个选择。一个社会既要实现效率,又要实现公平,这还是一个选择。当然,经济学并不是为我们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告诉我们分析与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经济学是一门让人更理性、更聪明的学问

人们作出选择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的目标,例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等。其实,最大化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是所有动物有意或无意的行为目的。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野兽捕猎物、蜜蜂建蜂房,都符合最大化规范。那么,人比动物强在什么地方呢?动物追求最大化是凭本能,人追求最大化是靠理性。这种理性就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更理性、更聪明的学问。了解经济学能提高我们的分析与决策能力。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3.经济学是使人幸福的学问

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达到多种目标的均衡才能实现最大化。当我们理解了这一切时,才能理性地设计人生与社会的目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把经济学称为“使人生幸福的学问”。

学习经济学并不是为了成为职业经济学家,也不是因为经济学告诉我们致富的点金术,从根本上说,学习经济学和学习其他科学一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也许在开始学习经济学时,你并不会感到它有多少作用,起码不会立竿见影,学了就可以有效。但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提高自己整体素质的过程,有一天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分析问题的水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了。有了这种素质,什么工作都能做好。对人生也更充满了希望,你人生的路会走得更好。这时,你会更深刻地理解萧伯纳的那句话。

二、经济学最基本的准则——成本与效用

引例:在考研与就业的无奈选择中,不知何去何从——没有算清楚考研和就业的基本成本。

任何一项选择你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成本,获得一定的收益。你必须评估成本—收益对于你的价值,然后作出选择。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是,总是想不承担风险,而想获得那些收益,或者压根就不想作出选择。

案例:幸福真的买不到。

幸福感并不会与财富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曾做过一个“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远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更令人惊奇的是,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

其实,要解释这样的怪现象,一些经济学常识就够了。

1.边际效用递减。在任何一门经济学原理课上,必然要提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老师们通常会举出吃包子的例子:随着饥饿感的消失和胃部极限的到来,每吃下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依次减少,甚至产生过犹不及的负效用。这个规律对金钱也是适用的。同样是增加100元收入,对一个食不果腹的乞丐和一个一掷千金的富翁而言显然有着天壤之别的意义。只不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金钱对人们的效用下降得竟会有那么快。

2.相对效用假说。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与同层次其他人生活状况的比较,而不是其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相对于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而言,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越高,则幸福感越强烈。这种攀比心理被称为“与邻居琼斯家保持一致”(keep up with Jone’s)。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生活圈子不过方圆几十里,接触到的乡里乡亲同自己的生活状态极为相似,心理上不会有太多的不平衡;城里人则有所不同,周围人群收入消费差距巨大,身边富有者比比皆是,这种比较大的压力足以抵消绝对收入水平较高所带来的满足感。

保罗·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比尔盖茨为什么选择经商而不是读大学,因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那不仅仅是学费的开支和时间,还有读书的几年里他通过玩电脑所能获得的其他收入。机会成本过高,往往意味着放弃某个选择。

2006年7月份出版的《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高收入就能带来好心情,其实这是错觉。相反,收入高于平均生活水平的人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不会特意把时间投入令人愉悦的活动中。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人们收入越高,用于享受生活的时间就越少。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富人有着更高的机会成本。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显然更适合于富人而不是穷人。律师的报酬是按照小时计算的,农民的收入即便是按年来计算也少得可怜。既然高收入者的时间更值钱,那么娱乐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一个奢侈品呢。所以,如果我们要为穷人找到一个不可怜的理由,或许可以说,穷人可以享受到富人不能享受的事情,因为富人要忙于更重要的事务

三、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

引例:带上密友去相亲,结果促成了密友的一段婚姻——你不懂得你和密友各自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就是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比较优势原理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都可以比原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也为之更大。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原理——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都缺乏绝对优势,他怎样参与国际分工呢?他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例如甲国较为发达,呢绒和葡萄酒的生产较之乙国都有成本优势。但相比之下呢绒更有优势,于是甲国可以集中资源专事生产呢绒;乙国虽然两种商品的效率都不如甲国,但相对而言,葡萄酒的成本劣势更低一点,于是乙国可以专门生产葡萄酒,彼此之间进行交换,双方乃至整个社会都可以把蛋糕做得更大。

后来,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要素禀赋论理论里进一步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来自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别,各国、各地区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个理论同样可以用于个人身上。有的医学院学生,在学校理论学得很好,但手比较笨,所以在临床上就不适合做外科医生。有的理论学的不是很精专,但手很灵巧,就可以成为外科的“一把刀”。这就是每个人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个人,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逞能或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反之,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弱势的个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强者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强者必定留出地盘给弱者。比较优势理论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但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比较优势陷阱。什么是比较优势陷阱呢?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陷入或者陶醉于自己的自然资源、成本,或者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最后优势日渐消失。

现在大家都问问自己:哪些是我的比较优势,我有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案例:外貌真能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吗?

选择美女与经济学有关吗?这是一道牛津、剑桥的面试题目。若想入读两所名校,请先动动脑筋做好准备。德国有个教授曾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组学生的求职信一式三份寄往各个公司。一份上面贴上漂亮的照片,一份上面没有贴照片,一份上面贴上一张丑陋的照片。结果,贴上靓照的那一组求职信得到公司回信的比率是92%;没贴照片的回复率是67%;而贴上丑陋照的回复率不到20%。这说明,美貌的确影响着一些企业的雇佣决策,更美的容貌的确可获得更大的机会。

奎恩(Quinn,1978)曾将员工的报酬与面试者对该员工相貌的评级联系起来,发现无论男性或女性,相貌好者比相貌差者均有更大的收入。

罗斯泽尔等人(Roszll et al,1989)也有类似的研究表明,更好看的求职者通常有更快速的工资增长。

弗里泽(Frieze et al,1991)则对MBA学员获得学位后的头10年的收入进行了研究,发现男性的相貌等级与起薪及后来的薪水均正相关;女性的起薪跟其相貌没有联系,但是外貌有魅力的女性将获得更快速的工资增长。

海莫默什(Hamermesh)和比德尔(Biddle)1994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美貌与劳动力市场》的文章,他们运用有关的调查数据检验了个人相貌和收入的联系,结论是:在其他条件(比如学历和家庭背景等)相同的情况下,貌美者比中等相貌的收入高出约5%,而中等相貌者比貌丑者又高出约5%-10%。

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基本上都取得了类似的结论。比如仍然是比德尔和海莫默什,他们在1998年利用19世纪70年代毕业律师的入学照片进行相貌评级,考察了其收入,相貌好的律师比相貌差的律师高,15年后收入差距更大。波士曼等(Bosman et al,1997)则研究了广告企业的样本,发现有美貌主管的企业比之主管不太好看的企业回报更高、增长也更快。

海莫默什和帕克(Hamerm &Parker,2003)研究了美貌对于大学教师所得到的教学评价的影响,发表了论文《教室里的美貌》。他们把德州大学的一些教员的相片发在网上,然后找一些未毕业的学生来打分,选择了463门课,94个教员作为样本容量,这些选取的老师的水平是随即排列的。分数最高为10分,最低为1分,结果是漂亮老师的平均分数在6以上,相貌一般水平的教授评价大约在4.2—5之间。整个被调查的教员队伍的平均成绩为3.5。另外,相貌对于男教员比女教员更重要,相貌对男教员的影响程度比女教员高出5个点(相貌对于男人比女人更重要的结论,其实Biddle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了。Biddle指出,男人好相貌将比市场总体的一般薪酬水平高14%,女人好相貌将比一般高9%)。Hamermesh认为,“好相貌将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来的效用是一个正的生产性的效用(true productive effect)”。

甚至,这种对美貌的研究还扩展到了比长相更广泛的美貌上,比如身材。阿沃雷特和克伦曼(Averett&Korenman)1996年用大量的调查样本,考察了不同的身材(以kg/m2衡量)与收入、物质状态和小时工资的差异,发现体重身高不受欢迎的妇女比体重身高受欢迎的妇女的家庭收入要低;而对男性的分析结果不很明确。

有些经济学家把这种因美貌而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看作是一种歧视后果——美貌歧视(beauty discrimination)。由此引发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反对这种歧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美貌溢价的原因。

1.个人偏好。收入和晋升与雇主对美貌的个人偏爱有关。——没有必要反对这种“歧视”。因为根据市场“优胜劣汰”的演进法则,如果员工的美貌并无附加的生产率,则那些偏好美貌的企业将在长期竞争中被市场淘汰,剩下的企业将会不具有这种美貌的偏好。

2.附加效用。消费者更乐意美貌雇员的服务,因为从他们的服务中得到来自美貌的附加效用;美貌雇员可能更加容易劝服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漂亮的女性比不好看的女性更能影响男性的行为)。——如果美貌给消费者带来了附加效用,那么限制美貌实际上也会损害消费者效用。

3.效率原理。美貌的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因为长相更有魅力的人,其在社会中能够得到的帮助也更多。研究表明,外表更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容易得到贷款,更容易得到医疗捐赠,更容易在实验中得到帮助,更容易在汽车故障时得到帮助,等等。容易得到更多的帮助可以使美貌员工更可能在工作中得到他人的帮助,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或者更好地协调员工的行为,提高生产率。——如果美貌者得到高工资是因为其更高的生产率,那么这种生产率的差异本身就应当得到有差异的工资。

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一篇经济学散文《关于美丽的经济学》中说:“或许,政府不干预美貌问题是解决(美貌歧视)问题的最好办法。”

研究同样表明,美貌是可以通过投资来增进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美貌实际上就不仅限于个人禀赋。而且也包含了一部分人力资本。海莫默什、孟昕和张俊森(2002)对上海女性的调查研究发现,衣服和化妆品投资可增加女性的美丽,并且美丽的增加服从边际递减规律。由此看来,爱美之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虚荣”,这实际上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结语: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博物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他喜欢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他在《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中写道:“请不要急于去书中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大学之学,在于博学。学习不仅仅是读课本和上课,不要把学习当作升学或者是谁的任务而成为负担,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快乐。学习应当是从容的,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常态。希望大家能从不断的学习中体会到幸福,在不断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理性而智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