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生说自己是老中医

女生说自己是老中医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生活中经常听到有说某些人“少根筋”,指的就是不看情况胡指瞎说。老人愣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人员说话不看对象,难怪会闹笑话。所以,要想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就应当看对象的身份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说某些人“少根筋”,指的就是不看情况胡指瞎说。就像在生日宴上对着寿公寿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了就飞了;对新婚夫妇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啦!下回别忘了再请我,我一定捧场;别人就要出远门旅行了,却对他大谈今年发生了多少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的冒失鬼那么就应该记住以下细节:

1.明确对方的性格和性别

对男性采取直接较强有力的语言,对女性则采取温柔委婉的态度。性格外向的人,透明度高,你就可以随意些,开开玩笑,斗斗嘴,他会很自然地接受;性格内向的人、敏感,你就可以讲一讲合适的笑话,让他开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表现真诚,可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让对方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所理解或是认为你是在真正地关心他。有的女性性格外向,个性突出,男孩子气十足,你若跟她谈化妆、美容,她也许会毫无兴趣,如果谈足球、谈姚明,她可能会兴致勃勃。针对不同的性格,你应该学会说不同的话。

此外,性格的差别是不分年龄、长相、职业的……所以要特别注意,若对方性情豪放、粗犷,则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忠诚、坦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美丑、善恶的爱憎要强烈分明。

2.看对方的年龄特征

对于年轻人应采用煽动性强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关系让其自己斟酌,对老年人要用商量的口吻以示尊重。办事严谨、诚实、老练的人,最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这时,你说话要注意态度恭敬,既不能高谈阔论,也不可巧舌如簧,而应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一般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别人说他年轻,而小孩就不喜欢大人总是说他太小;中年人喜欢别人说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年轻人就喜欢别人说他有闯劲有活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不同的话题。

假如你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对小孩可以直接问:“今年多大了?”对老年人则要问:“您今年高寿?”从公关的角度来说,不提倡问女士的年龄,但是如果非要问,也可以讲究方法,只要问得分寸好,不会让别人觉得唐突、不礼貌。对年龄相近的女性可以试探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龄稍大的女性则可以问:“您也就30出头吧?”这样一来,大家都皆大欢喜。

3.揣摩对方心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你懂得一点心理学,就很容易把话说到人的心窝里。

19世纪的维也纳,上层妇女喜欢戴一种高檐帽。她们进戏院看戏也总是戴着帽子,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可是戏院要求她们把帽子摘下来,她们仍然置之不理。剧院经理灵机一动,说:“女士们请注意,本剧院要求观众一般都要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

此话一出,全场的女性都自觉地把帽子脱了下来:哪个女人愿意承认自己老啊!剧院经理就是利用了女性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顺利地说服了她们脱帽。

4.看清身份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如果你对普通的工人农民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满口之乎者也,肯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会被接受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

记得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闹出了一个笑话:一个青年普查员向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询问“有配偶吗?”老人愣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解释:“就是你丈夫。”老太太这才明白。普查人员说话不看对象,难怪会闹笑话。所以,要想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就应当看对象的身份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不看身份说话,人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别扭,甚至产生反感,那势必要影响交际效果。

5.抓住对方的兴趣爱好

对一个家庭妇女来说,可以跟她谈谈孩子教育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公司职员说话,可以说说经济环境等问题……说得不深入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很多关于他自己和工作上的事情。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恐怕连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有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字幅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幅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促使老中医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化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谈锋甚健。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