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懂理”未必“有力”

“懂理”未必“有力”

时间:2022-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懂理”未必“有力”人们常常犯错。懂理,但却不能把这个“理”转化为有力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说明“心力”与“心理”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心力学在尽可能吸收心理学优秀成果后,要在某些重要方面对其进行超越的地方。这一理念,对我们进一步明确心力学的定位和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懂理”未必“有力”

人们常常犯错。明明知道不该这么做,懂得不该这样做的道理,但最后还是这样做了,却又后悔莫及。

懂理,但却不能把这个“理”转化为有力的行动。

贺敦是北周大将,能力很强但忍耐力差,尤其是嘴巴管不住,导致被权臣杀害。

在将死之前,他叫自己的儿子贺若弼过来,并趁其不备,用锥子一下将其舌头刺得鲜血淋漓。他悲愤地对儿子说:“我就是由于管不住舌头才吃这么大的亏。你一定要记住我的教训。”

父亲生命的代价,和自己舌头所受的这一刺痛,使贺若弼深深懂得一个人生的大道理:谨口慎言关系到生死存亡。

在相当时期内,他都遵从父亲的遗言去做。但后来,他当上了隋朝的大将军,位高权重,父亲的教训被渐忘于脑后,最后他又犯了父亲同样的错误,被皇帝赐死。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醒的。

为何即使像贺若弼这样懂得“理”的人,最后还要犯如此不可饶恕的错误?

它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懂理”未必“有力”。

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说明“心力”与“心理”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心力学在尽可能吸收心理学优秀成果后,要在某些重要方面对其进行超越的地方。

不妨再看一个实例。

“人人皆望子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诗,深切地表现了这位才子因为过于聪明,导致人生处处荆棘的悲凉处境。

苏东坡前半生还算春风得意,但后半生差不多都在被贬流放中度过。最后的一次,被贬到当时最远的海南岛,去后不久即逝世。

“为聪明误一生”,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恶劣的政治环境,导致这位坚持正直的人处处碰壁,但也有相当原因是苏东坡自己过于恃才傲物,给自己找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有一次,他到王安石处,看到一首王安石刚刚写的咏菊诗,他觉得其中关于秋风将菊花纷纷吹落的一句是谬误,因为菊花在秋风中是留在枝头不落的。

王安石不在,他就写了一首诗歌,对此笑讽。王安石对此没说一言。后来,他被身为宰相的王安石贬到黄州,猛然看到:原来此处的菊花真的是在秋风中纷纷落地的。

苏东坡被贬当然不一定是因为改了此诗,但是王安石有“拗相公”之称,心里是否记恨则很难说了。起码对这种人,苏东坡应该不值得为这样的事,而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观点并非危言耸听。其实,其毛病当初就有人指出。

在南宋洪迈的著名随笔《容斋随笔》中,收录了当时一位名叫毕仲游给苏东坡的信,指出他“知畏其口而未畏于文”,因此得罪了许多不可得罪的人的毛病,希望他重视。可惜,苏东坡只怕是置若罔闻。

但更引人深思的是:“忍耐”的价值,恐怕苏东坡比一般人认识得更深。

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篇《留侯论》,这可能是至今为止研究“忍耐”最有水平的作品之一。他以这个故事开头:

秦末,张良谋杀秦始皇不成,被逼逃亡。后来在桥上遇到一陌生老人,要他到桥下帮他拣鞋,张良强忍着帮其拣。后来得到老人传授兵法,终于成为辅佐刘邦的智囊。

在《留侯论》中,苏东坡写到:老人之所以对他这样,就是知道他聪明足够、能力足够,但忍耐力不够。老人锻炼了他的忍耐劲,他就必然成功了。苏东坡并进一步把刘邦与项羽作对比,阐述:

刘邦成功、项羽失败,关键正在刘邦能忍,而项羽不能忍。

那么,既然深明忍耐的必要性,为何自己又不能忍呢?

在世人的印象中,苏东坡永远旷达,遇到各种逆境都能安然处之。但是,未必他心中就那么放得开。且看其遇赦离开海南的诗“苦雨酸风也解晴”,便多少也能感受其心中的凄苦。事实上,与其事后旷达,远不如事前的预防。

上述贺若弼和苏东坡的故事,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观点:

从别人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得出人生道理固然重要,但是,懂得这些道理,并不能使人一定会依理而行。假如不能将这些道理化为自己的内在血肉,他便依然是一个心上缺乏力量的人。

这一理念,对我们进一步明确心力学的定位和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