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相信权威,但别迷信权威

相信权威,但别迷信权威

时间:2022-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信权威,但别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能使大脑处于一种主动进取状态,使大脑的思维处于朝气蓬勃的创新状态。只有勇敢地向权威说“不”,冲出思想的重围与禁锢,才能开创不寻常的事业。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威,权威的渊博学识和不容置疑的地位对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权威只是一个阶段的权威,并非万无一失。而李四光不迷信权威,大胆对权威们的定论提出异议。

相信权威,但别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能使大脑处于一种主动进取状态,使大脑的思维处于朝气蓬勃的创新状态。只有勇敢地向权威说“不”,冲出思想的重围与禁锢,才能开创不寻常的事业。

“权威”一词,词典上解释为: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威,权威的渊博学识和不容置疑的地位对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了权威的定论,我们研究化学时不必再从头去探求一百多号元素间存在的规律性变化,而只需学一学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就行了;我们也不必再为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是否会同时着地而争得面红耳赤,只需读一读伽利略的著作就行了……

权威在各行各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对他们普遍怀有崇敬之情,一听说是某某方面的权威,便会肃然起敬,这是十分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崇敬演变成迷信,那不仅不正常,甚至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当我们对权威产生迷信时,便会习惯于他们的观点,不假思索地以他们的是非为标准来考察问题。这时,即使产生了一些创新的设想,往往也会由于违背了权威的定论或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而轻而易举地自我否定掉。

美籍华裔生物学家徐道觉有一次和学生们做实验,他的一位助手不小心配错了溶液。这种溶液最容易使细胞胀破,当将其倒进胚胎组织时,在显微镜下徐道觉无意中发现染色体溢出后的铺展情况良好,染色体的数目也清晰可见。这一过程,正是获得观察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最佳途径。可是他盲目地相信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潘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既然大猩猩、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48条,可以推断人类的染色体也是48条的错误理论。因而,错失了一次本该属于他自己的重大发现的机会。后来,另一位美籍华裔生物学家蒋有兴,也采用这种方法发现了人类的染色体是46条。

事实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权威只是一个阶段的权威,并非万无一失。即使科技泰斗,也不可能永远正确,科技史上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写过几篇关于交流电的论文,在文中他断言交流电太危险了,不适合家庭使用,直流电是唯一途径;大名鼎鼎的牛顿也曾提出了“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这一谬论……

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有权威存在,但权威所说的话,并非句句都是真理,权威也会说错话,做错事;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再大的权威,他的学说也会陈旧,他的力量也会消逝,我们不能对他们产生迷信,被权威牵着鼻子走,否则人类社会便不会向前迈进。中国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打开星光璀璨的科学史册,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勇敢地突破权威定式的精神。一部科学技术史的诞生、成长以及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推翻、否定权威的过程。

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一位敢于大胆怀疑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人。当时,世界地质学权威们汇聚中国,在考察了我国的地质构造后,得出了中国是一个贫油国的结论。而李四光不迷信权威,大胆对权威们的定论提出异议。他克服了来自权威们的阻力和落后的研究条件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对我国的地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后,预言我国石油的远景将十分辉煌,这为后来的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的相继发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创新常常是从推翻权威开始的。或者说,敢于提出推翻权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大量事例证明,敢于合理质疑、敢于率先提出问题的职场人士,能最先开辟一条全新的创造之路。世界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之一IBM,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不录用恭顺的人。IBM第二代领导人沃森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经营者,他深有体会地说:“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那些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些脾气不太好,但是敢于讲真话的人。”

敢于质疑,能使大脑处于一种探索求知的主动进取状态,使大脑的思维处于朝气蓬勃的创新状态。在接受别人所谓的“板上钉钉”的道理时,要敢于提出相反的思路;要挑战一切,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记住:永远不要被权威人士所吓倒。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只有勇敢地向权威说“不”,冲出思想的重围与禁锢,才能开创不寻常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