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时间:2022-0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命的奥秘地球上的生命从何而来?第一章中向读者介绍了太阳系生命之源的“提丢斯行星”消亡之谜,已初步揭开了地球生命的来源之谜,现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向读者介绍:科学家认为,氨基酸是生命的基础,它最早产生于太空中的彗星和小行星,是太空陨石将氨基酸分子带到地球上来的。目前在地球所有生命体中几乎不存在缬氨酸,这说明这些碳质球粒状陨石上的左旋缬氨酸不可能来自地球生命物质的“污染”。
生命的奥秘_探解地球之谜

第一节 生命的奥秘

地球上的生命从何而来?这是困扰地球人数千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解答的问题。近代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力图解决这个千古之谜,但始终找不到令人可信的答案。第一章中向读者介绍了太阳系生命之源的“提丢斯行星”消亡之谜,已初步揭开了地球生命的来源之谜,现将这一思想进一步向读者介绍:

科学家认为,氨基酸是生命的基础,它最早产生于太空中的彗星和小行星,是太空陨石将氨基酸分子带到地球上来的。第一章已介绍美国科学家在一种碳质球粒状的陨石上发现了缬氨酸这种氨基酸的左旋式同分异构体,有力地支持了生命来自于太空的学说,但美国科学家却没有进一步说明这些彗星和小行星来自于何处。笔者推测,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由于液态状的“提丢斯行星”被太阳和木星强大的潮汐力撕裂后又发生多次碰撞和爆炸,形成了无数带有液态水的彗星和小行星,冲向了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使它们携带的液态水和因有水而发生变化的其他物质有了生存之地。

现代研究证明,在辐射和高温条件下,所有氨基酸经过化学反应都能从左旋变为右旋,或者由右旋变为左旋。碳质球粒陨石上存在的缬氨酸是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它一旦生成后,就能存在几十亿年而不发生任何变化。目前在地球所有生命体中几乎不存在缬氨酸,这说明这些碳质球粒状陨石上的左旋缬氨酸不可能来自地球生命物质的“污染”。发现左旋缬氨酸物质的美国科学家格拉文表示:“我们所研究的那些陨石样品,都是在地球形成前就形成的,都是45亿年前的事情了。我们确信,这种导致左旋缬氨酸含量过高的过程,也一样会使我们所研究的陨石样品上其他种类的左旋氨基酸含量更高,只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其他种类的左旋氨基酸更容易消失。”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两位科学家John Cronin和Sandra Pizzarello1999年也曾发现含有过量缬氨酸的一种陨石,但它是来自于其他彗星上的。两次不同时间、不同陨石上发现缬氨酸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这说明太空中存在有“左旋优先”的现象。例如在火星上如果发现生命痕迹的话,它们应该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针对这两次史无前例的发现,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在太阳系其他行星或行星卫星以及彗星上发现生命迹象,也只能是微生物,因为这些天体不具备像地球一样让生命进化的环境和条件。

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出土了距今440万年前的地猿化石,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类人猿始祖种,被科学家命名为“阿尔迪”原始人。来自9个国家的47位科学家经过长达17年的研究,用各种先进手段分析测定了古类人猿“阿尔迪”的颅骨、牙齿、盆骨、手、脚和其他骨头化石,确认“阿尔迪”大约身高1.2米,体重约50千克,具有古今原始人女性的混合特征:既有其祖辈(中新世类人猿)在500多万年前生长的最原始共有特征,又有与后来原始人所共有的“衍生”特征,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人的原始母亲。

地球上自出现类人猿后,经过长期进化,已和其他猿类有了很大的区别和差异。类人猿和以黑猩猩为代表的猿猴种群在经历最后的共同祖先阶段后,就分类进入了各自进化的生命延伸时标,从“阿尔迪”类人猿开始,就和猿类种群有了明显的区别。“阿尔迪”人的后代越来越聪明,直到发展为近代原始人(大约300万年前)。

地球人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多功能干细胞:细胞重编程能把成人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诱导多能干(ips)细胞,而ips细胞可以被诱导发育为各种成熟细胞类型。科学家用这种方法从个体患者身上造出新的细胞,进而检查这些细胞是否有生理和遗传异常,或用它们来试验可能的治疗方法。

外显子组研究:2010年,科学家对数千个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希望找到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这些被称为“外显子组(exome)测序”的研究已经揭示了神秘的遗传性疾病的遗传基因,并可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用DNA芯片技术扫描基因组,以期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风险标记。

生物化学战胜癌症:如能发现癌细胞的怪异代谢行为的规律,就可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来控制和治愈它。癌细胞能分解葡萄糖,常把普通的需氧通道转到另一种被称为糖酵解的不需要氧的代谢方式。针对癌细胞异常代谢的研究可以找出干扰细胞生死的秘密,用健康基因来填补或代替病变基因,帮助人类健康地生活。例如,新发现的雷帕霉素可以延缓衰老过程,使用它可以延长寿命。但它有一个让免疫系统削弱的缺陷,目前生物学家还不能找出雷帕霉素会“出错”的原因。如果能找出“出错”的地方和原因,把它矫正过来,就会治愈各类顽疾。

借助药物治疗人类疾病和保健,说明地球生物圈中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相生相克的“生物链”,每一段链条都有它的独特作用,需要科学家深入探讨研究,找出每一段链条链接的规律,那时,人类就有了解决生命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掌控能力。

日本科学家发现人体能发出微弱的可见光,其强度每天随时间不同而变化。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会发出微弱的光,它被认为是自由基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可见光不同于红外线,红外线不是可见光,它来自体热。

人体发光的强度在一天中不一样,上午10时最弱,下午16时最强,之后逐渐变弱。这反映了人体生物钟和新陈代谢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早发现人的疾病。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张亚平等人从青藏高原发掘出了旧石器后证明,青藏高原在距今2万年前就有人定居,进一步通过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为遗传标记(共采集到680份藏族人群样本)的遗传研究后认为,藏族的祖先来自于中国北方西迁的移民,同历史记载相符。拉萨附近发现一个有人类手脚印的旧石器遗址,具有2.06万年~2.17万年的遗迹年龄。

基因变异速度远超过想象

德国蒂宾根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研究所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专家组通过研究植物“拟南芥”基因后发现,致使生物进化的基因变异速度要比科学家以前认为的速度快得多。生物进化可用数千年时间为计算单位,而不是以前估计的数以百万年时间为计算单位。基因变异速度的加快正好能说明,为什么植物能迅速适应外界的变化,也可解释一些植物经过几代后,为什么就能抵御特定化学除草剂

“拟南芥”是同株授粉植物,它的基因组在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基因高度纯和,用已掌握的理化手段处理时,显得变异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基因,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之一。研究人员用新方法跟踪研究5种“拟南芥”物种前后30代的基因变化后发现,第30代与第一代的基因已出现变异。这种新方法能将“拟南芥”的全部基因在极短时间内精确地扫描下来,供研究人员比较发现前后基因的变化和差异,这种研究方法或许同样适用人类的DNA。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林奇说,如按“拟南芥”与人类基因数的比例套用这一研究成果,那么我们每个人体内可能有60种上一代体内没有的变异基因。

人体每代有60种变异基因的推测有可能成立,因为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悠久的遗传性质,每一代的遗传都会获得相似或相近的结果,基因变异的差别是人类一个家族代代相传出现相似而又有区别的主要原因。

人类自诞生后,伴随而来的外界微生物也一并进入人体共同进化,一些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和人体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在人体内部形成了一个能量、物质、基因交叉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些细菌和人体已合成为统一生存、和平共处、调节人体环境的pH值(酸碱度)的共生系统,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共同抵御外来致病细菌的侵入、产生抑制其他细菌寄生的保护物质,确保自身不受外来致病因素的干扰,完美地与人体一起健康地生活。

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一直是科学家探求的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赵玉芬和上海机械新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曹培生共同合作研究三年多,于1994年正式宣布:世界上首次发现并证明了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赵玉芬用大量可靠的实验成果证明了磷酰化氨基酸是最小的、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它既能产生蛋白、又能产生核酸,表现出了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它是蛋白和核酸的共同本源。赵玉芬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了生命起源于磷酸化氨基酸的思想认识。曹培生又以磷为主控函数的非线性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磷、核糖与氨基酸的化学关系,解释了磷是核酸与蛋白的中心元素。中国科学家的这一重大发现,为地球生命的起源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受到了世界的钦佩与尊重。

人类发现在海平面以下7 000米~9 000米深水中,有鱼类等深海生物

从2000年开始,由82个国家的2 000多名研究人员对海洋生物进行国际性合作普查,取得了非常难得的考察成果,并于201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第四份全球海洋生物普查报告”。加拿大科考学者奥多尔说:“新发现不断涌现。”研究人员认为,3 000万年前,南极洲地区温度降低,冰层变厚,章鱼被迫向更深的水域搬迁,从南极流向北方的海水带着丰富的盐分和氧气,使章鱼随水而流。因此,大多数章鱼拥有生长于南极洲南大洋水域的共同祖先。

在北极一片温度为-25℃的水域,一些海藻生长茂盛,这里的盐浓度是普通海水的6倍,海水因而未结冰。

你也许想不到,在数千米深的海水中生活着类似蚯蚓和水蛭的蠕虫,它们的尺寸为18毫米~93毫米,它们身上长有梳子齿状样的长毛,以此来游动和保持平衡,属于浮游动物群落的环节动物门。2001年,美国加州莫斯兰丁市蒙特雷湾水族馆的研究人员Steven Haddock首次发现游过深水摄像机的环节动物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Karen Osborn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美国加州和俄勒冈州的峡谷海湾、菲律宾群岛海域中又与数十种环节动物不期而遇,这些发现证明环节动物有多样性。这些蠕虫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本事,自身有发光系统,一旦遇到强敌来扰,它们会迅速发射出一个发光液囊,吸引入侵者去捕获,而自己却可以借机潜逃。这说明最简单的动物也会有一套保护生存的技能。

科学家又在地中海底的沉积岩中发现了3种不需要氧气生活的物种,它们的大小仅有1毫米,外形犹如水母。它们不但在无氧环境中生活,而且具有繁殖能力,这就让科学家不得不反思,在其他类地行星上如果没有氧气,会不会有生命?

在大西洋中部海平面以下约4 100米处已知世界最深火山口附近,生活着海葵和虾等生物;在日本附近海域海平面以下7 217米处的海底,生活着一种食肉栉水母;在墨西哥湾密西西比峡谷处,发现数量众多的小型甲壳类动物,每平方英尺海底大约生活着1.2万只这类动物。

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阿伯丁大学科研人员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深处9 000米的地方第一次完美地拍摄到了一群狮子鱼的录像,这是人类发现的海洋中最深处的动物。阿伯丁大学海洋实验室研究中心蒙蒂·普瑞德指出:“过去我们认为生活在海洋最深处的鱼类应该不好动、孤独并且是脆弱的,以此弥补食物的短缺。”“但从拍摄到的录像来看,狮子鱼善于交际,且非常活跃,常常一个群体聚集在一起生活。狮子鱼靠捕捉小虾为生,它们可能算是地球上生存状态最为严酷的生物之一。”

以上深海生物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它们生活在如此深的海水中,游动自如,而且没有保护的铠甲,是什么原理让它们能够承受海水巨大的压力?和人类目前制造的普通潜水设备只能下潜到6 000米左右的深海中相比,这些深海动物具有抵御强大压力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远远超过了人类的科学技术。这些深海动物让笔者想到,深海中一定还有其他更高层次的“智能生物”!只是现在还无法发现而已。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十二个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和四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仍然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遗传资源的流失和保护仍不容乐观。

人的祖先是鱼,因为许多证据表明,地球上所有植物和动物都起源于海洋。

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学教授尼尔·舒宾的《你是怎么来的》回答得非常简单:人就是来自于鱼!这和中国藏族对人类祖先的传说如出一辙。

舒宾教授的结论来自于发现了一个兼具水生和陆生动物特点的化石鱼——提克(因纽特语“提塔利克鱼”的简称,意为大型淡水鱼),这是2004年7月初,舒宾和他的同事们在北极埃尔斯米尔岛上发现的。它有一个扁平的头和脖子,眼睛长在脑袋顶上,长着肩膀、肘关节和腕关节,背后有鳞,还有带蹼的鳍,鳍中能看到对应于上肢的骨骼、前肢骨,还有手腕的一部分。提克化石鱼确认了古生物学中的一个推断:它就是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的过渡状态,不仅是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过渡,而且它是在地球远古历史和远古环境的预想中找到的,完全符合古生物学家对地球的断代和环境的判断,它隐藏在3.75亿年前的远古岩石中。这个化石把“人就是由鱼进化而来”的特征显示得清清楚楚,而且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由鱼类过渡进化到两栖类的鱼——提克的出现,是科学家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不仅提克鱼从外形上提供了人是由鱼演变进化而来的依据,而且从动物的胚胎上也证明了人是起源于鱼或水生动物的。胚胎学中对动物如何依靠胚胎“建”身的蓝图描绘得十分详细,哺乳动物(包括人)、鸟、两栖动物和鱼的初期胚胎非常相似,以至于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做是微不足道。今天,经过对胚胎切片、削薄、剁碎,你会发现所有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鱼类都有组织者——DNA基因,只要把它们物种的组织者进行交换,你可以得到另一个物种的双胞胎。

从嗅觉基因更可以看到人类源自于鱼。提克鱼长着两个鼻孔,一个外鼻孔,一个内鼻孔。一个专门用于在水中识别气味,另一个专门在空气中识别气味。鱼和人类的嗅觉系统都是由相似的基因来管理,鼻孔中有一组嗅觉受体,位于嗅觉受体细胞上的一小块区域,让鱼和人能闻到吸入的各种气味分子。美国阿克塞尔和巴克因为发现了嗅觉基因和嗅觉原理,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古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它已经历史地成为了继生物进化胚胎学证据后的主攻方向,地层越古老,化石越难保留。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院朱敏和同事们,在全球仅有的2个志留纪出土硬骨鱼化石地点之一的云南曲靖志留系化石地点,挖掘出了一件4.19亿年前近乎完整的硬骨鱼标本。这个硬骨鱼标本是全球最古老、最完整的乃至有颌脊椎动物化石,更是志留纪唯一的、保存最完好的有颌类,它将硬骨鱼化石的年龄记录向前推进了约800万年。如此珍贵的硬骨鱼化石标本被朱敏等人命名为“梦幻鬼鱼”(Guiyu oneiros),它汇集了有颌脊椎动物众多的原始特征,一尺多长的身躯上,长着鲨鱼(软骨鱼纲)一样的刺,颊部骨骼排列像青鱼(辐鳍鱼亚纲),脑袋有前后关节像肺鱼(肉鳍鱼亚纲)一样,还有两个已灭绝的纲鱼类特征,明确显示了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最早的分化时间不晚于4.19亿年前。生物演化史上的许多推论由此改写。

在动物进化史中,颌的出现标志着动物有了嘴巴,大大提高了脊椎动物的食用功能。现存脊椎动物中,有颌的种数占99.7%以上,有颌鱼类中98%属硬骨鱼类。朱敏认为:“至关紧要的是,这条鱼代表着人类遥远祖先的一个分支,它不但罕见地被完整保存下来,而且出人意料的古老。它为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重大分歧事件——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的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确凿无疑最近时间校正点,并将在志留纪地层中掀起新一轮的野外考察热潮。

二叠纪和三叠纪是爬行动物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涉及诸多生物门类的灭绝与起源。中国发现的化石种类繁多:中国鸟龙、顾氏小盗龙、寐龙、海口鱼、北京猿人等。中国恐龙化石的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恐龙类群。中国热河群翼龙化石就有近20个翼龙属种,它们的类群起源、胚胎发育、热血机理、地理分布等都具有迷人的魅力。中国发现早白垩纪鸟类大量的化石,已成为国际研究早期鸟类演化辐射最为活跃的国家。

中国北方中生代地层中原始蛙类、蝾螈类和蜥蜴类化石的大量出现,为古两栖类和古有鳞类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国有着无与伦比的化石资源,在研究解决脊椎动物重要类群起源和演化的关键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国科学家称赞中国拥有最好的化石和最好的古生物学家。与美国的研究和设备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化石资源的保护、博物馆对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收藏和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资金严重不足。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化石,比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鸟类化石要早几百万到一千万年,距今约1.6亿年,是世界上已发现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物种。“赫氏近鸟龙”化石不仅反映出了它的骨架非常完整,而且周边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在前后肢和尾部均分布奇特的飞行羽,更特别的是,其趾爪以外的趾骨上都披有羽毛,这种完全披羽的特征在灭绝物种中尚无先例。它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恐龙演化曾经经历过“四翼阶段”的假说和兽脚类恐龙分异时间框架的假说。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发现了现代人起源关键时期的崇左人化石(约11万年前)。

目前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表已有180万年,位于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中的沙漠砾石表层。这些表层中包含有非常坚硬的燧石,由于干燥、构造稳定、表面平坦,使这块地表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阿里·马特蒙等人通过测定地表中铍的同位素含量发现,内盖夫沙漠一片地表已有180万年的历史,为已知最古老的地表。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中,中国甘肃山丹县大马营乡花寨楼庄村发现大型“过会台”古文化遗址,遗址环境保存良好。该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50米,占地面积达87 500平方米。在遗址四周沟壑、断崖等处灰层内夹杂有沙红陶残片、兽骨、木炭、磨制残石块及其他遗物。地表遗存有粗砂红陶片、黑陶片,部分陶片上有几何纹,纹饰色泽为白色、紫红色,属“四坝文化”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河西“四坝文化”的内涵,以及先秦时期西北地区文明进程、各民族相容相依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火焰山北部发现大面积的罕见怪石圈,占地面积达6.68平方千米以上。这个怪石圈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外十几千米的戈壁滩上。“石圈”姿态各异,有大有小,有方有圆,还有“口”字形串联状,也有方形和圆形混合组成。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怪石圈”所用的石头在附近根本找不到。是谁建造了它们?它们有什么用途?它的建成和存在历史至今仍然是个谜。

笔者推断,这片庞大的遗迹可能就是史前遗址,大约距今5万年,是元古时代古人的原始居住地,具有原始中心部落的凝聚作用,这里曾经是林草丰美、土地肥沃的绿洲,是干旱和风沙暴夺走了这里的居住环境,不得不让古人另徙他地,留下了这片古老稀有的荒凉圣地。也许这片遗迹的失落与吐鲁番盆地和火焰山的独特风貌有关。

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中,充满了科学的数学现象,甚至可以认为它们具有数学“天才”。例如,成队飞行的大雁总是有规律地排成“人”字形向前飞行。大雁、燕子等候鸟严格遵循地球的四时季节变化,往来于南北之间。笔者已在中国甘肃武威市生活了6年有余,有幸观察了大雁和燕子的迁徙规律,结果让人惊叹不已!大雁每年在9月27日都准时飞到武威市以南的上空“召开会议”,成千上万的大雁盘旋在上空嘎嘎叫个不停,一批批的大雁似乎是相互问好,商定南飞的路线,约定来年“集会”的时间,其场面之壮观令人难以忘怀。大约半个小时以后,似乎一切都已确定,就分期分批地离开“集会”之地,依次向青海湖方向飞去。大雁最早到来的时间是9月26日傍晚,最迟到来的时间是9月28日上午,它们分别从新疆、内蒙古方向飞来,6年如一日,绝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大雁如此准确的守时性,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它们靠什么来断定迁徙“集会”的时间?为什么能不早不迟地飞到武威上空“集合”?如果说大雁的飞行路线和方向靠地球磁场和沿途路标导引,大雁迁徙的飞行时间一定是靠太阳的起落而决定的,否则它们不可能如此准确守时。

动物遵循数学规律的例子很多,比如人们观察到丹顶鹤在迁徙中,也是排成“人”字队形飞行。经科学家观测计算,人字队形的夹角始终保持在110°,更精确地计算,这个夹角的一半是54°44′8″。鸽子、狒狒等动物都有识别地标、图像和数目的能力。

蜜蜂的蜂房构造之完美,让人瞠目结舌!小小蜜盘的菱形钝角是109°28′,所有的锐角为70°32′,正六角形的蜂巢壁厚仅0.073毫米,误差极小,这种建筑水平和构造的坚固性、合理性已达到了超级水准。蜜蜂的数学才能还表现为会记数:蜜蜂能根据地面标志物及次序判断位置和方向,德国科学家在蜂窝和喂食地点之间放置了不同的标志物,让蜜蜂在两地之间飞行适应一段时间后,将两地间放置的物品及标志物重新改变了数量和位置,结果发现蜜蜂飞过三个标志物后,就寻找喂食点,而不管喂食点是否是原来的那个,也不管三个标志物是否是原先的那些,这说明蜜蜂具有识别标志物的数学才能,也说明蜜蜂有依据食物气味“化学信息”的判断本能。

完美的“八卦”形蜘蛛网构造是蜘蛛的精心杰作,这种美丽复杂的几何图案就像人类拿直尺和圆规画出来一样,不仅从方向上保持着蜘蛛的往来自由,而且每根蛛丝的受力都非常匀称,飞虫一旦误撞到这个美丽的陷阱,在蛛丝“胶体”的沾黏下绝无可能逃走,只能成为蜘蛛的美餐。

蚂蚁有非凡的长度测量能力,科学家们将食物放在一端,另一端设为起点,设置三条不同的路径,将蚁群从起点放出,开始时蚂蚁分别沿三条路径前往终点,数分钟后,所有的蚂蚁都沿着最短的路径奔向终点(食物放置点)。

珊瑚虫有匪夷所思的数学记忆功能。珊瑚虫用独特的方法在自己身体壁上记下每年365条的斑纹日历,显然是每天划了一条。这说明珊瑚虫对地球的昼夜循环非常敏感,也证明珊瑚虫对生命珍爱有加,它们是地球一年365天的“标准计时器”。古生物学家发现了3.5亿年前的珊瑚虫化石,在它们的体壁上出现奇怪的400天画印,这和天文学家判断3.5亿年前的地球每年是400天的结论是一致的。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费芬和诺曼经过十多年(1998年—2008年)的海底拍摄研究,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拍摄到了20条拳头大小的八爪纹理章鱼,它们懂得收集椰子壳作为防身之用。它们从海底拾起被人类丢弃的椰壳清空后拖到它们生活的地方备用,一旦发现生命受到威胁时,就会将半圆形的椰壳上下一合,同时躲入里面免受侵害。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无脊椎动物会使用工具。科学家过去认为,低等生物不具有懂得使用工具的复杂行为。

蝙蝠具有发达的高频回声定位能力,由于它们有如此优越的定位功能,所以蝙蝠在黑暗中飞翔和捕捉食物是它们繁衍生存的法宝。鲸鱼、海豚也具有高频回声定位的功能。

珊瑚礁:生物起源的摇篮

在2010年1月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中有一篇报告称,大约有1 426种生物起源于珊瑚礁中,几乎比浅水环境中的生物起源多了50%,珊瑚礁对其他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亦作出了贡献,这是因为一些起源于珊瑚礁生物系统的物种后来迁徙到了别处。

地球人类经历了数字革命时代,从伏羲发现“太极数图”(龙马负图)和10进制以来,数字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数字。从早期发明照相、电影到电视、无线电、雷达以及现代的超级计算机、数码照相、电视、手机、电话等,已从模拟信号方式转为数字传输。如果从声音、图像、颜色、触觉、感觉方面进一步发展,人类可以探知分析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数字语言!也许,海底人早就进入了数字时代,才使得他们的智慧与文明比地球人更为先进。

img115

图4.1龙马负图——“太极数图”的说明

图中数字1~5为右旋,5~9为左旋,中心5处的上、下、左、右四组数字分别相加后均为10(1+9、2+8、3+7、4+6),中心数5自加也为10。全图不仅把10个自然数用10进制的“太极数图”表达得清清楚楚,而且以太极“九九归一”之法把宇宙自然数全部包含在内!如此奇妙的数字珍宝图把物质世界的数码构成关系完整地显现给了我们,使人类探求宇宙奥秘的进程进入了数码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