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宋襄公将“仁义”用错了地方

宋襄公将“仁义”用错了地方

时间:2022-07-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宋襄公将“仁义”用错了地方齐桓公死后,宋襄公自视爵高位显,便想取代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宋襄公为了表示自己很讲“信义”,不仅不听目夷的话,而且他怕目夷在他走后暗地派兵前往护驾,便带着目夷一同赴会。盂地之盟后,宋襄公不知吸取教训,依然坚持在不该讲仁义的地方大讲仁义,结果吃了更大的亏。经过一阵冲杀,宋军大败,那面“仁义”大旗被楚军夺走。

宋襄公将“仁义”用错了地方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自视爵高位显,便想取代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趁齐国内乱,他帮助太子昭当上了齐国的国君。这一下他自认为宋国真的强大得不得了了,竟不自量力地摆起了霸主的架子。然而,在那一切凭实力说话的时代,众诸侯哪里可能买他的账。

宋襄公见诸侯不买自己这个“霸主”的账,便想借助楚齐的势力压服众诸侯,然后再借诸侯之力压强楚。宋襄公派人重贿楚国;约定次年春会盟于位于齐国的上之地,齐孝公因为是靠宋襄公的帮助上台的,只好答应按时到会。

会盟期到,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宋襄公带些军队前往,不要对强楚掉以轻心。宋襄公为了表示自己很讲“信义”,不仅不听目夷的话,而且他怕目夷在他走后暗地派兵前往护驾,便带着目夷一同赴会。

令宋襄公万万想不到的是,早就有图霸之心的楚国竟然兵围盟坛,俘虏了宋襄公,并且挟宋襄公向宋国攻来。好在目夷已趁乱从盂上之地逃回宋国,并且抓紧进行了布置,睢阳城已做好了抗楚的准备。当楚军大兵压境之时,目夷继任宋国国君。本来视宋襄公为奇货,一心想拿宋襄公要挟宋国的楚王大为光火,下令攻城,结果连攻了三天,也没攻下来,楚王无奈,只好撤兵放人,宋国免除了灭国之危。

按说,由于宋襄公的愚蠢,宋国差点被毁,特别是当宋襄公身陷囹圄、国势危难之时,目夷毅然挑起捍国卫土的重任,就任国君之位,以他出色的才智和勇敢,粉碎了楚国吞并宋国的阴谋,就应该心安理得地把这个国君当下去,可才智出众的目夷心不够狠,当听说宋襄公被释放后,马上派人把宋襄公接回宋国,仍旧让宋襄公这个空讲“仁义道德”的家伙当宋国的国君,自己重居臣位,从而埋下了大败的隐患。

盂地之盟后,宋襄公不知吸取教训,依然坚持在不该讲仁义的地方大讲仁义,结果吃了更大的亏。

公元前638年3月,郑文公朝楚。就是这个郑文公,当初会盟时首先倡议尊楚王为盟主,现在又带头把楚王当盟主来朝拜了,使仍在做着霸主迷梦的宋襄公无法忍受,于是便不顾双方的实际情况,贸然兴兵伐郑。宋军攻郑,楚国岂能袖手旁观?楚王派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向宋国杀去。

宋襄公与司马子鱼紧急研究对策,司马子鱼问宋襄公靠什么取胜,宋襄公回答说:“我国虽然兵甲不足,但仁义有余。从前武王只有三千猛士,却战胜了殷纣王的上万军队,靠的完全是仁义。”

于是,宋襄公在战书的末尾批上十一月初一,双方在泓阳交战。又命令制作一面大旗插在大车上,旗上写着“仁义”两个大字。司马子鱼暗暗叫苦不迭,私下里对乐仆伊说:“战争本来就是谋略运用与厮杀,如今却说仁义,我不知道我们国君的仁义在什么地方啊?上天夺去了主君的灵魂,我认为已经很危险了!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不使国家灭亡就万幸了。”

楚军成得臣在泓水岸北驻扎,大将斗勃请令说:“我军应五更时渡河,以防宋兵布好战阵攻击我军。”成得臣一笑说:“宋襄公做事迂腐至极,一点不懂兵法。我军早渡河早交战,晚渡河晚交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天亮以后,楚军才陆续开始渡河。司马子鱼又请求宋襄公下令出击,并说:“楚军在天亮才渡河,过于轻敌。我们应该乘他们没渡完,冲上前去厮杀,是以我们全军攻击他们的部分,如果让他们全部渡过河来,楚兵多我军少,恐怕不能得胜,您看怎样?”宋襄公指着那面“仁义”大旗说:“你看见‘仁义’两个字了吗?我堂堂正义之师,岂有乘敌军渡一半而出击的道理?”司马子鱼又暗暗叫苦。一会儿工夫,楚兵全都渡过了河。成得臣戴着精美的帽子,上面扎着玉缨,上身绣袍,外着软甲,腰挂雕弓,手执长鞭,指挥士兵东西布阵,气宇轩昂,旁若无人。

司马子鱼又对宋襄公说:“楚军正在布阵,尚未形成队列,现在立即击鼓进攻,楚军一定会大乱。”宋襄公往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呵斥道:“呸!你贪图一次冲锋获得的小利,就不怕不配千秋万代的仁义之名吗?我堂堂正义之师,岂有乘敌人没列成阵就进攻的道理?”司马子鱼只好再次暗暗叫苦。

楚兵摆好阵势,只见人强马壮,漫山遍野,宋军人人面带惧色。此时,宋襄公才下令击鼓,楚军中也响起鼓声。宋襄公自己举着长矛和官兵向楚军冲来。

成得臣见宋兵来攻,暗自传下号令,打开阵门,只放宋襄公一阵车马进阵。经过一阵冲杀,宋军大败,那面“仁义”大旗被楚军夺走。宋襄公身上受了许多伤,右腿中箭,折断了膝中之箭,已站不起身来。幸好司马子鱼起来,把他扶到自己车上,并且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前面,奋勇向外冲出。等到冲出楚阵,护卫的官兵已没有一个生存。宋军的战车兵甲,大部丧失。成得臣乘胜追击,宋军大败。司马子鱼与宋襄公连夜逃回都城,不久,宋襄公伤重而亡。宋兵死的人很多,他们的父母妻子都聚在一起讥讽宋襄公,埋怨他不听司马子鱼的话,以致有此大败。令人可笑的是,宋襄公至死不悟,对于国人的埋怨感叹道:“君子不重伤别人,不擒拿头发黑白相杂年纪大的人。我要用仁义带兵,岂能仿效这种趁别人危险而行动的事情?”

对自己的臣民自然得讲仁义,在对敌斗争中扯起仁义的大旗,也是一种赢取民心的策略,不少诸侯国都打着仁义的旗号四处征伐。所以孔子曰:“春秋无义战。”“仁义之师”不过是个幌子,然而就在这你死我活的具体战斗中,我们的宋襄公居然还较起真来,硬要全心全意地死守之,简直迂腐到了极点。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纵观历史,心慈手软无论是对政治家还是军事家来说,都是致命的弱点,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宋襄公之后几百年的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不也是在关键时刻来个“妇人之仁”,放了刘邦一马,结果是放虎归山、放龙入海,自己最后只留下了一曲“霸王别姬”的千古哀唱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