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忍辱能成就大事

忍辱能成就大事

时间:2022-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忍辱能成就大事“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处世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越王勾践能忍受吴国的羞辱,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张良能忍受纳履之窘,高祖能忍受百败之气,这些人都是因为能忍而成就了自己的功名。赵王为此与大臣们商议。斋戒五日后,秦王召集群臣和诸侯各国的驻秦使者,举行隆重的受璧仪式。

忍辱能成就大事

“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处世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立大志:需以“屈”处世;成大业:需靠“伸”显才;人必须有忍,才能有益。所以“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尚书》中也说:“必须有忍,才能有益。”

百丈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天玄子说:“勇敢的人以能忍气为真人。”必须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然后才有勇人之所不能勇。有小忍则有小勇,有大忍则有大勇。

越王勾践能忍受吴国的羞辱,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张良能忍受纳履之窘,高祖能忍受百败之气,这些人都是因为能忍而成就了自己的功名。所以大勇的人往往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毫不惊慌,被无缘无故加上罪名也不会发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至于剑拔而起、挺身而斗的人,则是匹夫小人之勇,三尺孩童都能做到的。

诸葛亮隐居南阳,姜子牙垂钓渭河,可谓“屈”;而后来孔明在三国争雄中的各种计策,姜太公指点武王伐纣的精明,可谓“伸”。

“屈”是遇锋芒时的“避让”,是居安思危的退让,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风平浪静。

“伸”是相机而动的“趋进”,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气概。

智慧者善屈善伸,经验者可屈可伸,修养者能屈能伸,谋略者大屈大伸。

如果你遭遇了别人的侮辱,你能否做到能屈能伸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古代的一则“屈”中见智慧,“伸”中见能耐的故事。

秦昭襄王听说赵王得了“和氏璧”,就派使者去见赵惠文王,说要以十五座城池来换那块玉璧,希望赵王答应此事。

赵王为此与大臣们商议。有人主张不能答应秦国,因为秦国一向信誉极差,万一上当,会让天下人耻笑;有人认为若不答应秦国,万一秦国发兵攻打赵国,造成军事冲突,那赵国的百姓一定会遭罪。最后,有人提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即派一名智勇双全之士怀揣玉璧前往秦国,若秦国割了城就将玉璧授予秦王;若秦国不讲信用就将玉璧带回赵国。这时,缪贤进言推荐了自己的舍人蔺相如,称赞他十分勇敢,富于谋略。

赵王立即下令召来蔺相如,向他请教道:

“秦王请求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的玉璧,先生认为是否该同意此事?”

蔺相如说:“秦国强而赵国弱,此事不得不答应。”

赵王说:“倘若玉璧被秦王骗走了,赵国得不到十五座城池,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以十五座城池来换玉璧,开得价已经够高。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现在赵国不等城池到手就将玉璧送给秦王,态度可谓相当恭敬,如果秦国食言,理亏在秦国。”

赵王说:“我想寻找一个出使秦国的人,先生愿意担当此任吗?”

蔺相如说:“我愿意奉璧前往。如果赵国得到城池,玉璧就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割城池,则一定完璧归赵。”

赵王听后十分高兴,当即拜蔺相如为大夫,让他奉璧去了秦国。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派人将玉璧送来了,就召集群臣,共同欣赏它。那一天,秦王洋洋得意地坐于朝堂上,蔺相如十分恭敬地将玉璧呈了上去。秦王看后,啧啧称奇。然后递给左右群臣,观看,群臣向秦王祝贺,齐呼万岁。后来秦王又令内侍将玉璧送入后宫,让宫中的美人大饱眼福,很久才送回来,根本没有要归还的意思

蔺相如在一旁冷冷清清地站着,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说起交割城池之事。于是,他心生一计,对秦王说:

“大王,这块玉璧有微瑕,让我指给您看看。”

听他这么一说,秦王立即叫手下人将玉璧递给蔺相如。但没想到蔺相如拿着玉壁,后退几步,靠着柱子,怒目圆睁,气呼呼地对秦王说:

“和氏璧是天下至宝,当初大王想得到它,派使者请求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量此事。群臣都说:秦国倚仗自身的强势,空言求璧。如果得到了玉璧就肯定不会给赵国城池的,此事千万不能答应。可我却反对他们的说法。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尚且讲信义,何况万乘之国的君王呢?怎么能以小人之心去猜度君子呢?于是赵王就斋戒了五天,然后郑重其事地委托我将玉璧送给大王。而大王您拿到玉璧后却不当一回事,随随便便地传给群臣看,还送到后宫给宫女们把玩。凭此一点,就知道大王没有诚意交换,所以我就将玉璧取了回来。如果大王用武力胁迫我,我宁可让自己的脑袋和这块玉璧一起在这根柱子上撞碎。”

说着,蔺相如就拿着玉璧作要往柱子上撞的姿势。

秦王担心玉璧真的被蔺相如撞破了,连忙向蔺相如表示道歉,说:

“请不要这样,我怎敢失信于赵王呢?”

说完,秦王立即命人取来地图,指着某处到某处共十五座城池说要割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秦王的举动不过是想重新骗回玉璧,决不能上他的当。”

于是他对秦王说:

“赵王送璧来秦之前,斋戒了五日,又在朝廷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玉璧的仪式。只有这样我才敢把玉璧奉上。”

为了得到玉璧,秦王答应了,派人送蔺相如回去休息,自己真的斋戒起来。

带着玉璧回到下榻处后,蔺相如心想:“我曾在赵王面前许诺,秦国若不偿城,就完璧归赵。现在秦王虽然斋戒了,但他一旦得到玉璧,而又不给赵国城池,那该怎么办呢?”

想了很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命令一个下人穿粗布衣服,装成穷人,将玉璧从小路偷偷带回了赵国。并告诉赵王,他是因担心秦王失信才将玉璧冒死送回来的。

斋戒五日后,秦王召集群臣和诸侯各国的驻秦使者,举行隆重的受璧仪式。秦王恭恭敬敬地请蔺相如上殿。只见蔺相如态度从容,徒步而入。

秦王说:“我已斋戒五日了,敬请授璧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穆公以来,共历二十余位国君,从来不重视信誉。远则有花子欺郑,孟明欺晋;近则有商鞅欺魏,张仪欺楚。往事历历,从无信义。我也担心被骗而对不起赵王,就命令从人将玉璧送回了赵国。我得罪了大王,罪该当死。然而请大王不要生气。如今的情势是秦国强而赵国弱,天下只会有强国辜负弱国,而决没有弱国辜负强国的道理。如果大王真想得到玉璧,就请先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然后派一名使者与我一块到赵国去取那块玉璧。赵国在得到十五座城池之后自然不会失信于大王。我自知欺骗了大王,罪该万死,现在就接受您的惩罚吧!好在各国使者都在此,大家都知道秦国是因为想得到玉璧而杀害赵国使者,个中的是非曲直大家都十分明白。”

听完蔺相如这一番振振有词的发言,秦王与群臣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各国使者也都为蔺相如捏一把汗。就在秦王的左右准备将蔺相如绑起来时,秦王喝住他们说:

“现在即使杀掉蔺相如,玉璧也不能得到,反而徒负不义的名声,影响秦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

于是,秦王不仅没有责备蔺相如,反而厚待他,十分客气地让他回到赵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是否得到了某种启示呢?

其实,对于赵国来说,玉璧虽小,但是否予秦则是原则问题。如果遭秦欺骗,赵国将来就难以立国;倘若秦国进一步索地索质又该作何打算呢?因此,蔺相如以“完璧归赵”来显示赵国毫不屈服的决心。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使我们从中看出“屈”中的智慧,“伸”中的能耐。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免不了被人诬陷,有些事情还不得不为别人背黑锅。这时,才是你个人修养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如何熄灭心头火,做到稳而不乱呢?其实,一时弄不清或一时背了黑锅也没关系。你还是你,他还是他。一个背不起黑锅的人只能是弱者。

有一个词叫“对立面”,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到处都有人与人相对立的事实。在今天这个社会上,谁又能保证自己与别人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最怕人际纠纷,一旦陷入人际纠纷就如陷入臭烘烘的烂泥塘,往往是进退两难。

当你陷入这种尴尬境地时,不要试图解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所以,我们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忍”。忍气吞声虽然对自己有些残酷,但是,能忍得一时之气,则能尽快脱离是非的争战。“不树敌,不苟斗”,当是搞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想要自己有良好的人缘,想要得到更多人的好感,我们就不能动不动拿旁人当对立面,动不动人前人后攻击旁人,传播对旁人的流言蜚语,乃至动不动打报告、写告状信煽动一些人为你“冲锋陷阵”。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人与你意见不一致,想法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将之看成是你的敌手、对手。相反,如果你好斗,动辄气急败坏,每事必争,神经兮兮,你收获的也只能是批评、反感、厌恶、孤立、绝望。这就叫“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持重之心,稳住阵脚,不为争一时之气而使自己陷入是非之地。

人行于世,没有永恒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弱者。我们不能固执己见,但也不能软弱无力。而要“刚柔相济、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普天之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水却可攻克最坚硬的东西,这就是常说的“水滴石穿”之理。

以柔克刚是智慧的、成功的处世之道。

曾国藩说过:“做人的道理,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会折断……”

真正的积极人生,应该有刚柔相济的智慧,既有勇猛斗士的威武,更有沉稳冷静的平和。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挫折和磨难,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坏了好事。

常言道:“道路宽,风水顺,进为先;顶不住,惹不起,退为上。只进不退,智者不为;只退不进,懦夫所为。”

有时候,进退间,成功与失败早已注定。正像任贤齐那首歌里唱的“前进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无论进退,我们都应该深谙“适时进退”之理,都应通晓“进退有度”之术。

在生活当中,你若能以“能屈能伸”作为立世之本,就可顺利地走出困境,去重新获取成功。从此,你便能屈能伸,潇洒自如了,何愁没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