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时间:2022-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 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14 “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这类“鞭策”着我们的想法,在心理学的交流分析理论中被称为驱使因素。这5种驱使因素会根据相应的时机和情况发生作用。我发现,抑郁症病人最容易极端化的驱使因素是“变得完美”。所以,觉得自己身上“变得完美”的驱使因素很强烈的人,可以将“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没有完美的人”这两句话挂在嘴边,以削弱那种“鞭策”自己的力量。

14 “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就是听着父母和老师讲“认真点”“千万别犯错”“努力出天才”之类的话长大的。这样的话语早已融入了我们的人生信条和生活方式中。即便现在我们已经成年,也经常在无意中被这些话鞭策着。

例如,我们会想,“我一定要在截止日期前把报告书丝毫不差地完成,并交给上司”“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认真地工作才行”。

这类“鞭策”着我们的想法,在心理学的交流分析理论中被称为驱使因素(drivers)。驱使因素可分为以下5种:

(1)变得完美;

(2)变得更强;

(3)要更加努力;

(4)要让别人高兴;

(5)抓紧时间。

这5种驱使因素会根据相应的时机和情况发生作用。在它们的影响下,我们会不自觉地驱使自己作出行动。哪种驱使因素会影响我们,影响的程度有多深,和我们所承受的压力有很大的关联。

如果适度地运用驱使因素,就能给自己一些动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问题是,这5种驱使因素中的几种极端强化时,会给我们带来过度的压力,导致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我发现,抑郁症病人最容易极端化的驱使因素是“变得完美”。无论是面对重要还是不重要的工作,他们都会产生以下想法:

“工作都要完美地完成才行,不能允许任何失败。”

“现在这样还不算是完美。不行,还不行!”

“得再做得完美一点才能获得别人的称赞!”

所以,当内心“必须做得完美无缺”的情绪很强烈时,你就要警惕了。如果这种情绪一直持续,神经就会在得不到舒缓的情况下渐渐疲惫,压力也逐渐累积。而且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我们只要一觉得自己某件事“没能好好完成”,就会严厉地苛责自己“不行”,导致压力进一步加大,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这样下去,离抑郁也就不远了。

所以,觉得自己身上“变得完美”的驱使因素很强烈的人,可以将“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没有完美的人”这两句话挂在嘴边,以削弱那种“鞭策”自己的力量。

这些话可不是口头上的安慰而已。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是多了不起的行家里手,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犯错误不是更加理所当然吗?一个人从来不犯错反而不正常吧。

而且,那些过分想要做得完美的人总是会不知不觉地把周围人的情绪也搞得很紧张。由于在这些人身边很难得到放松,这些人的人际关系也往往会搞得很尴尬。相反,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如果意外地展现出笨拙的一面,反而会让人忍俊不禁,感觉距离拉近了——这样的经历你是否有过呢?做事不一板一眼,有时候也算得上是一种个人魅力的体现哦。所以,偶尔会马虎一下、露出一些破绽的人,反而更容易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抱着“不需要做到完美”这一想法,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减少紧张感,不会出现未战先怯的情况。当出现失败或没有顺利完成的结果时,也不会过分失落,不至于苛责自己。相反,这样的人能保持心绪平稳,凡事泰然处之。

玛伊雅的小提示

5种驱使因素中,有没有一两项符合你的情况呢?这些因素压迫着你,不仅没能为你加油,反而增加了你的压力。希望你能通过这一段介绍的两句话来削弱这些驱使因素的威力,同时巧妙地利用它们。

img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