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陇人品格的亮点与缺失

当代陇人品格的亮点与缺失

时间:2022-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开发陇上的过程是以牺牲人情味为代价,换取商品经济观念的上升,那将使陇人的品格受到摧残和扼杀。

当代陇人品格的亮点与缺失

周小华

综述陇人品格中的当代亮点首先需要理清、归纳当代陇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总结当代陇文化的亮点,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研究陇人的当代品格,发掘亮点,才能追根溯源,获得科学的、文化的依据。

一、承前启后的当代陇文化精髓

陇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它的精髓有这样几点:一是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二是道家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维;三是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四是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的精神;五是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的行为科学。这些文化指向均已积淀为历代陇人普遍的心理素质,凝聚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传统陇文化以其丰厚的历史资源和卓越的品质滋养了当代陇文化,当代陇文化又在现代文化的流变中、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下,不断兼容并蓄,发展其特色,形成了当代陇文化博大的体系。它所涵盖的内容是:

1.当代陇人品格

当代陇人品格是当代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陇文化的精神塑造了当代陇人品格,其精神渊源是:

(1)陇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历代陇人便自觉肩负了中华传统文化护卫的职责。因此,陇文化在世界现代文化的流变中更具特色文化的冲击力。

(2)甘肃地域辽阔,是边境的内陆屏障,历史上内乱频繁,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陇人即使征战,其目的也是出于守誉、守土,而并非掠夺称霸。性格中自然敦厚、礼让成分多,传统的价值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重义守节。

(3)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族人民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出稳定的真谛,就是从真诚的谦让中求得认同,从无私奉献中获得凝聚,以民族融合的基础获得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独特的历史环境所培育的性格特点是:心气内敛,外表豪放。

(4)陇上黄土裸露,戈壁苍茫,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的艰辛使百姓付出与回报的差距令发达省份不可想象。地域的苍凉感潜移默化影响了陇人的悲悯情怀,促使了当代陇人的奋发情结。

当代陇人品格概括起来就是:忠义薄利的传统价值观,忍让包容的和合理念,敦厚勤勉的务实作风,愈挫愈奋的阳刚之气,坚忍不拔的进取意志。

2.当代陇文化特色

陇文化就内涵而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陇上各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陇人的主体意识,使陇人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代陇文化深深根植于传统陇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又经过现代文化的陶冶,形成了多元基础的鲜明特色。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1)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的新丝路文化。它具有走向世界的开放性,在文化全球化中,坚守地域特色,从地域性中开掘民族性、世界性。

(2)以西域高原为聚合点的多民族融和特色。那就是5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各民族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宗教信仰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相互交流与渗透。这种文化特质在当代社会的互动中,共同凝结成虽不同民族而有共同的国家意识,在与内陆的联系中倾注着对国家的炽烈情感。

(3)以黄土高原为主的黄土文化。它以中原农耕文明为基础,具有坚韧、内敛、执着、道义、谦卑、自尊、敦厚的特色,深刻地印痕着黄土地域的痕迹。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商品经济意识淡薄,人情味浓烈。

简要概括当代陇文化的特点,那便是:多民族包容的和合性;为国分忧的责任心;走向世界的腾飞之气;改造贫瘠环境的科学理念。

二、当代陇文化的精神旨向与缺失辨析

陇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缩影。当代陇文化是中华当代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陇文化所揭示的是当代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凝聚的是当代人在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理念和经验,阐释的是人类追求最高生存境界和精神理想的思路。

那么,当代陇文化为什么没有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典型缩影?如果以当下的视觉审视,那就是:当代都市文化是当代陇文化的薄弱之处,甚至是文化缺失。因为地域的原因,西部没有进入后工业时代,都市的经验在西部还没有嫁接的基础。但这并不影响当代陇文化的发展。它的缺失正好凸现了当代陇文化的特色。这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给文化提供了多元发展的空间。因此,任何一种地域文化都不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全貌。就看地域文化的精神旨向在本民族文化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足迹和经验的记录。整个西部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甘肃也不例外。文化的生命力是当代陇文化的灵魂。当代陇文化所哺育的陇人品格是当代陇文化的核心。当代陇人将历史上开放的西部视野和近代坚忍不拔的乡村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其演变运化的过程就是当代陇文化的基础。

当代陇文化的精神旨向是以牺牲自我的和合理念,以开放的历史经验,以新中原文化守护神的姿态再造陇上辉煌。它是当代陇人的指导思想。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域外人一踏上黄土地就强烈感受到的:经济观念淡薄,人情味浓烈。

陇人的经济观念淡薄源于甘肃传统社会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人情味浓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渊源。陇原大地的人情味标志着历代陇人的价值取向,浓缩着陇文化的精华。不论从民族融合、丝路繁荣还是改造恶劣环境,都深刻体现着人情味的力量。人情味是历代各阶层凝聚人心的文化筹码。因此,陇人的人情味不应成为当代陇人增强商品经济观念的障碍。如果开发陇上的过程是以牺牲人情味为代价,换取商品经济观念的上升,那将使陇人的品格受到摧残和扼杀。

历史上甘肃丝路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区别正是以商品经济观念为分水岭。丝路文化中的商业交往渗透着陇人深深的人情味,它使丝路文化中的商业精神显示出达观和宽容。陇人的人情味是陇上丝路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同的精华,是陇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现在商品经济观念的淡薄,是农耕文化的历史局限。在新丝路文化的冲击下,将会不断得到改造。

三、当代陇人品格的亮点

1.共和国的长子风范

共和国的长子风范主要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它的内涵是: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克服本位主义思想,追求祖国的繁荣昌盛;先天下之忧而忧,忍辱负重,大我在先、小我在后,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具体表现在:

(1)石油、钢铁生产中勇挑重担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石油生产基地玉门,汇集了全国数十万热血儿女奋战甘肃戈壁滩。玉门油田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其精神在全国石油战线生根、开花,成为享誉全国的铁人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泉钢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不仅承担了全国大量的生产任务,而且为我国钢铁生产输送了经验。如今,嘉峪关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钢铁城。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钢铁精神中的拼搏意识和勇挑重担的作风是陇人敦厚品格的当代延续。

(2)为国分忧的无私精神。20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共和国经受了内外交困的一场磨难,在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甘肃由于底子薄生活供应也十分紧张。但是为了保证全国的生活供给,陇人自己承受着饥饿,却承担了大量的粮、油、蛋、肉的统购任务。当时甘肃是全国饥荒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但供给任务却是全国完成最好的省份。这些都深刻体现出陇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品格。

2.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意识

守护中原文化是历代陇人渗透于血液中的神圣职责。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中原文化的守护也是以推陈出新为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中,世纪之交的陇人以创造世界一流的文化品牌意识,创造了三大文化品牌:“敦煌”、“《读者》”、“牛肉面”,使其在当代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甘肃三大文化品牌所体现的当代陇文化内涵是:

(1)从独特性中寻找世界性。敦煌找到了传统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当代敦煌已从传统的敦煌文化资源优势中走出,已具备了国际性学术研究、旅游、敦煌精神传承等三位一体的当代文化模式。展示了当代中西文化融合的经验。在世界当代文化视野中体现了泱泱大国的文化雄姿。

(2)从人类的基本情结中寻找世界性。《读者》从内容到形式树立了精英文化的世界性典范。《读者》作为一份综合性文化期刊,发行量位居世界第四。上世纪末文化艺术领域,一场形式的革命席卷全球,《读者》却能超然之外。它所坚守的雅俗共赏是获得世界读者的基础。这场形式领域里的革命终于在近20年的流变中找到了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彼岸。多年来《读者》默默地引领了潮流,这深刻体现了当代陇人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3.世纪之交的少帅英姿

陇原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却是一片文化的沃土。当代陇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以厮守而护卫传统文化,只能让文化的光轮越来越暗淡。在这片沃土上寻找中华民族的闪光点,让其融汇于时代,照亮时代,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流变中增强新鲜血液,才具备文化整合能力和引领时代精神的风范。世纪之交陇人的少帅之气具体表现在:

(1)揭开中华历史尘封的勇气。甘肃境内天水秦安县发掘的大地湾遗址,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这是一部当代陇人用自己智慧和品格护卫中华文化的行为作品。在20世纪后期成为国际性的重大文化事件,它体现了陇人品格中自信、执着、进取的特点。

(2)高科技强国的现代献身精神。牺牲自己为国捐躯的思想是陇文化的典范。“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所表现的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当代陇人品格中仍能得到新的阐释,那就是:科技强军,实现民族腾飞的新世纪精神。具体体现在我国“神5”、“神6”航天载人宇宙飞船在甘肃大地酒泉发射成功。他们勇于征服宇宙的高科技探险精神、无私的牺牲精神和古代征战陇上的异域壮士一样,闪烁着陇人品格中一脉相承,笑傲疆场的英雄气概,给世纪之交的陇文化增添了光辉。

4.坚守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取向

地域文化是当地习俗的展示,是历代人智慧活动的结晶,它反映了当地人的伦理、道德和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最有代表性的是:

(1)耕读文化中的民间道德凝聚。耕读文化是定西市通渭县民间发轫于古代,形成于近代,延续发展下来的传统文化。其内容是:农民耕地回来,放下锄头,就能挥毫书写。因此,通渭遍地是农民书法家。其实,这只是耕读文化的形式,其精髓是: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普及现象通过习书、作画表现出来。

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凝聚了百姓传统的道德思想,那就是:知书达理,耕读传家。这种文化延续到今天,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就是:邻里友爱,遵纪守法,和合向上。因此,通渭不仅成为闻名西北的书画县,形成文化产业,而且由于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全省遵纪守法的典范。

(2)状元文化中的民间进取精神。状元文化现象于20世纪末形成于定西市会宁县。其一,反映在苦甲天下的会宁农民注重智力投资,高考率引人瞩目;其二,反映在毕业的会宁籍大学生、研究生在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已形成景观,构成“会宁现象”。

会宁是全省的特困县,交通不便,至今不通火车。大多数农民家庭节衣缩食,用贷款供给大学生。它传承了陇人渴求文化,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科学务实的发展观;凝聚了民间积极进取、走出黄土地、报效故土的力量。

(3)庄浪梯田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庄浪梯田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梯田文化于80年代形成。庄浪县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甘肃的缩影。庄浪梯田建设形成文化的原因是:再造秀美山川、惠及子孙的人文理念;是艰苦创业、愚公移山的精神。2002年8月庄浪精神终于在人民大会堂得到肯定,这标志着陇人品格中坚忍不拔的性格特点依然在当代释放着光彩。

四、当代陇人品格的困惑辨析

当代陇人品格中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和经济价值观的对立与统一的困惑。陇文化是以黄河流域汉文化为基础,而农耕文化是汉文化的核心。长期以来农耕文化中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束缚了陇人的商品经济意识,使陇人在价值观中选择重义轻利,导致经济意识淡化,这是当代陇文化的弱势。

当代陇文化中最具冲击力的是陇人传统的优秀品格,它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铸就了陇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经济价值观念淡薄是陇文化的弊端。笔者在通渭调研时发现在这个书画产业已具规模的地方,有一些农民不愿出售自己的根雕产品。原因是艺术品就不能沾上铜臭。这正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中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模式。它束缚了人们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类事例在贫困地区屡见不鲜,它是一种惰性,持久地影响了陇人发展思维,束缚了创造性。这是当代陇上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小康社会文化。小康社会文化反映的是经济价值与人生价值观的相互统一。当代陇文化应以小康社会文化为发展方向。陇文化的精华是小康文化基础,陇文化的弊端是影响小康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当代陇文化的完善应从这个问题着手,当代陇人品格的塑造也应以此为强化的主要内容。这是当代陇文化在时代的流变中需要注入的新鲜血液。

五、当代陇人性格的缺陷

当代陇人性格和陇人品格属于两个概念。当代陇人性格的缺陷是指陇人在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性格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不适应的方面,但是它与陇人品格依然有着直接的关联。陇人品格受陇文化的长期熏陶和直接哺育。因此,探究当代陇人性格的缺陷,首先得探究当代陇文化的缺陷。当代陇文化的缺陷是传统的价值观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现实之间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是:(1)在利和义的辩证统一上,没有推陈出新的理论支撑。(2)创新思维欠缺,导致了因循守旧多,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缓慢。(3)经济观念淡薄,难以发现本土的商业机遇。(4)挑战欲望少,求安求稳的懦弱印痕太深。这些都是陇人性格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是当代陇文化的严重缺陷,是影响当代陇人品格日臻完善的因素,应当引起当代陇人的深刻反思。

在中华民族漫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陇人一直自觉肩负着护卫中华文化的神圣职责。因此,历来陇原大地被视为中华传统价值的摇篮和基地。但是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当代陇人的开放意识,对当代陇人品格的继续完善产生了不利因素,使当代陇人品格因欠缺竞争意识而缺乏时代的鲜活性。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有本质的不同。我们提升陇人品格也不可能是对传统文化品格的简单回归,但是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和品格的塑造与完善更不能脱离其渊源。研究提升当代陇人品格,要充分挖掘历代的优秀成分,重振陇人精神,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确切地说当代陇人品格的缺陷应该是当下精神旨向的不够清晰和完善以及创新能力的欠缺。

当下的精神旨向是:挑战中的创新;继承中的扬弃。中华民族已进入一个新的腾飞时期,因此时代需要我们挖掘自身最大的潜力,创造性地寻求各种商机和发展机遇,以缩小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我们陇人来讲要体现这个精神实质,对策便是:增强商品经济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如果我们不把缩小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作为近期的目标,那么,在陇原要实现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是一句空话。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衰落,在西方列强侵略时的无力,被人们采取一种文化归因的解释策略,简单地把原因和过错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身上。在这种心态下,国人对于本国固有文化和固有的学术自信心,降落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提升陇人品格就是要恢复陇人的自信和自强。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提高,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提升陇人品格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

陇人的忍辱负重、无私奉献、包容和合的精神品格就形式而言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历史的精神财富,它需要注入现代精神品格的活力才能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陇文化文明的珍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成为代表先进文化的进步方向。

周小华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