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找媳妇结婚做准备,陈沛和他的创业之路

为找媳妇结婚做准备,陈沛和他的创业之路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走过桥坡——农民企业家陈沛和他的创业之路30年前,甘肃省武威县大柳乡桥坡三队农民陈沛成了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陈沛和他创建的“桥坡模式”开启了农工副商综合经营的先河,影响和带动了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婚礼上,77岁的陈万政老汉的一席话至今难忘。好在陈沛在自己出名以后,又认识、结交了许多有名望的人。

走过桥坡——农民企业家陈沛和他的创业之路

30年前,甘肃省武威县大柳乡桥坡三队农民陈沛成了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当时,他创造出了两个全省第一:第一个电视村,第一个农民股份公司。陈沛和他创建的“桥坡模式”开启了农工副商综合经营的先河,影响和带动了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他的事迹受到了当时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也引起地方和中央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弹指间30年已过去。今年仲夏,记者再次采访了他。

桥坡是个地名,就是现在的武威市凉州区大柳乡桥坡村。

这里曾经是个有湖水,有小桥,芦苇摇曳、瓜果飘香的好地方,当地就有“过桥上坡,一天到黑”的说法。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农为本,辛勤耕作,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过桥” 、“爬坡” ,演绎着平平淡淡的人生。

1980年1月18日,是农历的腊月初一,离过年刚好还有一月时间,乡村里的年味却越来越浓了。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三个好年景,进城赶集置办年货的农民把乡间的道路拥挤得满当当的,这是多年不见的腊月进城买年货的景象了。就在这一天,一条新闻在乡间不胫而走:“桥坡三队上省报了! ”这话说的是,在当天的《甘肃日报》头条位置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三中全会政策好,送穷迎富有希望——桥坡三队大搞工副业一年变样”的新闻,报道以翔实的数据,朴实的文字报道了发生在桥坡村的故事。编辑为这则新闻配发的短评说,桥坡三队一年变富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敢于冲破传统的陈腐观念,改革单一经营的落后方式,从实际情况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手发展工副业生产,为社会生产更多的产品,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快改善……

这是一组需要回放的镜头:1979年3月8日夜晚,桥坡村“扶队长”的会议正在进行。由于多年的“大锅饭”吃懒了群众,再加上单一经营阻碍生产发展,干部群众心没少操,力没少出,但年复一年摆脱不了缺吃少穿的困境,桥坡村也不例外,前任队长在群众的一片埋怨声中躺倒不干了,要么好言劝说把他扶起来,要么选出新队长。

“你也是个男子汉,挑起来给大家干一场! ”昏暗的油灯下,67岁的陈明政把儿子陈沛捣了一把说。陈沛理解老父亲的意思,“霍”地站起身来说:“我当过油油匠,城里乡里跑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世面,如果大家选我当队长,我保证大家天天吃拌面! ”饥肠辘辘的农民一听此言,咽下快要流出口的唾沫,齐声一吼:“成! ”

陈沛自荐当队长成功了,他带领一群家里没有余粮,冬天连袜子也穿不起的农民,向着多业并举、勤劳致富的大道奔跑——全队65个全、半劳力用其所长,挨个排队,组织起了农业组、木工组、瓦工组、油漆组和采砂组,各项经营都实行严格的定额责任制。农业的田间管理和收割、拉运都搞小包工,责任到户到人。在组织工副业生产中,他们发挥原有工匠的技术专长,组织青年学技术,尽可能安排各家各户的劳力轮流参加。对四个年龄较大的未婚男青年,队里特别照顾他们多参加点工副业生产,增加收入,为找媳妇结婚做准备。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全队各业兴旺,群众压抑已久的热情和创造力被催发出来,1979年的总收入比上年增加1.6倍,达7.8万元,群众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1.5倍。队里的孤儿郑万铎当年的收入达到893元,相当于当年月收入70多元的工人,他和另外三个青年都找好了对象,筹办喜事——桥坡农民开始迈上一条通往富裕幸福目标的“金桥” 。

桥坡三队一年巨变的喜讯吸引了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宋平的目光,他专程来桥坡进行调查研究,还专门到孤儿郑万铎家里看了看。拉着郑万铎的手亲切地说:“预祝你们新婚幸福,希望你们新事新办。 ”郑万铎高兴地流出了热泪。

1980年2月2日上午,记者应邀参加孤儿郑万铎的婚礼。那天,全队的男女老少都拥挤在居民点北头的一座普通的院落里,为新郎新娘贺喜,陈沛是证婚人,大队支部书记主持婚礼,县文化馆的同志特意赶来拍照。婚礼上,77岁的陈万政老汉的一席话至今难忘。他说:“前几年的郑万铎为啥找不上媳妇,今天为啥喜事临门?完全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我们桥坡三队一年变富的消息上了报,没过十天,双树公社一个拾粪的老汉有意问我,‘你们队里还有谁家的小伙子要找对象? ’我说,‘够年龄的四个小伙子全找下了,有三个就在二月二日、四日、八日结婚哩! ’ ”记者的心被深深打动了,于是写成了题为《三喜临门》的通讯在《甘肃日报》上发表。

桥坡村里生活最困难的孤儿郑万铎的成婚,实际上是桥坡村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治穷致富的生动反映,它宣布了一个墨守成规、缺吃少穿年代的结束。时隔30年后,当记者询问陈沛,当年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和胆识搞工副业和包产到户时,陈沛嘿嘿一笑说,他偷看过“天书” 。听得出来,这显然是开玩笑。在记者的进一步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原来,他在自荐当队长之前,是手艺很不错的油漆匠。一次他去给武威军分区的一位首长家油漆家具,无意中看到了一份中央的“红头文件” ,上面有允许发展工副业生产、允许农村推行包产到户的字样。陈沛把这些话一字不漏记在心里。他知道,当时干部们怕这怕那,不敢破禁区,顶着拖着不开“禁” 。自己是农民,无官一身轻,什么也不怕,只要能让农民有粮吃有钱花,就豁出来干一场。干好了,让乡亲们吃个饱饭;干不好,自己还当农民,更何况确实有中央的“红头文件”撑腰。于是,他才大胆地自荐当队长,放手发展工副业生产。

1981年,在治穷致富路上刚刚迈开大步的桥坡三队又面临新的抉择和考验。全队的耕地已经在姓“资”还是姓“社”的激烈争论中分田到户了,但队里靠全队人心血和汗水发展积累起来的工副业设施包括厂房、加工机械、机井、汽车、拖拉机等,同样面临着“五马分尸”的厄运。如何既保护这些“劳动成果”不被分光吃尽又能调动全村群众发展工副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家人陈沛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好在陈沛在自己出名以后,又认识、结交了许多有名望的人。这些名人中有省报和新华社的记者,有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专家,有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还有亲属在香港当企业家的私交。陈沛虚心向他们讨教锦囊妙计,终于,一个在今天看起来很寻常在当年却是石破天惊的改革计划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诞生了——将集体的工副业和公共资产全部作价分配到户,再动员群众把分到的资产值当做股份投入到即将成立的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农民可以在公司参加生产和管理工作,年底参加分红。

1981年12月18日,桥坡三队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打扫得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洒上了湿漉漉的水花,远远望去,“甘肃省武威县大柳乡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的会标格外醒目。邀请县上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参加成立大会的大红请柬早在一星期前就发出去了,陈沛还特意准备了几桌酒席要好好庆贺一下,但左等右等,只有村上的几个领导来了,迟迟不见县上机关干部的人影儿。焦急和无奈中,陈沛和队上的其他干部一商量,省略了领导讲话、参观祝贺一类的程序,只选择其中选举董事会、通过公司章程等重要的议程进行,准备开半天的会,只开了两小时就匆匆结束了。

事后才知道,由去参加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引发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疑虑最终动摇了许多县级机关干部出席会议的决心,致使本应该隆重热烈召开的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冷冷清清中收场了。

这件事使陈沛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也使他感受到改革和创业的艰难。但他没有消沉,偷看过“天书” 、受到过“高人”指教的陈沛始终坚信,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人心所向。他想,对新生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只是暂时的,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就在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不久的1982年1月14日,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刊发了一则标题新闻:“甘肃省武威县出现了一个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只有20余字,但对于在困境中“爬坡”的陈沛来说,就像是迷茫中看到了旗帜,听到了号角!

陈沛并不孤独,机遇始终与他同行。1982年12月的一天,应邀参加全省多种经营会议的陈沛和原甘肃日报总编辑刘爱芝在会上相遇了。一个是闻名全省的农民企业家,一个是以为新生事物鼓与呼为己任的省报总编,两人相见恨晚,无话不谈。刘爱芝向陈沛介绍了兰州市养鸡大户高学兰的情况,建议陈沛到高学兰那里参观学习。刘爱芝意味深长地说,如果家家户户都像高学兰那样养鸡,中国农村的面貌就大不一样了。第二天,刘爱芝和时任甘肃省副省长的许飞青亲自陪同陈沛到高学兰家参观学习。副省长衣着朴素,见陈沛身穿雪花呢大衣,便开玩笑说,你一个农民,穿得比我省长还好,还是改革开放好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鼓舞着陈沛改革创新的信心,也使他开了眼界,长了知识。会议结束回到家,他首先动员自己的妻子学习高学兰,在家里办起了存栏200只、后来发展到500只的养鸡场。农民家庭养鸡——这个在那个年代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不知割过多少次的新生事物,终于通过陈沛和妻子的带动示范,千百个“高学兰”迅速在武威县大柳、双树等乡村涌现出来了。

1981年11月9日,一场瑞雪飘落武威大地。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于忠正来桥坡调研。他深入车间,走访农户,与干部群众座谈。桥坡三队农工副商业全面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变化让他心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感受颇深,教益甚大。为此,他填词二首,以颂其绩、咏其志:“银花满地,飞车访桥坡。户户添新,笑来自心窝。力奋三秋独当先,始知甜头多。农工商副路儿宽,携手共进同乐。 ”“头雁高飞,群雁紧相随。五技六艺,越钻越有味。为四化誓刨穷根,自荐非我为。天高地阔任我翔,莫让闲言废志。 ”

省委宣传部领导踏雪而来,吟歌而去,用真情为改革创业者歌唱。

从1981年到1986年的6年间,是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陈沛个人事业上的巅峰阶段。陈沛抓企业管理,更新技术设备,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许多城市的青年也来公司上班,许多国有企业的“星期六”工程师也来这里施展才华。公司办起了腐竹、粉丝、罐头饮料、饲料加工等厂子,年产值480万元,职工450多人。

在一片繁荣的背后,乡镇企业带有共性的管理粗放、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自有流动资金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等“硬伤”也在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逐渐显露出来,只不过这些“硬伤”被一时的兴旺景象掩盖着,还没有发展到危及公司命运的时候。

1984年8月1日,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业务种类增加,业务范围扩大的新形势对新型的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由陈沛发起,在原桥坡农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武威天马联营公司。

在公司成立的那天晚上,陈沛特意把记者安排在他新建成的二层小洋楼就寝。这是记者平生第一次住进由农民自己花钱修建的小洋楼里。楼内装修豪华,四盏光线柔和的壁灯映照着沙发、地毯和一盆盆含苞欲放的鲜花。这不是老一辈农民像童话一样讲述过的、向往过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吗?窗口正对着灯火通亮的食品加工厂,不知谁家的电视里播放着悦耳动听的流行歌曲,隆隆的机器声伴着青年男女的笑声,那是往外地拉运产品的汽车启程了,那是上夜班的姑娘小伙走向车间。在当时的武威地区,像陈沛这样敢于改革创新,突破“禁区”发展工副产业的企业家只是星星之火,一枝独秀,大部分地方的干部群众还固守单一经营的旧模式,在姓“资”还是姓“社”的十字路口徘徊,手头没有钱花,更不要说盖新房、修小洋楼了。这是一个多么需要改革家、企业家大批涌现的年代啊,一个陈沛带富了一个村、一个乡,如果涌现出一千个、一万个陈沛,农民世代向往的小康生活就会在整个武威地区乃至全省的每一个乡村变成现实!

这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故事。1981年冬天的一天,记者到桥坡三队采访陈沛。他看见这位平日里落落大方的企业家,那天怎么扭捏起来,而且脸上还挂着一种欲言又止的神色。一会儿,陈沛等他的爱人泡好茶走出门外时,才神秘而又难为地说:“怎么办哩,外地有几个姑娘向我求婚哩! ”记者一听吃惊得差点叫出声来。“黄沙漫漫苦连天,有女不嫁河西郎” ,何况陈沛已有妻室儿女,求婚者未免太冒失了吧!惊愕间,见陈沛从电视机背后取出一摞五颜六色的信,一份一份展开让我看。这些信来自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和省内的静宁、通渭等地。一行行出自姑娘之手的娟秀工整的字迹,句句倾诉着对陈沛和桥坡三队的爱慕之情:“……请理解我一个姑娘的心吧,我愿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你领导的桥坡三队,我愿同你一起享受勤劳致富的甘苦……”这是一位江南女子的心声。“……我高中毕业三年了,我学会了酿酒,还学会了孵小鸡。如果我能如愿以偿的话,或许能为你助点力。你干的活那么多,一定很辛苦……”这是一位河南姑娘的衷肠。“……我们这里出产苹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红彤彤的苹果满山遍野。我准备带些苹果树苗到你队安家落户,我教你栽种、嫁接,等苹果熟了的时候……”这是本省一位姑娘以果树为“媒” ,给陈沛的求爱信。看到这里,记者一切都明白了:在这些姑娘的心目中,陈沛一定是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可是他已经……这能怨姑娘多情么,不能,都怪我们这些记者们太粗心,在报道中没有说清陈沛的年龄。这时的陈沛还在一个劲地问:“怎么办哩,怎么办哩? ”我深深理解这位庄稼汉此时的忧虑和不安,他愁的是如何给姑娘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一月以后,记者看到了陈沛给姑娘们复信的底稿,信上详细介绍了桥坡三队致富的经验,勉励姑娘们立志建设家乡,在那里创造幸福的日子,结识生活的伴侣。只是有这样几句冷冰冰的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我们这里没有你们的事,只要肯出力气,哪里找不上好男人。 ”我埋怨陈沛写信不注意语言美,想必冷落了姑娘的心,但事实又使我折服:当时桥坡三队凡够年龄的男青年都订了婚,挑的都是有文化的漂亮姑娘。据说,外队几个青年打着桥坡三队人的旗号,“哄”来了媳妇,以致出现“洞房惊变”的事情……

啊,那是一个人人都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尽情编织着生活梦想的年代,万元户、当老板成为人们对生活的新定位和追求的目标;那是一个激情飞扬,精神枷锁被打破了的年代,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可以进城经商,可以进厂做工,可以穿西装打领带,可以学着电视上的样子,领着心上人到小树林里谈恋爱;那是一个创造多于守旧的年代,大包干,作业组,联产承包,包产到户,承包经营等一个个新的经营方式被群众创造出来;那是一个新闻爆炸、常使记者应接不暇的年代。大包干,自主权,股份制,董事会,招聘制,定额管理这些新名词,只有请教专家、查阅词典才能做出正确的表述;那是一个党的富民政策化铁成金、发挥巨大威力的年代,一“包”就灵,一放就活,一改就富,普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改变命运,成为个体户,专业户,成为老板、经理;那是一个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尊重、改革人才和致富典型层出不穷的年代,除了陈沛之外,武威地区在农村改革,城市商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还涌现出过刘全国、张淑芳、段玉奇、邓玉、顾孔方等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

当然,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并不都是鲜花、掌声和喜悦,还有挫折、失败和辛酸的眼泪。

在回望陈沛和桥坡农民股份公司的创业之路的时候,记者作为这一新生事物的全程见证者和记录者,常把桥坡农民股份公司生存发展状态形象地比做是一群驾驭技术尚不娴熟,缺乏给养的车夫,驾驭一辆崭新的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尽管翻过山、转过弯就是大道坦途,但眼前的路每走一步都让人提心吊胆。

1989年人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由于国家调整金融政策、紧缩银根,再加上公司管理不善,用人不当,技术落后等原因,运行了近10年的桥坡农民股份公司难以为继,宣布停业了。这是许多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正直、善良的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尽管社会上也有改革允许失败,允许交学费的说法,但让一个曾经带动一方经济发展、造富一方群众的新生事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总是一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陈沛更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曾经用“三年笑,三年累,三年哭,一年白了头”的话来形容创业的艰难与不易,因为他知道,股份公司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更是全体股东的,广大农民确实需要像桥坡农民股份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他们发展产业化农业,通过加工增值和外销增加农民收入。“有我陈沛吃的肉,决不让大家喝汤! ”这些话是他在全村群众大会上说下的。如今大业未成,公司倒闭,这人丢不起,信失不得啊!

一段时间里,村上的人看到陈沛每天都在已经关闭、长满了蒿草的厂区、车间周围转悠着,或者看着那些闲置的锈迹斑斑的机器发呆。再后来,陈沛很少走出家门,渐渐从新闻媒体和当地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让关心支持他的人越发惦念他,陈沛,你在哪里?

1989年冬天的一天,南国鹏城艳阳高照,温暖如春,陈沛父子俩急匆匆行进在高楼林立的深圳大街上。他们显然对南北气候的差异缺乏了解,还穿着从北京出发时的呢子大衣来到深圳。没走多远,父子俩就大汗淋漓,他们脱去厚厚的外衣,让温暖的、带着浓浓桂花清香的春风吹拂自己的肌肤。

面对公司倒闭的巨大压力,陈沛曾经哭过,甚至自己打过自己嘴巴,但他最终选择了坚强和拼搏。他知道,改革是一项在风浪中前进的全新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农民办企业,更要更新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抱着这个念头,他离开了武威,在儿子的陪同下,先后到上海、北京、天津、厦门等地考察学习办企业的经验。

此次的深圳之行,是他心仪已久的考察行程。他知道,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点江山、掀起改革开放新浪潮的地方,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怀着一种近似朝觐者的心态走近这座城市。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又不会说普通话,因此儿子就成了他生活助手和“翻译” 。他走访企业,参观市场,拜访企业家,了解市场行情,到武威籍的深圳人家做客。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城市。他发现,这里没有“红眼”嫉妒,没有“墙倒众人推”的世俗,没有只会说冷言讽语的“看客” ,人们都忙着挣钱、搞建设;老板、有钱人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这里崇尚才干,不尚空谈;这里没有姓“资”姓“社”的争论,这里的人们都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

考察学习的收获不仅仅是思想观念上的,还有经济信息和市场行情方面的。他了解到,广州、深圳的市场对内地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里有市场,家乡有产品,只要签订了购销合同,解决了包装、保鲜和运输问题,就是一条生财之道,致富之路。陈沛的心中又升起了希望的光亮。

第二年春耕时节,陈沛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家乡即将春播的田野里。

他的家乡大柳乡一带,是武威辣椒和反季节蔬菜的重点产区。他把从广东、深圳获得的农副产品的供求信息传达给乡亲们,在大柳乡、法放乡建立辣椒生产基地,后来随着“订单”的增加,他又把种植辣椒、茴香、大蒜的生产基地扩大到黄羊镇、吴家井,古浪县、民勤县等外乡外县,种植面积增加到10多万亩。并发起成立了法放乡小路村辣椒协会。经过多年市场经济风浪的吹打,陈沛更加成熟了,更懂得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了。他建立起了协会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作方式,做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根据蔬菜产品收购、加工季节性强的特点,集中使用资金,一年只做一次买卖,做一笔成一笔,人们又送给他一个“辣椒大王”的称谓。

2002年,陈沛已经是年逾花甲、儿孙满堂的老人了,儿女们再不忍心看着他风里来雨里去地操劳了,都劝他清清静静安度晚年,陈沛欣然接受了儿女们的劝导,果然到城里买来“文房四宝” ,每天临池不辍,还不时到文物市场“拣”上几个坛坛罐罐来把玩。时间一长,他的书房里成了文物古董的世界。他在同古人和古文化的对话中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儿女们都以为他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 ,静静地安度晚年了,谁知陈沛“鬓虽残,心未死” ,无时无刻不在作着东山再起的准备。这一年秋天,蔬菜丰收,行情看涨,商机终于来了。他将做蔬菜买卖挣得的40多万元钱全拿出来,在原来停业关闭的旧厂房里办起了一个脱水蔬菜加工厂,加工辣椒,胡萝卜丝、大蒜片。“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儿女们知道,这是不服输的陈沛在困境中的第二次创业,谁也不好拦挡,于是凑钱给他买了辆小轿车,小儿子陈松国成了他的专职司机,成天拉着陈沛满世界奔波。

这一次“出山”收获不小,他还清了农民的集资款32万元,清还银行贷款20多万元。在了却了这两桩心事后,陈沛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异常超然洒脱。每年秋季,他将繁杂的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中的大部分业务让协会、运销户来做,他只把自己的厂房、设备提供给外地商户搞加工,自己挣点房租钱。他看淡了金钱,看重了友情和亲情,更注重精神和文化方面的追求。他说:“如果图享受,目前我的资产也够一辈子享用了。但我总觉得,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还要为家乡的人多干些好事,这样人活着才有价值。 ”当地农民还把陈沛当做主心骨,一遇困难和问题,都来找陈沛拿主意。陈沛对乡亲们的事有求必应,听到农民有事找他,他就像战士听到冲锋的号角一样,跃出战壕,冲向战场!

1996年3月,陈沛被桥坡村群众推荐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陈沛施展才能、为群众谋利益的天地更广阔了,他动员全村群众捐资助学,修建了村小学校。看到村里的道路破损不堪,他拿出自己的8万元积蓄,为村上建成两公里油路。时任武威地委书记的李保卫以此为典型,在全区学习宣传陈沛的精神和做法,推动村级道路建设……

2008年6月17日,记者重访桥坡。这是记者与他自己的报道对象中断联系近20年后的又一次相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陈沛和记者的两鬓都添了几许白发,真有一种“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的感觉。那一天,记者与陈沛一直沉浸在对过去30年美好岁月的回忆之中。从贫穷饥饿到包产到户,从救济户到“万元户” ,从“油油匠”到董事长,从冬天冻得红肿的双脚到农民穿西装,无话不谈。我们知道,这是一部乡村的变迁史,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走过的路。谈到动情处,陈沛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了“一夫不耕天下受其饥”九个大字。

记者从字里行间读懂了陈沛的心,这就是梁启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男儿志兮天下事!

选编于《甘肃日报》 2008年7月8日

原作者:张生贵

短评: “村官”虽不在国家行政官员的序列,但绝对是农村的一方“首脑” ,是一种地方权力的象征。“村官”虽小,但其重要性丝毫不比任何一级官员弱,因为他们是面对百姓的第一人,中国八亿农民对党和政府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村官” 。小小“村官”如果能够倾心于民,造福一方,也能够留得“口碑”在人间。只要你能够成为最好的人物,最好的事情也就会发生在你身上。在此方面,陈沛就是一个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