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细心维护市面平静

要细心维护市面平静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计谋80:要细心维护市面平静胡雪岩说:“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因此,他总是细心地帮助官府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维持市面的平静。由此,胡雪岩想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一个想有大成就的商人应该有维持市面平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计谋80:要细心维护市面平静

胡雪岩说:“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因此,他总是细心地帮助官府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维持市面的平静。

在胡雪岩第一次销洋庄的时候,他介入朝廷与洋人的争端,试图在朝廷与洋人之间充当调停人的角色,通过他的努力把上海市面平静下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胡雪岩之所以产生要充当朝廷和洋人之间调停人角色的想法,是因为他要在上海创下除销洋庄以外更大的事业。他要在上海设立阜康分号,要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要在上海开米行,甚至还想在上海开戏院、茶楼。而所有这些生意,都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上海一定要保持繁荣的势头,而要保持上海的繁荣,首先必须设法使上海稳定。

但实际的情形是,上海此时很不稳定。上海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小刀会”起事。当时,上海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上海县城,一个是外滩的外国人租界,也称“夷场”或“洋场”。虽然因为外国人曾经接济过“小刀会”,租界因此并未受战火影响,但“小刀会”起事以后占领县城,终成租界的掣肘之患。二是由于洋人接济“小刀会”,与太平军从事军火交易,惹恼了清廷,于是清廷决定对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采取限制,颁布了禁止丝茶运往上海的政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而洋人似乎也在与清廷较劲,关系弄得很僵。受这两种因素影响,上海的进一步繁荣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不过,这也不是说没有回转的余地。能够加以调停的关键,是洋人与清廷都不想长久僵持下去。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清廷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就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现在洋人急需的茶丝,由于贸易禁令,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清廷主要也只是恼恨洋人资助“小刀会”和卖军火给太平军,才发出禁令的。从实际利益来说,如果真正断了洋商的生路,清廷也断了一条财源,起码关税就要少收许多。

由此,胡雪岩想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他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绝不会长久,搞下去,洋人固然要受损失,但上海市面也要萧条,最终两败俱伤。他要做的是,在朝廷与洋人之间调适,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消除,叫朝廷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朝廷,这样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办房地产也好,才会无往不利。

于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本来是他准备在销洋庄的过程中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胡雪岩在这个时候脱手的目的,是要向洋人做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要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二是去苏州拜见江苏学政何桂清,想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来出面调停的人。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与洋人之间的争端,并不是办不到的。

结果,他真说动了何桂清,借进京捐巡抚之职的机会,说动清廷,不久便取消了贸易禁令,使上海市面重新热闹起来。

胡雪岩对于清廷与洋人争端的看法,当然只是从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角度去看的。撇开他看法的对错暂且不论,他对自己生意的兴衰与市面安定与否关系的认识,以及他基于自己的认识,主动去维持市面平静的努力,却是很有启发性的。

对于生意人要不要自觉去帮助维持市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也许会觉得生意人只管做生意,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帮助维持什么市面。只要自己有手腕,能够把握住机会,市面平静有市面平静的钱可赚,乱世有乱世的钱可赚。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胡雪岩也说过,乱世之中,生意很难做,不过,越是难做就越是有机会。

但是,无论如何,做生意总是与市面的环境相关,与时局的安定与否相关。乱世之中,也许确实能够给人提供许多崛起的机会,但从根本上说,事业的发展还是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平静的市面。社会的总体购买力治世比乱世要大得多。只想在乱世之中找机会,甚至唯恐天下不乱,这只是一种投机者的想法,这样的人不会有大出息。

因此,不少大商人都和胡雪岩一样,自觉去维持市面的平静,维持社会的安定祥和。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商人叫弦高,他靠饲养和贩卖牲口而致富。

有一天,弦高赶着12头牛到市场上去卖。走到半路上,忽然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秦国正派大军来偷袭攻打郑国,前锋已快到达郑国边境,而郑国国君和军队还一点不知道!

国家大祸临头,即将陷入战乱之中,自己该怎么办?他的脑子里一下子翻江倒海,想到了许多。他想到了自己饲养的那一大群牛羊,想到了它们在蓝天白云下漫游草地,静静吃草的安宁兴旺景象,如果发生战乱,这一切还会有吗?他又想到了市场上商品交易的热闹场面,每次去卖牛,他的牛都因为长得肥壮而很快被销售一空。那满街的人群,那热闹的餐馆酒楼,人们兴高采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面……如果郑国发生战乱,人们不是被杀死,就是逃光,店铺被毁,街市冷落……

想到这一切,弦高感到自己对即将发生的兵祸不能坐视不理,他必须想办法尽力阻止它的发生。不久,他想到了一个疑兵退敌之计。他不再将牛群往市场上赶,而马上改变方向,迎着秦军的来路,向郑国边境走去。

出了郑国边境不远,便看到一浩浩荡荡的大军从前面开来,前面的旗帜上有一个大大的“秦”字。旗帜下的马车上站着一位将军。那将军看到弦高正赶着一群牛向自己走来,不禁驱车前来问道:

“喂,赶牛的!到郑国还有多远?”

“前面不远就是!”弦高不慌不忙地说,“郑王早知道贵军要来,特派我送来12头牛犒劳大军。”

将军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我们准备奇袭郑国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这长途进军,风声比我们进军的速度快多了!郑王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样奇袭已经没有意义,进攻没有效果,不如返回吧。”

这样,秦军便返了回去。在撤军的途中,又遭到晋国军队的突然袭击,被打得大败。弦高就这样以犒师为名,解了郑国之危,保持了郑国的稳定和市面的平静与兴旺;自己的生意也在这种和平兴旺的环境中大发,成为一代大商人。

市面只有安定才有可能繁荣,市面繁荣,自己的生意才有兴旺的条件,市面的安定与繁荣要靠大家来维持。一个想有大成就的商人应该有维持市面平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