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中有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指行百里路,走到九十里也不过相当于走了一半而已,形容事情越接近完成越艰难,有些人一开始设定了宏图大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决心和毅力,最后草草了事。这就是“30天荷花定律”。有一个法国人,年届42岁时,仍一事无成。回家后,他想方设法寻找与拿破仑有关的著述来学习。奥利森的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到城市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中有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指行百里路,走到九十里也不过相当于走了一半而已,形容事情越接近完成越艰难,有些人一开始设定了宏图大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决心和毅力,最后草草了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一俗语,或许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个奇妙的“30天荷花定律”。

荷花第1天开放的时候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天,荷花就会以比起前一天一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荷花就会开满整个池塘。

那么是不是荷花在第15天时开了一半呢?答案并非如此。事实上,到第29天时,荷花也只不过是开了一半,但是却会在最后一天盛开后面的一半。如果差了最后一天,则前29天的努力都前功尽弃。这就是“30天荷花定律”。

正如同人们追寻成功的道路一样,所谓厚积而薄发,首先要有厚积方可薄发。要在成功的道路上坚定坚持,我们需要的是信念和恒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胜过一百个只有兴趣的人。”人的信念就是拥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是一种由愿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才会相信,希望相信才会相信的力量。而只有拥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运用这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地创造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按照它行事。

正是信念,给了弱者以勇气,给了气馁者以希望,给了那些强者以更强大的力量。

如果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念,并且从不放弃这个信念,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拥有这样的潜力,原来自己可以做好许多事情。

有一个法国人,年届42岁时,仍一事无成。他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卜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无聊地走过去,决定试一下。吉卜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卜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我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卜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体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那是您的过去,”吉卜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您不相信,就不用付钱给我了。不过,五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表面装作极不相信地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妙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他想方设法寻找与拿破仑有关的著述来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事业开始顺利起来。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自己变了:他的气质、思维模式,都在不自觉地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极了他。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成了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许多人因为自己常常不能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于是就习惯了退让,习惯了失败,习惯了放弃。要知道,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你在思想上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是个不幸的人,那么你就不会拥有信念,不会因为目标和信念而全力以赴,那么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小小的男子汉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常常遇到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渴望。这样的人不会是真正的失败者。反之,你们或许也看见过许多原本有实力成功,却总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一个必胜的信念而把本应属于他们的成功让给了别人。两种人,你们希望成为哪一种?

著名励志大师奥利森·马登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帽子扔过栅栏。这是他父亲告诉他的,然后他再把这句话告诉了全世界的读者

面对一些比较困难或者不愿做的事时,人们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把它往后搁。当奥利森碰到这样的朋友时,总是对他们说:“把帽子扔过栅栏。”“什么意思?”他们不明白。这是奥利森小时候父亲常常教导他的。“当你面对一道难于翻越的栅栏并准备退缩时,先把帽子扔到栅栏那边够不到的地方。这样你

就不得不强迫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越过这道栅栏。”

奥利森的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到城市的。他出生在离城市有60英里的一个小镇,20岁时,便离开了家庭和亲友来到城市寻找新的生活。除了载他前来的一艘小船外,他一无所有。工作很难找,奥利森的父亲跑了几天,一无所获。他有点失望了,几乎想放弃在城市里生活的梦想,想驾驶着小船回家。可是他“把帽子扔过了栅栏”——卖掉了仅有的小船,因为要在城市里生活下去,没有钱是不行的。没有了船,也就没有了退路,奥利森的父亲只有向前。

不久,奥利森的父亲在一个大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奥利森的母亲;后来终于发了迹,成了富裕的中产阶级的一分子。于是奥利森的父亲就以他自身的经历教导他:“只有不顾一切的投入才能成功。”奥利森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信念,成为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励志学家。

的确,就如同这个小故事说的一样,只有那些为了信念而全心全意投入的人,才会在最后获得成功。

很多人在一开始遭受到挫折的时候就放弃了,一旦放弃,也就永远远离了成功。但是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不会因为挫折和困难而放弃既定的目标,不会觉得成功的希望渺茫,因为你的信念就是你的希望。别人都已放弃,自己还在坚持;别人都已退却,自己依然向前;只要拥有信念,哪怕前途依然坎坷,依然看不见光明,哪怕自己总是孤独、坚韧地奋斗着,你总是会通往成功的。

15世纪,人们知道地球是圆的,但还不知道它有多大、大海有多宽。25岁的哥伦布站在葡萄牙的海岸上想:只要这茫茫大海比马可·波罗跋涉过的陆地窄一些,我就有能力达到那里,有必要搞一艘船到那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东方大陆去发迹。通过阅读托勒密的《地理学》,他得知,欧亚大陆占据了北半球的一半,从葡萄牙出发,横跨大西洋,必定能到达印度;皮埃尔·阿伊利的《世界形象图》告诉他,隔在印度和欧洲之间的大洋不算宽,顺风航行,要不了几天就能穿越,他激动地在书上作了2000多个旁注;马可·波罗,他的意大利老乡,说中国、印度和日本遍地都是香料,黄金用来盖房子、做窗框,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写了200多个眉批;《圣经》也成了他的参考书,其中有一句话:“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部分,使其余的六部分干涸。”哥伦布据此推测:欧、亚、非三个大陆块占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六,海洋只占七分之一,因此,马可·波罗走过的是一条费力不讨好的路,人们望而生畏的海路其实近得出奇;他还听海员们说,偶尔有浮尸随着海风和洋流漂来,看起来既不像欧洲人、又不像非洲人。这一切激励着哥伦布的狂想。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对种种猜测和传闻那么信以为真。他刚刚脱离海盗生涯,穷困潦倒,却成天想着漂洋过海,想着无穷的黄金和显赫的地位。

他是当真的。他在葡萄牙踏踏实实地提高航海技术,熟悉各种新型航海仪器,学习现有的海图、探险故事和游记。26岁那年,他参与了前往冰岛的远航,这次探险成功后,他比过去更加藐视大西洋了。现在他需要征服的是拥有财富和权势的人,他自己当一辈子海员或海盗也无力组织起一支海上远征军。

他向葡萄牙王室兜售幻想中的黄金国,要价很高:要求封他为佩戴金马刺的骑士、在他和他的继承人的姓名前冠以表明贵族身份的“堂”字、授予他海洋大将军头衔、任命他为殖民地的终身总督、从殖民地搜刮来的财富中分给他十分之一……葡萄牙王室对此计划考虑了四年,然后把它否决了。在这四年中,他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儿子长大了。他带着儿子、航海图、某人的推荐信以及日益疯狂的雄心壮志,又前往西班牙王国

在巴洛斯港登陆时,这父子俩衣衫褴褛、污渍斑斑,一副叫花子的模样,事实上他们的处境已经和叫花子一样了,他们连住店的钱都没有,只好在修道院借宿。见到国王时,哥伦布把符合自己想象的世界地图拿出来,试图引起国王的兴趣。国王让他回去等,他就在焦灼中苦熬着,靠宫廷的施舍和卖书报的微薄收入度日。当王后托人捎给他一笔钱、让他打扮得体面些去见国王时,又是六年过去了。

西班牙国王愿意为他组建一支船队。但是,哥伦布提出的条件让王室成员啼笑皆非,他,一个穷途末路的乞丐,竟然想一下子成为贵族、总督,将来还要和国王一起瓜分殖民地的财富。他一无所获地离开了西班牙王宫。他准备去游说另一个国家、经历又一场“可怕的、连续的、痛苦而长期的战斗”、再荒废不知多少年的生命,直到狂想变为现实。在离开西班牙的路上,王后的使者追上了他,把他召回了王宫。然后,王室与他签订了开拓殖民地的协议,接受了他所有的条件。原来,在西班牙的内战和扩张中,许多功勋卓著的骑士和军人需要用土地来赏赐,王室没有足够的土地,哥伦布的疯狂计划,正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著名的音乐家亨得尔年幼的时候,家里人不准他学习音乐,连一个音符也不能学,乐器连碰都不能碰。但是这阻止不了这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他总是在半夜时,趁家里人都熟睡后悄悄跑到阁楼去弹钢琴。

莫扎特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苦工来维持生计,但是到了晚上,却总是偷偷溜去教堂聆听风琴演奏的乐曲,他把全身心都融入音乐。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执著追求,最终,莫扎特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

当巴赫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家里很穷,连点一支蜡烛也舍不得。他只能在月光下抄写学习的东西。当那些手抄的资料被没收以后,他也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努力地学习音乐。

就是这种对音乐的追求,这种对音乐的热爱,这种信念,成就了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当然,不只是音乐家是这样,可以说所有的成功者都必定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如果你想要拥有成功的话,请对自己的目标建立坚定的信念吧。只要你能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就一定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万事从来贵有恒。”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恒心,任何成功都必须依靠我们的全力以赴、坚持到底;反之,立志无恒,终身事无成,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了目标孜孜不倦,永不言弃?如果是一个短期目标,有可能是兴趣,是爱好,是一时冲动;而如果是长期甚至一生的追求,自然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强大精神动力。

恒心是一种执著。执著向前、不懈努力、永恒不变,如果是细流,就可穿越万里山川,一往无前,汇入大海,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海洋;如果是笋竹,则会冲开磐石,穿透重压的泥土,获得一片美丽的天地。

恒心是一种刚毅。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中也可掘出清泉。

坚毅的恒心是一个成功人士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认准了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们,才能超越一切阻碍,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到达高峰不是靠突飞,而是由于他们在同伴们酣睡的时候继续不辞辛苦地坚持攀登所致。科学上也没有平坦的大道,探求真理的旅途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只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地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登上高峰。

人生如路,漫长而远。当你准备离开暖巢而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时,你要知道,在生命的前方,存在着数不尽的高山、深谷,荆棘、泥沼。这些阻碍你前进的“劫数”有着强大的力量,时时刻刻企图征服你,恐吓你,让你打道回府。但你若拥有了恒心,一切劫难就像见了光的鬼魂一样威力骤减,不再那么可怕了。

爱迪生说:“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生命是一场马拉松竞赛,最大的敌人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唯有全力以赴地坚持,告诉自己:永远没有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如此才能写就你生命的精彩篇章。

img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