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对年逾八旬的金婚夫妇,曾谈及他们为何能保持青春的活力:“一个人只要保持一颗童心,就能永葆青春活力。”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保持精神年轻,人老心不老。而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一对年逾八旬的金婚夫妇,曾谈及他们为何能保持青春的活力:“一个人只要保持一颗童心,就能永葆青春活力。”

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不仅能与儿童沟通感情,而且对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去掉暮气,以至返老还童都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童心不泯,他就会充满朝气,生活也会充满快乐,就会有一个永远年轻的精神世界。有些人不但自己童心泯灭,老气横秋,而且十分努力地按自己的模式要求和改造孩子。总是要求孩子“少年老成”、“一本正经”、百依百顺,不允许孩子游戏、发问,更不能容忍孩子与大人有不同意见,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受到斥责和责罚。

鲁迅先生曾经提醒我们:“要学学孩子,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充分体现了鲁迅对儿童的理解和他那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大师、北宋时的大学者程颢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另一位宋代大名鼎鼎的诗人苏东坡也写过这样的诗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这些老夫子“偷闲学少年”、“聊发少年狂”,足见他们有着一颗童心。

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保持精神年轻,人老心不老。而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如果一个人老气横秋、老态龙钟,那他就会未老先衰、病魔缠身。

革命老前辈徐特立有一首诗:“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是宝。”

如果我们能“偷闲学少年”、“聊发少年狂”,保持一颗童心,那我们就能让健康快乐的生命奏出多彩乐章,如秋色之淡雅,秋光之灿烂,秋实之饱满,秋水之清透。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到老年,若拥有童心,笑口常开,会使中枢神经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生物钟得以正常运转,促进内分泌系统的良性调节,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所带来的不良刺激。同时,无忧无虑,心情轻松,还会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地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

古今中外,白发苍苍而童真犹存的老人还真有不少。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过古稀,还常同自己的曾孙一起玩骑竹马,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童真不泯的秉性,陆游在那个人均寿命不超过60岁的时代竟活到85岁的高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也是位童真常在的人,在他誉满世界后,仍饶有兴味地经常与小学生通信;我国著名漫画家丁聪老人在年近八旬时仍长有一头乌发,他最喜欢别人叫他“小丁”,最喜欢开玩笑,对什么事都能想得开,就是画的画也总是溢满童趣,身体健壮,显得比同龄人年轻许多。

拥有童心,一要心胸开阔,能做到善以待人,宽以待人,不要事无巨细都装在心里,为一些鸡毛蒜皮弄得焦躁不安,伤肝动脾。二要面对现实,正视自然规律,安于生活,“知足”才能“常乐”。三是常与儿童一起游玩、聊天,重温儿童意境,焕发青春活力。

泰戈尔有句名言:“伟大的人物永远是小孩。死了,他把天真留给世界。”人生有限,童心无价,让我们都保持一颗童心,愿童心滋润每位老人的心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