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尽量在家吃饭

尽量在家吃饭

时间:2022-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尽量在家吃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为了图省事,很多人选择在外吃饭。截至2006年8月21日,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达到70例。在我国,虽然许多孩子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食堂就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到餐馆和食品店的诱惑,因此,让孩子回家吃饭应当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责任。

6.尽量在家吃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为了图省事,很多人选择在外吃饭。虽然,在饭店吃饭确实给自己省了不少事,可是饭菜的卫生状况实在让人不放心。常言道:“病从口入。”如果吃的东西出了问题,就会直接侵犯人的肠胃,细菌病毒感染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在美国,官方医疗机构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餐馆的餐具在洗涤后,很少进行干燥处理,而是在潮湿环境中堆放餐具,非常容易造成细菌繁殖。另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每年因饮食卫生将导致7500万人患传染病。下面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发生在身边的食品安全事件:

(1)北京严查福寿螺致病事件

2006年6月,北京第一例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截至2006年8月21日,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达到70例。

(2)“口水油”沸腾鱼

2006年8月,媒体曝光南京某餐厅将掺有客人的口水、收桌扫进去的剩渣、纸巾、甚至还有烟头的油,简单过滤后再给人吃的“口水油”沸腾鱼事件。这样重复用油可以为饭店一个月节省数万元的成本,但是对人的健康是可想而知的。

(3)毒猪油事件

img7

2006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查扣由油脂加工厂大量收购来路不明的废弃油脂加工成的劣质猪油,原料油38600千克、成品油5300千克。经台州市和浙江省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该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而这些劣质猪油多流入了餐馆和饭店。

(4)丙烯酰胺对人体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丙烯酰胺可使动物致癌,警告公众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而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较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水标准高出500多倍。餐馆中炸得香脆的炸薯条、红薯饼、香芋卷、小馒头一类点心,油条和麻花等,以及添加了“植物奶油”的汤圆和点心中就有丙烯酰胺。

当人们厌倦了在外就餐时的大鱼大肉,转而向往返璞归真的家庭小菜时,哪怕只是煮点粥,做点饭,炒几样清淡的蔬菜也会倍感开心。因为在家吃饭不仅吃起来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还能摆脱每天在外吃饭的浮躁,带给我们一个平心静气的心态。而且,在家吃饭,家庭团聚用餐的给家人带来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吃饭”本身。

(1)在家吃饭有利于健康

经常在外就餐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这一论断出自香港记忆学总会的一项调查。在访问了2289名6~73岁的香港市民后,研究人员发现,25%的人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76.5%的人每天最少有一次在外用餐的机会,33%的人每天至少在饭店吃两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4%认为自己记忆力有改善的人中,超过41%的受访者一天三餐都在家吃,近35%的人每天至少在家吃两次。

img8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饭店的饭菜添加味精较多,“味精中含碱较多,常吃高碱食物的人,脑细胞将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导致记忆力下降。”WHO(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成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得超过4克,孕妇及一岁以下的婴儿禁食。此外,在外就餐往往会摄入更多的盐。而常吃过咸食物则可能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长期处在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记忆力下降、大脑过早老化。

(2)在家吃饭有利于家庭和谐

选择在家吃饭,可以很好地建立重视家庭的价值观念。父母能回家准备饭菜并与孩子相处,不仅会大大减少孩子酗酒、吸毒的机会,也能防止孩子肥胖,因为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抵制许多食品店和餐馆的诱惑。在我国,虽然许多孩子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食堂就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到餐馆和食品店的诱惑,因此,让孩子回家吃饭应当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责任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从家庭团聚用餐中获益更大,成人之间的交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和对事物的见解。别看全家人在餐桌上谈天说地好像很随意,这对孩子们影响很大,他们把这看成是维系全家人的纽带。父母对家庭团聚用餐的热情,可能对孩子一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产生良好影响。如果孩子在家中吃出了快乐和健康,他们以后将会“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即使我们忙,也要尽量多在家里吃饭。要让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坐回到餐桌前,不要在家庭吃饭上过分节省时间,因为家里丰盛的饭菜会使所有家人心情舒畅,受益终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