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誉危机来的时候,是树立信誉的最好机会

信誉危机来的时候,是树立信誉的最好机会

时间:2022-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信誉就是企业的形象,没有信誉的企业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当娃哈哈走到1996年的时候,一场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的信誉危机发生在娃哈哈身上。由于事态愈演愈烈,宗庆后特意派人进京。宗庆后用他的智慧,把娃哈哈的信誉危机转变为娃哈哈树立信誉的机会,有利于娃哈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信誉就是企业的形象,没有信誉的企业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就要注重企业的信誉,并且能够维持住好的信誉,有能力化解信誉危机,帮企业渡过难关。

任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都会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困难,只有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团队才能走到最后。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的信誉就是企业的形象,没有信誉的企业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就要注重企业的信誉,并且能够维持住好的信誉,有能力化解信誉危机,帮企业渡过难关。娃哈哈在成长之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宗庆后带领团队一次次地化解。当娃哈哈走到1996年的时候,一场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的信誉危机发生在娃哈哈身上。

当时的娃哈哈已经在全国市场打开了销路,产品销量在全国同行业中数一数二,只有乐百氏能在市场上和娃哈哈分庭抗礼。祸福无常,就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一场信誉危机悄然而至。

1996年6月5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则报道:安徽三名儿童饮用娃哈哈果奶中毒身亡。这条惊人的爆炸性新闻迅速传开,不到三天就有十多家媒体对此消息进行了转载。一时间,“娃哈哈毒死人”的新闻在消费者中传开,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对娃哈哈提出质疑指责。宗庆后听到消息后也是一惊:这不是诬陷吗?他自信自己的果奶不存在任何问题,多半是媒体的报道不实。可是报道已经在社会上流传了,对消费者有了很深的影响,不能坐以待毙。宗庆后压住自己的愤懑之情,马上下达应对措施:一方面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要求追查三名儿童饮用娃哈哈果奶身亡的真相;另一方面派人火速去北京,进行危机公关。

在“娃哈哈中毒事件”被曝光之后,不少同行企业都有些幸灾乐祸。因为娃哈哈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果奶销量占据了市场非常大的份额。平时这些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很难撼动娃哈哈这棵大树。现在娃哈哈出现了信誉危机,这些小企业以为有了翻身的机会,因此对娃哈哈落井下石,背地里传播不利于娃哈哈信誉的言论,还鼓动当时娃哈哈主要的竞争对手乐百氏,意图抢占市场份额。宗庆后为此特意和何伯权进行沟通,希望在此混乱时期不要再起波澜。何伯权为人很是正派,他在这段时间的正常营销对于宗庆后是一个不小的安慰。

由于事态愈演愈烈,宗庆后特意派人进京。他们首先找到了《经济日报》总编艾丰,通过他的引荐,娃哈哈能够和中宣部进行沟通,并将一份《关于娃哈哈果奶中毒事件真相的紧急报告》分呈给了中宣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有关部门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认为这件事对一家大型企业的声誉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他们对地方的一些报社以抢发爆炸性新闻博人眼球的行为也是非常反感,做出紧急决定:国内媒体不得歪曲报道娃哈哈果奶中毒事件!还要求《北京青年报》对于报道的来源给予说明。上级部门的力度不可谓不严,雷厉风行地查出了事件的真相。经核实,确实有三名儿童喝下娃哈哈果奶后身亡,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公安部门侦查得出结论:导致三名儿童死亡的娃哈哈果奶系有人投毒所致,投毒的目的是进行敲诈勒索。

娃哈哈的不白之冤得以洗清,娃哈哈果奶质量没有丝毫的问题。大家都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宗庆后却不干,一个还没查实的小报道就令娃哈哈遭受了巨大的名誉损失,这个后果是要有人承担的。不久,一篇《北青报失实报道,娃哈哈无辜受牵连》的报道在《新华日报》上刊登,内容就是替娃哈哈鸣不平,一篇不负责任的报道差点毁了一家大企业,这是多大的损失!这篇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消费者对“娃哈哈果奶中毒事件”非常关注,从开始对娃哈哈的质疑,到事件的真相大白,都被人们看在眼里。这在无形中大大提升了娃哈哈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对于娃哈哈产品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宗庆后用他的智慧,把娃哈哈的信誉危机转变为娃哈哈树立信誉的机会,有利于娃哈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