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现行消费物价指数体系的缺陷

我国现行消费物价指数体系的缺陷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长期的改革并不断与国际接轨,我国现行物价指数体系已经日趋完善,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的物价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为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我们在国内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来说明我国现行物价指数体系的缺陷。

经过长期的改革并不断与国际接轨,我国现行物价指数体系已经日趋完善,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的物价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为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但是,我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体系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还存在一系列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在国内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来说明我国现行物价指数体系的缺陷。

2.4.2.1 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更新速度慢

一般而言,居民在一定时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统计部门在计算CPI权重时,一般五年更新一次,这样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于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原来消费者所使用的某些商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其他性能更好的商品所取代。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见,性能更好的新商品已经大量出现在消费市场上,并对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这些商品却并没有及时地加入居民消费价格的代表商品和规格品,其中,电子产品尤为典型,如计算机、手机等更新换代快的商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中,包含的是已被更新换代的旧商品,而非最新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这会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代表性。可见,如何更快地更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是编制价格指数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2.4.2.2 我国CPI不能反映商品内在质量变化所带来的福利水平变化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衡量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可以反映居民生活成本和福利水平的变化。但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篮子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进行计算时,并不能反映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变化。例如,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性能更好,但价格差距不大,甚至更低,产品性能的提高并没有在价格水平中体现出来,消费者从新产品中获得了更高的效用,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另外,由于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资源的投入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也会提升社会的福利水平,但这类进步并没有从价格水平的变化中得到体现。因此,如何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能更好地反映居民福利水平的变化是编制价格指数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一个问题。

2.4.2.3 不能有效反映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在替代效应的作用下,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当他购买的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会选择购买价格相对较低且性能类似的替代品,消费者可以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商品篮子,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因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所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能反映原有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的价格变化,而无法对替代效应引致的消费者选择变化进行度量,这样会高估消费者实际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不能有效反映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2.4.2.4 省内各地区采用统一的代表性规格品进行调查不妥当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较大,消费者在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民族特征、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在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北方居民偏爱面食,而南方居民则偏爱大米。为此,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查方案》对代表性规格品作了规定“每一个基本分类的代表性规格品数量一般不能少于制度规定的最低标准,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从各省市收集计算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价格资料的实际运作来看,各省市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后,为了调查的方便,同一省内各调查点均是按照统一的代表性规格品进行调查。然而,正如消费结构存在南北差异,同一个省内各调查点在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上,同样会因不同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产生差异,同一个省内某一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省内各地区采用统一的代表性商品和规格品进行价格资料调查是不妥当的。

2.4.2.5 消费价格指数计算方法不妥当

其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的代表性规格品的平均价格,是将当月内多次采样的价格通过简单算术平均得到的,但这种算法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销售量对平均价格的影响。事实上,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商品销售量对代表性规格品的平均价格有较大影响。

其二,目前我国CPI的8个基本分类价格指是通过将n个代表性规格品的个体价格指数简单几何平均得到的。由于简单几何平均法未能考虑多种代表规格品的成交数量(或成交金额)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通过用简单几何平均法计算CPI的8个基本分类价格指数也是不妥当的。实际上,某种代表性规格品的个体价格指数高,该规格品的成交数量或成交金额较大,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就较大。可见,简单几何平均法计算基本分类指数是不妥当的。

其三,现阶段我国通过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年度指数也值得商榷。目前我国年度CPI指数是对相应年度内12个月的月度CPI指数简单算术平均的结果,但将12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等看待,却忽视了不同月份,商品和服务项目不同的消费数量对价格指数产生的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既受季节因素的影响,也受节假日、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还要受到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使得同一年内各个月份的消费额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年度CPI指数将年内12个月份的月度CPI指数按照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到的,该种算法并没有考虑到在不同月份,商品和服务项目消费金额的差异对价格指数造成的影响,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2.4.2.6 容易误导货币政策取向

一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容易频繁受到短期供给冲击的影响。消费价格指数中包括食品和与能源相关的价格指数,而食品价格经常受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价格易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如OPEC减产)的影响而大幅度波动,从而使消费价格指数在短期内也波动频繁。如果通货膨胀是由于食品和能源等因素引起的暂时性上涨,而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CPI涨幅仍然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这种暂时的结构性上涨会造成进入高通货膨胀时期的假象,从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增加,引起不必要的货币政策变动,进而导致实体经济的波动。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包括了一些受到价格控制、被征收特别税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而这些价格的变动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例如我国CPI指数的一篮子商品中,就包括了粮食、能源、医疗和教育等受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也包括烟酒等被征收重税的商品。存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不能及时地反映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上游资源价格的上涨难以向下游传导,因此这部分价格上涨压力就无法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得到体现,从而影响货币当局对通货膨胀的判断,据此制定的货币政策可能并不能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决策失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