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

德国马克的国际化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日元国际化相似,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基础也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与经济实力的增强。联邦德国积极参与欧洲货币合作并成为核心也推动了德国马克由区域性国际货币开始的国际化进程。值得一提的是联邦德国政府对马克的国际化并不主动,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甚至是在联邦德国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的状况下发展的。与日元相比,德国马克的国际化更得力于市场的作用。

日元国际化相似,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基础也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但是,德国马克在面临升值问题时没有日元的被动,升值较为平滑,引起的负面影响较小。同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下简称联邦德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有力控制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德国马克的信心。联邦德国积极参与欧洲货币合作并成为核心也推动了德国马克由区域性国际货币开始的国际化进程。值得一提的是联邦德国政府对马克的国际化并不主动,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甚至是在联邦德国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的状况下发展的。与日元相比,德国马克的国际化更得力于市场的作用。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很快从废墟中重新崛起,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创造了德国奇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1950年联邦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占美国的13.2%,到1960年提高到了20.8%,1970年提高到22.2%。贸易份额占全球总额的比重从1955年的低于7%提高到1965年的10%。而贸易顺差在1960年达到52亿德国马克[26]。和曾经发展程度相似的另一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相比,1950年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联邦德国的1.5倍,1960年二者基本持平,1970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反超英国,是后者的1.5倍(如图2-3所示)。

图2-3 1950—1970年英国与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比

资料来源:Data and Statistics,IMF,IFS。

二、德国马克以信誉赢得国际市场

和日元一样,随着本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贸易规模的扩大,德国马克也曾面临升值压力并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升值。1961年和1969年,联邦德国两次调整固定汇率,主动让德国马克升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德国马克选择了浮动汇率。1960—1990年,美元兑换德国马克名义汇率从1∶4.17下降到1∶1.49,德国马克累计升值2.79倍[27]。但与日元的被动升值不同,联邦德国没有采取抑制马克升值的措施,是主动地使德国马克平缓升值。由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高通货膨胀的深恶痛绝,联邦德国政府以稳定物价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虽然德国马克升值对联邦德国的商品出口有不利影响,但是,本币升值也有利于控制国内的经济过热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因此,经过几番争议,联邦德国政府主动允许德国马克升值,由于汇率调整较为灵活主动,德国马克升值压力得到及时释放,既减小了汇率无预期较大波动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利于稳定物价政策目标的实现。1960—1980年期间,联邦德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4%,明显低于同期的美国与日本(如图2-4所示)。

图2-4 1960—1980年德国、美国、日本的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英]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欧洲卷)(美洲卷)(亚洲卷):1750—199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低通货膨胀率代表德国马克有稳定的对内价值,稳中有升的汇率显示了德国马克对外价值的吸引力,德国马克凭借信誉成为国际市场青睐的“新贵”。与此同时,凭借经济实力与德国马克的信誉,联邦德国逐渐成为欧洲经贸合作与货币合作的核心。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EMS)正式建立,联邦德国之外的成员方货币与德国马克挂钩,建立了固定汇率制度,德国马克成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制度的“名义锚”,进一步凸显并提高了德国马克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德国马克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在1970年仅为2%,到1980年上升为15%,1989年接近20%。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德国马克记价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到1980年达到14.8%,此后虽然个别年份有所回落,但到欧元问世前基本保持在15%左右。而在贸易计价中德国马克所占的比重1980年为13.6%,1992年提高到15.3%。1980年和1992年,国际贸易中德国马克计价比重与联邦德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之比均为1∶4,表明德国马克作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地位超过联邦德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28]

三、德国马克国际化初期的资本流动限制

通常情况下,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应该是该国实现了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但是,在德国马克国际化的初期阶段,联邦德国有很明显且较为严格的资本流动管制。

资本输出方面,联邦德国政府的管制较少,早在1952年,联邦德国政府就已经批准居民对外直接投资,1956年,同意居民对外进行证券投资,1957年进一步放宽非居民在联邦德国国内投资的清算和资金汇出,1961年,通过《对外贸易和支付法》基本放开了对资本输出的限制,在资本输出自由化方面领先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工业化经济体。

但是,在资本输入方面,联邦德国政府的限制较为严格。“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由于联邦德国经济与马克的吸引力使资本输入增多。为了维持该体系规定的固定汇率,联邦德国央行被迫大量收购外汇,外汇占款的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为了实现稳定物价的首要目标,联邦德国采取了系列措施限制资本输入:1960年限制居民与非居民间进行回购协议下的证券交易,限制非居民购买联邦德国货币市场票据,并限制本国银行向非居民存款支付利息;1965年对非居民投资国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征收预提税;1968年要求本国银行必须要经过批准才能接受与跨境商品和服务无关的国外资金;1972年要求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外的借款也要缴纳现金存款准备金;1973年规定非经批准,居民不能在境外金融市场上借款[29]。同时,向非居民转让国内债权、非居民购买国内股票都要经核准。通过这些行政管制与价格手段减少境外资金输入的意愿与数量。

同时,考虑到难以控制境外流通的马克,联邦德国中央银行在预测和控制货币数量方面难度大,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果国内金融机构因投资境外以马克记价的高风险资产而遭受较大损失,还需要联邦德国央行进行救助,将加大央行维持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负担与难度。因此,联邦德国政府对境外马克债券的发行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到1968年甚至规定联邦德国的银行只能在境内发行马克债券,同时央行有权知道银行债券的发行条件和规模[30]

直到1984年12月,联邦德国才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化,对资本输入的管制措施是在1971—1989年近二十年的漫长期间才逐渐取消的。德国马克的国际化是在这样的时期逐步深化的,这些管制措施虽然影响了德国马克作为国际货币使用与投资的便利性,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增强了国际市场对德国马克稳定性的信心。德国马克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和欧洲货币合作的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