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培育中国世界品牌的战略举措

加强培育中国世界品牌的战略举措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推进品牌的发展和品牌国际化,已经出台许多与企业品牌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品牌评定政策,二是扶持政策,三是品牌保护政策,四是品牌宣传政策。努力建立国内大市场体系,拆除一切针对中国企业的进入壁垒和制度障碍。为加快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要进一步做好产业政策工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推进品牌的发展和品牌国际化,已经出台许多与企业品牌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品牌评定政策,二是扶持政策,三是品牌保护政策,四是品牌宣传政策。除了国家级的政策之外,还有地方性的法规和条例。所有这些政策法规构成了我国的品牌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于发挥政府在管理、保护、扶持、规范品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政府采取的其他品牌措施一起,共同推动着我国品牌事业的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进程,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和对策:加强总体战略规划和引导;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等。

1.加强总体战略规划和引导

建立专门的政府指导机构,统一规划和引导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应尽快制定我国国际品牌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境外战略研究和指导,为这些企业开展品牌跨国经营提供参考。应根据行业的特点、企业的资本规模和海外经营能力,以及跨国经营经验积累程度,遴选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层次推进培育本土国际品牌。可以在2005—2006年指定的190家重点培育的企业中,进一步聚焦,选择那些规模大、体制新、竞争力强、并且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国际化努力的企业(赵伟,2004),确定重点发展品牌。这190个家企业分属于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工艺、食品土畜产、五矿化工以及医药保健六大类,每个大类再进一步确定2—3个品牌,初期确定15—20个品牌,作为第一梯队冲击国际品牌,这要比190个品牌全面开花更为可行。

同时,要培育和扶持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在知识产权和品牌上的优势,最初大多离不开国内市场,需依靠国内市场的不断成长再逐渐进入国际市场而慢慢培育出来。因此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要鼓励和扶持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具体表现在:对政府大宗采购项目,应对国内优秀企业所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实行有力的倾斜政策。努力建立国内大市场体系,拆除一切针对中国企业的进入壁垒和制度障碍。政府要创造中国企业著名品牌形成的市场基础和舆论条件,甚至应积极为中国优秀企业做广告(刘志彪,2005)。

2.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国际品牌的发展都采取了有力的金融财政支持措施。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对企业的部分或特殊项目的对外投资实行所得税、关税、金融、财政等方面的优惠,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修正相关内容。如对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外研发投资、能获得国外品牌核心资产等经营资源的投资等,应给予积极的优惠政策。

为推动企业加快品牌国际化的步伐,政府应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加强对海外投资项目的监管;加大对境外投资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保证与保险制度,减少企业境外投资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为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应允许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按国际惯例在海外以灵活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鼓励企业进行中长期的投资,政府可以对一些特定项目的贷款提供大幅度的贴息;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制度,建立专门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制度、境外投资的金融和保险法律制度。设立海外投资信息中心,负责信息交流和对外沟通。政府相关组织或机构的人员可采取定期、定人的措施对指定企业进行调研和指导,了解企业发展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并提供解决方案或措施。

3.鼓励企业并购重组,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服务

政府部门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推动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为加快企业品牌国际化进程,要进一步做好产业政策工作。要确保工业发展作为产业政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鼓励和引导企业之间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进行兼并、收购和联合。我国许多行业一直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数量多、集中度低等问题,无论是家电还是纺织服装,无论是大到汽车还是小到玩具,几乎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这种状况使得我国企业很难与世界级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的国际竞争。为鼓励企业做大更要做强,应鼓励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国内外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减少技术开发周期和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进一步加大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推动汽车、纺织、家电以及其他行业的兼并重组,使优势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取得更快发展。

4.对优秀民营企业增加支撑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大多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规模、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各个方面都显得较弱。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极不规范(赵伟等,2006),这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在与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关系中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弊端体现在繁琐的审批手续、多头管理、缺乏信息咨询服务、不当的金融管制、对外派人员的种种限制等。在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这些管制、限制等弊端都会增加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无论是规模、经营管理技能,还是国际市场运作经验都处于弱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若无政府的支持,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和发展。

在支持民营企业国际化方面,政府管理体制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目前的行政审批项目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国务院曾两次取消和调整1 2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但在少数部门、地方,一些新的审批项目又在产生。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二是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和分工。对民营企业存在多头管理、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统计口径不一等问题。有必要把多个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合并,建立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应在实际上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做到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应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并购国有大企业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有利于新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5.促进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已成为其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促进体系的重要一环,在节约企业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秩序、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应该更多地发挥其作用。

首先,督促行业协会强化自身职能,推进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自律和对外协调,规范企业的贸易和投资行为。针对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行为应建立协调和内部惩罚机制,解决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其次,推进行业协会本身“走出去”,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功能,应该走出去广泛收集并向行业内企业提供本行业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竞争格局、资源和市场份额、技术水平、当地民族文化等各种信息;鼓励行业协会在国外设立代表和办事处,收集和研究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跟踪国外最新技术信息;行业协会应与国外的认证机构建立固定关系,组织企业获得国外权威认证机构技术认证,帮助企业开展同世界各国经贸界的联系;组织和承办各种经贸洽谈及其他形式的促进贸易、投资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再次,促进行业协会在保护和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起重要的协调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同行业协会建立进出口反倾销预警体系。行业协会需采集、分析本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数据和动态情况,对产品出口进行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组织、代表或帮助企业应诉;运用多边保障机制维护企业利益。从各国的实践看,行业协会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作用,政府应加大力度促进行业协会的国际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