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认清中外绿色贸易壁垒体系的差异

要认清中外绿色贸易壁垒体系的差异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绿色壁垒体系,但主要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针对进口进行限制,而对出口的限制则考虑不多。中国大部分绿色壁垒的依据来源是签订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目前有一部分发达国家将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这些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绿色壁垒体系(见图6-3),但主要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针对进口进行限制,而对出口的限制则考虑不多。下面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绿色壁垒的重视对象、设置目的和依据的差异,说明中国必须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绿色壁垒,而不能仅仅对国外的体系进行简单的借鉴模仿。

图6-3 中国的绿色壁垒框架

发达国家建立绿色壁垒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因此对于和生态环境有关以及保护公众健康的下游消费品要求较高,如对于食物及其相关包装、纺织品等的进口有非常细的标准,加上他们的检验检疫技术较高,导致我国农业、纺织业等出口产品经常受到国外绿色壁垒的阻挠。尽管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可能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但基本上是以人为本的,他们的绿色壁垒以进口限制为主。而我国的绿色壁垒,不仅要像发达国家那样服务于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重视进口限制,更要注重出口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对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出口行为进行限制。

发达国家制定的依据主要是GATT和WTO中的相关规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所制定的《贸易的技术性壁垒协议》规定了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环境,该协议为缔约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李晓明等,2002)。此外还有国际环保公约与环保标准,但这些通常是由发达国家主导而构建的,对发展中国家较为不利。中国大部分绿色壁垒的依据来源是签订的一系列国际公约。自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缔结或参加了40多项重要的国际环境条约,包括20多项多边环境公约和20多项双边环境协定。但是国际公约毕竟是从全球性角度出发而制定的,由发达国家主导,并未具体到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因此仅仅依赖这些公约构建我国的绿色壁垒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目前的全球绿色壁垒面前,中国是个受害者,只是不断地去努力突破别人设立的绿色壁垒,而对于如何利用这些非关税壁垒推动国内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认识不深。

目前有一部分发达国家将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传统壁垒已经渐渐失去其效用,而绿色壁垒因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蔽性以及措施上的灵活性等备受发达国家的青睐,成为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歧视的重要工具。这是发达国家用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过快的手段之一,通过提高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其竞争力,从而确保自身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并利用发展中国家绿色壁垒中的各种漏洞,实施污染转嫁。而中国设立绿色壁垒的原因不同于发达国家,没有贸易保护的目的,而是为了推动国内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维护自己的环境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