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

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开普敦、柏林、上海都曾经是国际金融中心,可它们现在不是了。现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在加剧,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可能产生,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可能实力不继而销声匿迹。因此,给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是困难的,但建立界定的标准是有必要的。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是描述性的,或者说是定性的,定性只是界定了金融的范围是提供国际服务,但是对成为中心的规模、聚集度等缺少量化的定量界定,在实际中,国际金融中心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除了那些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要认定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最好将它们与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应形成和确立阶段对比,然而,各个公认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确立是某一个时段,确切的时点缺少一个界定标准,而且现在已经由金融国际化向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已经有所改变。

开普敦、柏林、上海都曾经是国际金融中心,可它们现在不是了。柏林可以认为是战争的毁灭、上海是政府的政策所断送,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但开普敦的衰落却是逐渐完成的,我们不好确定它是什么时候完成的。现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在加剧,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可能产生,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可能实力不继而销声匿迹。

其实国际性大都市很多,其国际化程度颇高,大多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例如罗马、米兰、威尼斯、澳门等,它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按照其交通、区位、历史等因素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对比,都不能得出必然如此的结论。

因此,给出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标准是困难的,但建立界定的标准是有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对金融中心的数量化研究方法,例如,Choi在1986年利用回归分析法,根据1970—1980年的数据,把全球最大的300家银行在14个金融中心不同类型的办事处数量和被吸引理由进行了排名,并按照国际金融中心GNP总量、国际金融活动量、金融中心城市国际、国内银行的联系程度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纽约、伦敦、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国际金融中心;Reed在1981年利用系统类聚分析(成簇分析)法比较了76个城市9个金融和银行变量,按照1900—1980年期间指定年份的数据把金融中心分为均等的簇群,用分层辨别式分析法确立了主要变量并对金融中心进行了排名;Abraham在1993年采用了Reed方法,研究了世界37个金融中心的排名和主要影响因素;而Yi-Cheng Liu等在Reed和Abraham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因素分析法辅以层次分析法对亚太地区金融中心12个解释变量的分层和辨别发现,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重要性为71.3%)、对外国银行的开放度(重要性为13.1%)和信用可靠性(重要性为7.5%)是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决定因素。

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选择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值得借鉴。但这些研究存在两大疑问:一是复杂的程序似乎只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显而易见的竞争现实加以有限注释;二是这些分析方法是否适合给出结论,例如,可以回归分析美女的三围等等,但美女不是靠科学的计算分析(尽管可能有参考价值)出来的,而是由大众评选出来的。

因此本书作了两方面尝试:一是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城市特征,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详见本书第四章;二是从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份额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议标准,就像国际公认的国家金融警戒线指标一样,逐渐优化求得公认,该建议标准请参阅附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