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会计计量的效度

会计计量的效度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效度的基本含义效度也称为有效性或精确性,是指计量实际能够计量出所要计量的计量对象特征的程度。会计计量的外在效度则反映计量变量间的关系在其他情况下的适用程度,从而证明会计计量的适用范围和环境。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上的一贯要求,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也是会计计量的基本要求。

1.效度的基本含义

效度(validity)也称为有效性或精确性,是指计量实际能够计量出所要计量的计量对象特征的程度。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计量目的而言的。因为效度是指实际计量的结果与所要计量的对象特征之间的吻合一致性程度。

效度可以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在假设的情境下,计量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关系的程度。外在效度指计量能够普遍适用的程度。会计计量的内在效度反映了在一定假设情境下,计量变量间关系的科学性和可信程度。[5]例如,在某种情况下,对某项流动资产基于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之间能够科学合理区分的可靠程度。会计计量的外在效度则反映计量变量间的关系在其他情况下的适用程度,从而证明会计计量的适用范围和环境。

2.会计计量效度的评价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在实用上,效度检验最为有效[6],如果计量的效度合格,往往没有必要去关心它的信度。因此,对会计计量效度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对会计计量效度的评价可以从序贯关联的假设效度、变量设计效度、方法效度和数据效度四个环节进行,在进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时,也要考虑到对这四个环节的影响。

(1)假设效度。对于一项研究结果的效度评价,首先要判断其所证实的假设是否能用已有知识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这就是假设效度的含义,有的文献称之为“解释的可信性”。[7]例如,有人提出在存在着公开交易的市场环境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计量是最为合理的。那么,在该假设下所进行的会计计量的效度评价就可以从是否能够用已有的知识来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关联链,如果每个关联环节都可用已有知识来解释的话,则关联链的总体也就可解释。

(2)变量设计效度。在能够对基本假设进行合理的解释之后,主题假设要推演出多级假设直至工作假设。工作假设确定后,就要对假设中涉及的变量进行名义变量到操作变量的转换。这一系列转换是否确切,就反映了变量设计效度,有的文献称之为“转换确切性”问题。[8]实际检验会计计量是否有效,主要也是要看相关的会计计量理论在实务中由假设转为可操作性变量的可能性程度。例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纳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在实务中能否很好地解决其可操作性问题。

(3)方法效度。变量设计效度如果可以接受,就可以进一步评价方法效度。方法效度是指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是否恰当。会计计量中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恰当性评价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环境,并且都会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确定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量某一会计事项后,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去收集相关的公允价值数据,这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分析不同方法和变量设计的匹配程度,以及各种干扰因素影响的消除程度,选择最为恰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4)数据效度。数据效度是效度评价中的最后一关,是表示数据的真实与否以及数据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对会计计量数据效度的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数据的真实性。数据的真实性是指所收集处理的数据本身是真实的、可靠的、可验证的。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上的一贯要求,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也是会计计量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对某一会计事项的计量基于某种计量属性即使在理论上、操作上、方法上都很完美,也是不可行的。

第二,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的一致性。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如属于因果关系,则原因事件必然出现在结果事件之前,这就是所谓的时间顺序。在对会计计量数据效度的评价时就要注意相关会计数据的时间顺序,进而判断其因果关系。另外,也要注意会计数据产生的空间和适用的空间范围的一致性。例如,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数据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国家则不太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