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择其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呢绒,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首先,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葡萄牙呢绒的消费量为1.1单位,酒的消费量为1.025单位,分别比贸易前增加0.1单位和0.025单位。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

按照李嘉图的思想,葡萄牙应“两优择其重”,放弃生产成本比英国优势较少的呢绒,专门生产酒,并拿它向英国出口,换取呢绒。英国则应“两劣取其轻”,放弃生产成本比葡萄牙劣势较多的酒,专门生产呢绒,并向葡萄牙出口呢绒以换取酒的进口。这样对双方都会是有利的。具体来说,这些利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在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中,一共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在国际分工之后,世界产量随之增加。英国专门生产呢绒,220人劳动一年,共可生产出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70人劳动一年,共可生产出2.125单位的酒。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这显然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其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由国际分工而产生的利益(共0.2单位的呢绒和0.125单位的酒)在两国之间如何分配,显然取决于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即取决于贸易条件。假定英、葡两国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1,再假定英国用一半呢绒与葡萄牙交换酒,那么,英国呢绒和酒的消费量都是1.1单位,分别比贸易分工前增加0.1单位。葡萄牙呢绒的消费量为1.1单位,酒的消费量为1.025单位,分别比贸易前增加0.1单位和0.025单位。

再次,假定英国和葡萄牙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需求不变,在存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情况下,英国只需用100人生产的1单位呢绒与葡萄牙换回自己需要的1单位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只要用80人生产的1单位酒与英国换回自己所需要的1单位呢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10人一年的劳动。可见,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总之,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