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击花钱”之缘由及其防治

“突击花钱”之缘由及其防治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击花钱”之缘由及其防治防止年终“突击花钱”,几乎年年讲,年年防,可就是防不胜防,“越打铜锣鬼越叫”,浪费了难以数计的财政资金。“突击花钱”猛如虎,年终更应防虎啸。

“突击花钱”之缘由及其防治

防止年终“突击花钱”,几乎年年讲,年年防,可就是防不胜防,“越打铜锣鬼越叫”,浪费了难以数计的财政资金。

年终何以“突击花钱”?

缘由之一:财政预算执行“慢慢来”,支出管理滞后,是导致年终“突击花钱”的主要原因。一些预算单位负责人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分配,轻管理”。由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不仅造成财政资金闲置太久、效益低下的问题,而且影响国家重大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延误了一些重点项目的完工、使用。因此,笔者认为,预算单位在编制下年预算时,应将当年本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的结余情况、执行效果要与下年预算编制统筹考虑。对连续年度安排的项目,如当年未能执行或未能全部执行,编制下年预算时则应压缩项目支出预算规模。基本支出用款计划要按照全年均衡性原则上报审批。项目支出用款计划要根据部门预算、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上报审批,增强用款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限额、用款计划的要求,以及项目的实际进度支付资金,加强账务核算和支付管理等环节的基础工作。对基本支出中那些定额标准太高又从未调整过的项目,应在编制下年预算时作适当调减,以免结余太多,为年终“突击花钱”打下埋伏。

缘由之二:屡禁不止的“小金库”,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年终“突击花钱”做了准备。仅以企业为例,特别是一些家大业大的企业经管人员只注重应收账款的经常性管理(这是必要的,应该的),却忽略了企业其它应收款的正常核算业务。少数心术不正的经办人员乘机收款不及时入账,违规结转,非法侵占,建起了新的“小金库”,致使企业大量应收、暂付、代垫、罚金以及各种索赔款项在账外循环。因此,从今以后,企业要抓紧建立和健全其它应收款的管理制度,做到分清责任、明确界限、完备手续、应收尽收,把所有其它应收款纳入会计统一核算、使用,捣毁这个“小金库”。

缘由之三:礼品市场的迅速膨胀和“特供”产品的违规使用,为年终“突击花钱”升温加热。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礼品券,经专业人员回收后,一些面额大的礼品券转眼就变成了实打实的人民币,成为隐蔽性更强的腐败形式,必然会在岁末年初卷土重来,侵吞更多的单位公款。加之靠权力崇拜养肥的各种“特供”、“专供”产品,“自己享用有面子,请客送礼有底气,消费接待有档次”,使年终“突出花钱”更上一层楼。相关部门应当率先垂范,远离“特供”,拒收“礼品”,尽快跳出这个“消费怪圈”,以保证有更多的财政“蛋糕”分到百姓名下。

缘由之四:以“三公”(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消费为主的挥霍浪费现象愈演愈烈,难以刹住的惯性作用将推动年终“突击花钱”。最根本的治理办法是实行预算硬约束,政府所有的运行费用都要纳入“一本”预算,扎实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都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建议各级公权部门继续实行“三公”经费零增长和责任追究、社会公示、群众监督等制度。“突击花钱”猛如虎,年终更应防虎啸。新年春节期间是“三公”消费旺季,财政“蛋糕”再一次面临“狼吞虎咽”的严峻形势。中央应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垄断行业,要规范“一支笔”,管住“一张嘴”,一律不得超标准接待和食宿。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特供”。建议税务部门停止发售大面额发票。财会人员应慎签大额现金支票,拒付违规支出,把住“病”从“口”入关。

(本文发表于《财会信报》2013年1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