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外投资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海外投资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外投资的概念及历史发展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8万多家。(二)历史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总结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历史经验教训和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现实状况后,这一时期后期,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海外投资新的战略方针。

一、海外投资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8万多家。2009年外国子公司总产值占世界GDP的11.6%(比20年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出口额占33%。其国际化经营的广度、国际分工的深度、业务多元化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

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主要的引导和推进力量,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资源。中国企业要加快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力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益处,需要以“走出去”的方式更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逐步形成具有相应规模、技术和经营水平的跨国企业。

(一)概念

海外投资或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投资国外、或者将外国企业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份额的股份或资产收买下来,从而对后者经营实施完全的控制。海外投资在经济学上通常可以解释为一家外国企业以一定的代价和成本来取得另外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海外投资加快了全球范围内资本、劳动力、技术、竞争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产业的国际间转移,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也加快了融合,各国和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空间也得到了发展扩大。发展趋势令人瞩目。

(二)历史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分界线。

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为开始与奠基阶段。

这期间,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交往,各专业外贸公司先后分别在几个主要世界贸易港口城市建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建立了一批贸易企业。在此期间,我国一些与贸易相关的企业也在海外投资开办了一些远洋运输和金融等方面的企业。这也是继新中国政府接管在香港的一批中资企业后,新中国国内企业自己到海外投资开办的首批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国内都是国有企业,在外的投资规模普遍较小,多分布在世界上一些著名港口和大型城市,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基本属于贸易性的海外投资。这批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

第二个阶段:1979年到2000年,初步发展与调整阶段。

1970年代末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企业才开始进行真正的海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活动。该阶段中国企业初步涉入跨国并购市场,进行了大胆且审慎的尝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跨国并购规模小,次数较少;跨国并购主体以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为主,如中信、中化、首钢、华润等;并购目标所在行业局限于石油化工、航空等少数垄断性行业;并购目标局限在美国、加拿大、印度,以及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可以看出,萌芽阶段的海外并购是国家政策扶植下的产物。第二个阶段还可以分为三个小时期:

第二阶段第一时期:1979—1985年,为初步发展阶段。

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项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这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把企业海外投资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日本东京合资设立“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企业在海外投资创建的首家公司。(2)

在1979年到1985年的7年时间里,我国政府共批准在海外开办非贸易性的合资、合作与独资企业180家,中方投资1.77亿美元。其中,1984和1985两年海外企业发展较快,这两年间一共批准海外企业119家,中方投资1.3亿美元。这些企业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的领域主要有金融保险、资源开发、承包工程、加工生产装配、航运服务和中餐馆等。这批海外企业的建立,对于扩大海外经济合作范围,探索新的投资合作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第二时期:1986—1992年,为拓展与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有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参与海外投资的国内企业类型有所增加,不仅外经外贸企业而且工业企业、商贸物资企业、科技企业及金融保险企业等也参与到了海外投资之中;海外投资的领域也进一步拓宽。在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工农业生产加工、资源开发等几大产业内的若干行业中都有海外企业设立;海外企业的数量增加。截止1992年年底,海外非贸易性企业达1360家,中方投资15.80亿美元,仅1992年就批准海外非贸易性企业355家,中方投资1.95亿美元,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总体规模和项目平均规模扩大,中方投资规模超过百万美元的项目增多,其中有的项目中方投资超过1亿美元,比如首钢秘鲁铁矿项目达1.2亿美元;分布的国家和地区也更加广泛,到1992年年底,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企业。

第二阶段第三时期:1993—1998年,为清理整顿阶段。

1993年年中,由于国民经济存在经济发展过热、投资结构不合理、物价上涨过快等现象,政府于当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紧缩银根、以实现经济增长软着陆。在此期间,海外投资业务也进入清理和整顿的时期,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新的海外投资实行严格控制的审批政策,并对各部门和各地方已开办的海外企业进行重新登记。我国海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在这一时期开始放慢。这6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2.78亿美元,批准设立海外企业1500家左右。在总结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历史经验教训和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现实状况后,这一时期后期,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海外投资新的战略方针。鼓励发展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使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先走出去,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东、东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新的海外投资战略提出预示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一个更快发展时期。

第三个阶段(2001年—至今):称之为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亟待谋求出路与国内产业结构待调整的双重压力要求中国企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也为这种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广阔平台,中国企业开始在跨国并购舞台上崭露头角,这在经历过90年代的高潮迭起、渐渐趋于平静的跨国并购市场上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1179亿美元。仅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5.1亿美元,是1990年的29倍,加入WTO后第一年2002年的10倍。2002—2007年间年均增长56%。我国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占全球比重从2002年的0.5%和0.4%,上升到2007年的1.33%和0.76%。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65.3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年均增速54%。截至2009年底,中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108家央企已“走出去”,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年均增速为49.9%。

然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净额和年末投资存量的全球占比还比较低,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在生产加工环节和低附加值状态,倚仗的竞争手段仍然主要是低成本生产要素。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总体竞争实力不但十分弱小,而且与中国国力不相匹配。上述主管领导提出了一个整体判断,中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初期阶段,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比总体处于弱势,挑战和压力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