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选择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选择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选择_经济学原理 修订版西方各国政府在“二战”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一种方式来干预经济,也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需求管理,结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困境,即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不可能既改善国内需求水平,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西方各国政府在“二战”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一种方式来干预经济,也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需求管理,结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困境,即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不可能既改善国内需求水平,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从图19-9中可以看到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两难困境。图19-9(a)是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经济效果,由图中可知,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右移,结果在新的均衡点上国民收入因总需求上升而增加,而利率下降又促使资本外流和总支出增加,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逆差,新的均衡点E1处于BP曲线右下方。图19-9(b)则反映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总支出和国民收入增加,而贸易收支会恶化,最终也将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新均衡点E1处于BP曲线右方。紧缩性经济政策的影响刚好相反。

图19-9 宏观经政策的两难困境

这样,在国内经济处于高失业的状态下,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并增加就业,就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如果此时的国际收支状况刚好处于盈余状态,扩张政策将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但如果国际收支已经出现了逆差,那么扩张政策就将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而当国内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状态下时,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总需求增长缓解通胀压力,同时就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如果最初的国际收支为逆差,那么紧缩政策刚好有利于国际收支的调整,但如果国际收支已经是顺差,则紧缩政策将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状态。由于仅靠总需求政策一种工具不可能令人满意地同时达到内外平衡两个经济目标,所以,必须针对不同的经济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蒙代尔和弗莱明在对需求政策两难困境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有相对不同的影响,其主要差异在于较松的货币政策趋向于降低利率,而较松的财政政策则趋向于提高利率。这种差异意味着确实有两种政策工具可供选择,将其搭配使用可以解决总需求政策解决不了的问题。蒙代尔和弗莱明在此种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分配法则,即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作用,将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使国内经济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

具体的政策搭配方法是,当高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存在时,配合使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高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共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方法;如果通货紧缩和国际收支顺差并存,那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并用效果会更好。

下面我们以一些具体情况为例进一步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搭配。

1.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不变、BP线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经常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当国内均衡点位于BP线右下方时,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在图19-10中,初始国内均衡点为A点,位于BP线右下方,有汇率下降的潜在压力,这时政府当然可以宣布货币贬值,使BP线向下移到与A点相交的位置来调整逆差。但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并不愿意使用货币贬值的剧烈手段来平衡逆差,那么,首先可以考虑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LM曲线由LM0移动到LM1,LM1,IS0和BP三条曲线交于B点实现三重均衡。由此可见,单纯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国内最初存在着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同时降低通货膨胀率。单纯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最大的缺点是导致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下降,如果国内经济已处于衰退状态,单纯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就会在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同时加深国内的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配合紧缩的货币政策。因为当同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一方面LM曲线会向左移,例如,移动到LM2的位置;另一方面IS曲线会向右移,当移动到IS1的位置时,三重均衡将在C点实现,这时国际收支逆差会被消除,经济衰退也会由于总产量的增加而得到克服。

图19-10 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

2.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

在图19-11中,IS0线与LM0线的交点A最初位于BP曲线的左边,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假定政府并不希望本币升值,同时迫于贸易伙伴国的压力又必须消除国际收支顺差以帮助其贸易伙伴国纠正国际收支逆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1的位置,在B点实现三重均衡。

图19-11 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

如果经济恰好处于衰退状态,单纯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一最佳选择,既可以克服经济衰退,又可以在本币不升值的情况下消除国际收支顺差,改善与伙伴国的经济关系。如果国内正处在严重通货膨胀状态,采取单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就会因增大总需求而加剧通货膨胀。这时,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弥补单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不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在LM曲线向右移的同时使IS曲线向左移动到IS1,其结果是IS1,LM2和BP线在C点实现三重均衡,这样既消除了国际收支顺差,又没有加剧通货膨胀。

图19-12 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

3.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

在图19-12中,初始国内经济均衡点A点位于BP0线左上方,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有外汇的过剩供给。也就是说,向外输出商品和劳务或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所获得的外汇量,超过从外国购买商品、劳务和资产需要支付的外汇量,因而造成了外汇的过剩供给。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的过剩供给将导致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更加昂贵,净出口就会减少。一方面,净出口的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另一方面,汇率下降会使BP曲线向左移动,当IS曲线从IS0移动到IS1而BP曲线从BP0移动到BP1时,IS1,LM和BP1相交于B点,同时实现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BP曲线和IS曲线的移动实现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必为平衡国际收支而改变本国货币供给量,因此LM曲线不会发生移动。

4.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及失业的调整

在图19-13中,国内经济均衡点的初始位置是IS0与LM0的交点A,该均衡点位于BP0曲线右下方,所以是一种存在国际收支逆差的外部不均衡状态;同时A点又位于yf线的左边,说明这又是一个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在国内经济中存在失业问题。

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存在会使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值,BP线向右移动,同时外汇汇率升值又会使净出口额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由于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效果要比在固定汇率制下明显,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最后当IS1,LM1和BP1在B点上相交时就可以实现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同时均衡。

图19-13 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均衡与充分就业均衡的调整

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财政政策的效应是很复杂的,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有可能产生双重的作用。例如,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国内失业和外部均衡问题时,一方面,国内总需求会扩大,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进口增加,贸易出现逆差,本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总需求的上升、市场的利率提高,又会引起国外资本的流入使本国货币出现升值压力。本币的这两种走势是完全冲突的,很难判断哪一种走势会占优势。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运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达到对内和对外的同时均衡要比使用财政政策更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