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

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流在企业系统中所占的份额逐渐上升,这样一来,企业信息管理应运而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阶段,信息管理经历了技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三个阶段。为适应市场变化,必须变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信息量日益增大,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流在企业系统中所占的份额逐渐上升,这样一来,企业信息管理应运而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阶段,信息管理经历了技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三个阶段。详细划分,自20世纪40年代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40—50年代)。主要用于库存管理,解决了库存矛盾后,提出了经济库存模型,包括订货和定量订货模型等。

第二阶段(60年代)。库存问题缓解后,工厂中,物料和物流就成了突出的矛盾,这个时期开发了某一时间段的物料需要计划MRP 。

第三阶段(70年代)。考虑到生产能力、产品和库存的反馈信息,成了闭环MRP;在7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了主要面向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与控制的系统。

第四阶段(80年代)。在企业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从企业广义的资源(物料、设备、资金、人力)需求出发,考虑到企业经营的战略级、中短期管理级及车间执行级的情况。

第五阶段(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为适应市场变化,必须变革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职能展开,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是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每个职能部门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企业的内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是分散重复的,甚至是矛盾的,这与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以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集成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作业过程并行化、顾客需求多样化,缩短生产前置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柔性,减少库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