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融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给予了特别关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圳建行针对中小文化企业无信用担保而出现的贷款难,在大芬村进行“联保联贷”试点。总体上看,融资是文化产业的瓶颈,表现为: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大型文化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较为单一,支持文化产业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银团贷款、债券融资、产权交易、上市等都不普遍。

党的十六大以来,金融机构文化产业给予了特别关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圳建行针对中小文化企业无信用担保而出现的贷款难,在大芬村进行“联保联贷”试点。自2006年起,深圳市建行在市内黄金珠宝行业探索这种模式,分两批为11家企业提供了1.95亿元贷款。从2007年起,用这种模式为大芬村油画企业提供贷款。招商银行为电影《集结号》拍摄贷款5000万元,创造了无质押贷款的先河(关键是支持了国内导演自主拍摄)。湖南广电网络使用33亿元银团贷款进行数字化转换。中影集团公司发行5亿元的企业债券

总体上看,融资是文化产业的瓶颈,表现为:

(1)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这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此,我们表示理解,文化企业不同于工商企业的很大特点,就是从事内容生产,个性化很强,什么时候都会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文化企业的特点是“三好、一小、一大”,有好的创意、好的团队、良好的成长性,但固定资产规模小,开发风险很大。

(2)大型文化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较为单一,支持文化产业的金融体系尚未形成,银团贷款、债券融资、产权交易、上市等都不普遍。

原因分析:

(1)我们自身的问题比较多。第一,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第二,市场主体的数量较少,好多拥有优质产业资源的单位还是事业体制;第三,盈利模式不清晰,比如动漫产业、影视剧制作,都挺热,播出平台仍被垄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循环机制没有形成;第四,文化企业多以文化人创办和经营为主,对经济特别是融资渠道也不够熟悉。

(2)外部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普遍陌生。比如突出的问题是,财经界(包括金融界)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表象上,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把文化产业当个产业对待。当然,这里边也有我们的原因,一是我们还没有把产业做起来,二是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宣传也不够。

我们会同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部门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开展专题调研。2007年3月,先后到江苏、上海、广东和湖南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包括上市公司),最终于5月份形成一个调研报告,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研究起草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文件。二是准备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2008年2月,我们会同15个部门和单位(包括人民银行、发改委等)组成了起草小组,已经梳理出问题,找到了对策。

2008年10月,国办发114号文件,对融资问题做出了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有几条:一是设立全国性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约200亿元),对重点领域的重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确保文化安全。二是鼓励文化企业使用多种金融工具做大做强。三是对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比如针对文化企业,研究制订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质押办法,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开发适应文化产业的贷款担保服务。四是上市融资。

(本文系作者于2009年1月为参加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座谈会准备的发言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