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描述根据公司背景资料完成相关任务。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用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具体而言,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包括降低成本、减少投资、改进服务三个目标。

任务描述

根据公司背景资料完成相关任务。例如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驹桥,该公司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上海、浙江等地有丰富车源,还有北京市内配送厢式货车。车型有4.2米、4.5米、5.2米、6.2米、6.8米、9.6米、12.5米、17.5米、21米等厢车、敞车、高栏车、平板车、集装箱车。代理全国货物运输,拥有员工25人,资产100万元。请给该公司制定物流运输战略规划,并优化方案,使之行之有效,很好地指导公司发展,增强竞争力。

任务分析

此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查找资料和调研等,通过CDIO,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本项目,并以PPT的形式完成汇报。学习者要求掌握物流战略的三种目标、影响因素和制作步骤与流程等相关知识,为学习者进一步制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知识准备

一、认知物流战略管理

(一) 物流战略概念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经营目标,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具有长期性、指导性的经营策略。物流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物流战略是指具体企业高层管理机构根据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总目标,结合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制定出使企业达到总目标所需要遵循的管理方针和管理政策,做出现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提出实现总目标的经营途径和手段。

(二) 物流战略管理概念

物流战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一门具体的管理学科。它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把企业物流的各项具体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用战略的理念进行企业物流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物流战略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范畴,是企业的一种管理理论、方法与手段。

物流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论与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物流战略管理包括企业物流战略和第三方物流 (企业) 战略,涉及不同层次的战略设计、战略组织和战略过程。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物流战略管理目标是由整个物流系统的使命所引导的,是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量化目标。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用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具体而言,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包括降低成本、减少投资、改进服务三个目标。

(一)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指将与运输与仓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例如物流网络系统的仓库选址、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维持企业长期物流供应的稳定性、低成本、高效率。

面对诸多竞争者,公司应达到何种服务水平是早已确定的事情,成本最小就是在保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然,利润最大化是该战略的首要目标。

(二) 减少投资

减少投资是指将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最小化。该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投资回报最大化。

在保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投资,例如,不设库存而将产品直接送交客户,选择使用公共而非自建仓库,运用JIT (即时响应) 策略来避免库存,或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显然,这些措施会导致可变成本的上升,但只要其上升值小于投资的减少,则这些方法均可使用。

(三) 改进服务

改进服务战略一般认为企业收入取决于物流服务水平,应制定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战略。改进服务,使企业产品谋求良好的竞争优势。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竞争的激烈,顾客在选择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及时准确的到货也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有力筹码。当然高的服务水平要有高成本来保证,因此权衡综合利弊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服务改进的指标值通常是用顾客需求的满足率来评价,但最终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

例如,海尔的全球供应链物流战略保证了海尔“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战略。

三、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类型

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就是一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物流活动所做出的安排和构思。

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特性有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

(一) 按规划的层面划分

企业物流规划涉及三个层面: 战略层面、策略层面和运作层面 (表2-1)。

表2-1 战略、策略和运作规划措施

1. 战略层面规划

战略层面规划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制定总的物流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主要指物流系统结构设计、各级节点的选址等。

2. 策略层面规划

策略层面规划就是考虑物流客户服务效益与成本费用的平衡匹配的竞争性规划,主要指整个系统及每个节点的设施规划、库存管理。

3. 运作层面规划

运作层面规划是日常物流经营活动的具体的运作管理,如车辆调度、仓库管理、物料搬运等。

物流决策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战略性规划的物流渠道快速、有效地运送产品。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三个层面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划的时间跨度和不同的视角。战略层面规划大于一年,数据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接近最优即可; 策略层面规划是短于一年; 运作层面规划可细化到每小时、每天,往往使用非常准确的数据。

(二) 从规划的时间段划分

按照时间段,企业物流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可把规划期为3~5年内的定为近期规划; 规划期为10年以上的定为长期规划; 规划期为5~10年的定为中期规划。

四、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属于中期、长期的物流系统总体战略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分析物流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物流发展路线

(2) 确定规划目标。

(3) 确定物流系统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4) 确定重点发展的物流中心。

(5) 原则上确定流通渠道策略。

(6) 原则上确定库存和运输策略。

(7) 确定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

(8) 进行综合技术论证,提出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和方法建议。

五、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领域

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战略、运输战略和物流信息战略是物流规划的主要领域。这些决策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率,其中每个决策都与其他决策互相联系,物流规划时必须考虑不同决策彼此之间存在的悖反关系。参见图2-1。

图2-1 物流战略规划主要领域

(一) 客户服务目标

确定客户服务目标 (即客户服务水平) 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大。客户服务水平高,表现为订单响应快、物流流程的缩短及效率的提高,但是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要求有较高的服务投资,要使二者合理匹配,避免成本太高。目标服务水平较低,可以在较少的存储地点集中存货,利用较廉价的运输方式,目标服务水平高则恰恰相反。但当服务水平接近上限时,物流成本的上升比服务水平上升更快。因此,物流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

(二) 设施选址战略

设施选址战略需要确定物流活动的设施种类及数量、仓库的地理位置、规模及仓容量,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市场 (服务对象) 的范围及路线等。合理的设施选址战略应考虑所有的产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等及其相关成本,避免“大而全,小而全”普遍设仓库的现象,寻求总成本最低的设施选址方案,这是物流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客户需求,如果直接由工厂、供货商或港口供货,或经选定的储存点供货,都会影响总的分销成本。寻求成本最低的需求分配方案或利润最高的需求分配方案是物流设施规划的核心所在。

(三) 库存战略

确定了设施选址方案,就要考虑库存战略,有将库存分配 (推动) 到存储点与通过补货自动拉动库存两种库存战略,也可以实行零库存战略,比如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寄售零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其他方面的决策内容还包括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分别选在工厂、地区性仓库或基层仓库存放,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来管理永久性存货的库存水平。由于企业采用的具体政策将影响设施选址决策,所以必须在物流战略规划中予以考虑。

库存战略既包括选定库存存放方式、存放地点,补货方式等,又包括库存水平的确定。要合理确定库存水平、安全库存,库存采购周期及批量,库存管理方式等。这些受设施选址方案以及用户运输或配送距离的营销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求生产、销售与相关总成本的最优匹配。

(四) 运输战略

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及运输线路的选择。这些决策受仓库与客户以及仓库与工厂之间距离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仓库选址决策。库存水平也会通过影响运输批量影响运输决策。

运输战略主要合理确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及运输量的大小,尽量消除空驶、对流运输、运力不够等不合理运输现象,与库存战略及客户距离等紧密相连,尽可能采取整合运输及联合运输、降低物流总成本。

(五) 物流信息战略

随着企业现代物流进程的加快,企业必须将信息化战略纳入企业战略规划范畴。采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构建适宜的信息系统,比如自动存取技术、自动分拣技术、MRPⅡ系统、ERP系统、SCM等,可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时间流的统一,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物流成本。

设施选址战略、库存战略、运输战略和物流信息战略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都可促进客户服务目标的实现。

六、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物流战略要素是构成企业战略规划的主要因素,影响着企业战略分析、选择、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并通过企业战略规划指导下的经营管理活动表现出来。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应包括: 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业。

(一) 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经营范围的变动是有局限性的,不可以随意变动。企业开始经营前的工商登记就已经明确规定企业的经营范围,但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可能出现经营范围与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等因素不相称的情况,这个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进行经营范围的变更。企业的经营范围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涉及外部环境的大小,也能反映出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程度。

(二)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对人员、资金、物资、信息和技术等的安排水平和模式。人员、资金、物资、信息和技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源,资源配置的组合不同直接影响企业各项活动的效率。任何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企业的资源配置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协调,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经营成本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企业要想消除这种变化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就应该对资源配置做相应地整合,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水平与企业战略实施的要求相适应、相协调。

(三) 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内部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经营优势。企业竞争优势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随着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竞争优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丧失或增强。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性。

(四) 协同作业

协同作业是指企业的各种资源之间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七、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流程

物流战略规划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提高流程价值和顾客服务水平而实现竞争优势的统一、综合和集成的计划过程,通过对物流服务未来需求的预测和对整个供应链的资源进行管理,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流程图

(一) 建立目标和约束条件

在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之前,首先要确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目标和目的。不同的目标决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常用的目标有三种: 总资金成本最小目标,企业需要直接送货,或者选择公共仓库; 运营成本最低,企业需要整合运输与配送; 顾客服务水平最高,企业往往需要配置较多的物流节点、较好的信息系统等。

(二) 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确定了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目标后,就要进行调查、收集企业经营人力、物力、财力、价格、渠道及管理等内部资源条件,更要收集企业外部市场、经济、政策、法规、人口、竞争等环境要素,以及其他对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的各种数据资料,最好是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为制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提供帮助。

(三) 初步设计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根据对收集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初步制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包括物流系统的个别环节、设施选址、运营战略、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物料搬运、规划与控制方法、组织等,最终得到的应是一个系统的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四) 方案选择、评价、修改

在设计的方案中,对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经济性及技术性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选择最优方案。或者对方案进行修改,使之与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目标相一致。

(五) 方案实施阶段

方案实施阶段包括对该方案付诸实施,涉及设施、建筑,并将大型、专门的设施设备投入运行,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

(六) 方案实效评价阶段

该阶段对实施方案进行追踪检测,分析方案前后的变化,作出评估报告,并将其作为方案修正的依据。

任务实施

1. 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5~8人,以组为单位,明确学习任务。

2. 以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确定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目标及内容。

3. 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分别搜集资料并撰写相应的内容。

4. 汇总各部分内容,调整并修改成完整的企业物流战略规划。

5. 各组展示自己完成的企业物流战略规划方案。

6. 小组互评,教师组织进行各组间的评价。

7. 教师评价各组的优缺点,并总结相关知识点。

检测评价

综合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