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的初步意识

新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的初步意识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书所涉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可谓不可胜数,但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下面四项印象深刻而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现年92岁的居素甫·玛玛依一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和演唱《玛纳斯》。
新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的初步意识_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2.1 新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的初步意识

2.1.1 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南疆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正是古代三大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的交汇之地,也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历史遗存,其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为人们展现了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个民族、一代代人所共有的文化记忆。在本书所涉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可谓不可胜数,但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下面四项印象深刻而典型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1)玛纳斯文化

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它是柯尔克孜民族文学、艺术、宗教与历史的结晶。史诗最初产生于9—10世纪,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柯尔克孜族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传唱与加工,融进了全民族的智慧,成为规模宏伟、色彩瑰丽、极富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历史价值,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同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玛纳斯》在中外文学史上享有巨大的声誉,影响深远。史诗在我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共和国长期传唱和崇拜玛纳斯,联合国还曾将1995年定为“国际玛纳斯年”。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柯尔克孜人民为缔造伟大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著名英雄和首领,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玛纳斯》这部史诗叙述了他一家八代,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如图2.1)。史诗共分八部,以玛纳斯的名字为全诗的总名称,其余各部又都以该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如《玛纳斯》《赛麦台依》《赛依台克》《凯乃木》《赛依特》《阿色勒巴恰与别克巴恰》《索木碧莱克》《奇格台依》。每一部都独立成章,叙述一代英雄的故事,各部又相互衔接,使全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部史诗长达21万多行,共计2 000万字(如图2.2)。

史诗《玛纳斯》内蕴深厚,博大精深,在千百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把世世代代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遗产一一融入这部史诗中,使它成为柯尔克孜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美学、军事、医学、习俗的百科全书。作为一部民族民间史诗,《玛纳斯》由无数民间歌手世世代代以口头形式传咏,因此,《玛纳斯》的传承者和创作者也数以万计,这些民间歌手被统称作“玛纳斯奇”。目前,在柯尔克孜民间,有名的可唱两千行以上的大“玛纳斯奇”尚有上百人,小“玛纳斯奇”则在柯尔克孜草原上到处皆是(如图2.3)。在过去的一千年里,世界上尚没人能够完整唱出整部《玛纳斯》史诗,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录,直到居素甫·玛玛依的出现。现年92岁的居素甫·玛玛依一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和演唱《玛纳斯》。1940年,在劳动之余,他为人们连续七个晚上演唱《玛纳斯》,从此他的名字传遍四方。从1984年到1995年,居素甫·玛玛依相继演唱出版了全部8部18卷《玛纳斯》,这是中国三大史诗中,唯一由一人唱完的一部。居素甫·玛玛依因此也被中央领导称为“国宝”,国内外史诗专家誉其为“活着的荷马”(如图2.4)。

img6

图2.1 英雄玛纳斯的出世

img7

图2.2 根据居素甫老人演唱内容整理出版的《玛纳斯》史诗

img8

图2.3 玛纳斯奇演唱会

img9

图2.4 作者与居素甫·玛玛依

《玛纳斯》在柯尔克孜人民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凡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流传。在柯尔克孜草原上,演唱《玛纳斯》是最大的盛会,各种喜庆活动,都有“玛纳斯奇”演唱,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最长者举行几十天,甚至昼夜不停。

2)柯尔克孜族猎鹰文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柯尔克孜族自治地方,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古老的游牧、狩猎民族,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这一马背民族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生活着12万柯尔克孜人,人口最集中的是阿合奇、阿克陶、乌恰和乌什四个县。而四县中,只有阿合奇的柯尔克孜族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其他三个县都已经或正在转向农耕。阿合奇作为天山柯尔克孜人最早的居住地,更多地保留了柯尔克孜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的精粹。柯尔克孜族牧民素有养鹰的传统,从野外抓来的幼鹰经过驯养,可以成为牧民冬季捕猎的好帮手(如图2.5)。特别是在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该乡四百多户牧民,家家养鹰驯鹰捕猎。每到冬季,柯尔克孜族牧民带着数百只猎鹰云集该乡,举行长达数日的猎鹰捕猎比赛(如图2.6)。牧民们个个骑马架鹰,雄姿威武,其场面之壮观,猎鹰捕猎场景的妙趣横生与惊心动魄胜过西班牙看斗牛的场面(如图2.7)。故而英国著名驯鹰专家安德鲁·米勒曼迪,在1991年到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考察驯鹰技艺后称其为“世界驯鹰之乡”。

img10

图2.5 柯尔克孜族猎鹰手

img11

图2.6 苏木塔什乡猎鹰捕猎比赛

近年来,在阿合奇出土了两件珍贵文物见证了柯尔克孜族猎鹰文化的悠久历史。这两件文物一个是金质的“天马行空”饰件,另一个是金质的“飞鹰捕鹿”饰件。前者为游牧民族所崇拜的图腾,即与柯尔克孜人朝夕相伴、被誉为柯尔克孜人翅膀的“飞马”的优美造型;后者为狩猎民族崇拜的图腾,即柯尔克孜人最精彩的猎鹰文化写照“飞鹰捕鹿”的优美造型。

现在由于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靠捕获猎物维持生计的饲养猎鹰逐渐转变为牧民们的个人爱好,猎鹰也成为越来越难寻觅的柯尔克孜族的英雄符号(如图2.8)。

img12

图2.7 牧民骑马架鹰雄姿

img13

图2.8 柯尔克孜人与雄鹰

3)十二木卡姆

源于喀什噶尔的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在继承融合了疏勒乐、龟兹乐、于阗乐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歌、舞、乐3种艺术高度统一的特征,成为维吾尔族音乐的代表与化身,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

早在远古时期,维吾尔族祖先在从事渔猎、放牧劳动时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原上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作“博雅婉”(旷野之意)。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从而形成了“木卡姆”的雏形。“木卡姆”原为阿拉伯语,意思是“地点”“地位”“法律”的意思,作为音乐术语,特指成套的民间古典音乐。

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产生于公元14—16世纪西域音乐的融会时期,经过多次的整理、规范,才成为今天的《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的第一次规范,在公元16世纪。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公元1533—1567年)成为以莎车为国都的城邦小国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国王的王后,精于维吾尔音乐艺术。她与当时的木卡姆大师喀迪尔汗一起,邀请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对散失在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系统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并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从而整理出结构完整、体系严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全新“木卡姆”。阿曼尼莎这次大规模整理“木卡姆”的工作使维吾尔族木卡姆与其他民族木卡姆得到了区分,并第一次确定了十二木卡姆的规模,形成了木卡姆特有的琼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莱甫三部分结构,还重新确定了木卡姆的歌词,据传阿曼尼莎还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等新的木卡姆。

第二次规范,是在19世纪清代光绪年间,由当时喀什噶尔的著名木卡姆艺术家艾里姆·赛里姆和莎车的民间艺人赛提瓦尔共同完成。他俩对流行在喀什噶尔的木卡姆加以整理、规范,将“木卡姆”逐步精缩为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并正式定名为“十二木卡姆”。

这套木卡姆体系经无数民间艺人不断传唱,流传至20世纪,但并无文字纪录。1951年和1954年,出生于英吉沙县木卡姆演唱世家的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得到了认真而全面的记录和录音。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共340余首。

十二木卡姆由拉克、且比亚提、木夏乌热克、恰尔尕、潘吉尕、乌扎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西尕、依拉克十二套套曲、245首乐曲组成。每套木卡姆都由大乃格曼(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xrap)三部分组成。奏时,大乃合曼苍劲深沉,蕴蓄无穷;达斯坦流畅欢快,抒情优美;麦西莱甫则载歌载舞,把演奏推向高潮。十二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包括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等等,在艺术成就上可谓无与伦比的。

今天,木卡姆分布地区十分广泛,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均有木卡姆,但就其种类来说,目前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而且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十二木卡姆艺术是曲子、歌曲、舞蹈和环境的综合体,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真正的木卡姆表演,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气氛下,数十个彻底忘记自我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民间艺术家的感情大爆炸(如图2.9和图2.10)。

img14

图2.9 喀什莎车乡间的十二木卡姆表演图

img15

图2.10 十二木卡姆音乐

十二木卡姆上承汉唐龟兹、疏勒、于阗乐舞之遗风,下载现代维吾尔族民间乐舞之先河,博采众长,革新传世。十二木卡姆作为不朽的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历经千秋,常奏常新,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的丰碑。

4)龟兹乐舞

龟兹乐舞是一种各种文化、各个民族相互交流、发展与融合的艺术。古龟兹国曾是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中的大国,它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龟兹国地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古往今来,龟兹土著、匈奴、突厥、柔然、铁勒、吐蕃、维吾尔、汉、蒙古、回等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足迹与艺术的瑰宝。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积淀,孕育出一种独特的乐舞艺术——“龟兹乐舞”(如图2.11)。

古龟兹国“俗善歌乐”,早在西汉初期龟兹乐舞已传入中原。前秦太安元年(公元385年)吕光破龟兹还,龟兹乐开始大量传入中原,为中原的音乐文化增添了异彩。至南北朝时(公元420—581年),龟兹乐舞更是风靡华夏,处处“胡女铿锵”“传习尤盛”。从《隋书》所记,隋朝音乐主要用龟兹乐器来演奏,呈现出“妙绝弦管,新声奇变”的效果。在隋代的九部宫廷乐中,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到了唐代,“管弦乐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而其中的“西凉乐”也是龟兹乐的变声。令唐玄宗无比痴迷的《霓裳羽衣舞》,就属于龟兹乐的大曲形式。而唐代十部宫廷乐中,龟兹乐亦居其一。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白明达在北周、隋初时分别应聘为宫廷乐师,苏祗婆的“五旦七调”理论与《琵琶曲》,白明达融“胡声”于宫廷乐而“造新声”等创作实践对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杂技、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民间,龟兹乐舞亦“大盛于阊巷”,而且还远播到日本、朝鲜、缅甸、越南等国,对亚洲的音乐、舞蹈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img16

图2.11 龟兹乐舞

(1)龟兹乐

龟兹乐对我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音乐文化曾经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当代维吾尔族乐舞闻名遐迩,据史家研究亦源于龟兹乐,并在继承中予以发展。龟兹乐的乐器和舞蹈形象,在库车、拜城等古龟兹国石窟寺壁画中有栩栩如生的反映,这些壁画应是龟兹乐的真实写照,是龟兹乐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仅龟兹乐器而言,《隋书·音乐志》和《旧唐书·音乐志》中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横笛、箫、筚篥、毛员鼓、都县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15种。《新唐书·礼乐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侯提鼓、齐鼓、檐鼓、弹筝4种,共19种乐器。而这些记载仅仅是反映了龟兹乐传入中原的乐器情况,而实际上,龟兹地区的音乐中先后使用的乐器不下28种。上述乐器中除龟兹本地的五弦、筚篥、答腊鼓等乐器外,还有源于中原的笙、兆、排箫、阮咸,来自西亚、印度的竖箜篌、曲颈琵琶,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留下的羌笛、羯鼓,等等。这些乐器在融入龟兹乐后其形制演奏技法各方面又和原发源地的原物有所不同。可见,龟兹乐善于吸收借鉴各地音乐艺术,并加以发展、创新,使之融于本地音乐艺术之中,进而奠定了其“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地位。维吾尔族使用的乐器,也大都继承龟兹乐的乐器。龟兹乐乐器的组成有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现今木卡姆的乐器编配也是如此(如图2.12)。“龟兹乐部起纷纷,调急弦粗响遏云”,龟兹乐奏起,鼓管齐鸣,实在是各种艺术和谐统一的“交响乐”。

img17

图2.12 阿克苏的龟兹乐

(2)龟兹乐舞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千姿百态的舞蹈形象比比皆是。如克孜尔石窟38窟前室的两侧有“天宫伎乐图”,舞伎有的在舞动璎珞彩带,有的捧托花盘,有的击掌合节,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101窟中一位菩萨,袒胸露体,身披彩带,两臂呈顺风旗姿势,腰肢微倾含胸出胯,造型优美典雅(如图2.13)。龟兹舞蹈在南北朝时期已经逐步脱离原始状态,发展成具有一定表演形式和内容与相当表现手段的艺术,并催发了戏剧的形成。龟兹舞中普遍使用道具,使用最多的是披帛彩带,其次是璎珞花绳。有些带有杂技表演性质的舞蹈,还使用盘子、碗等道具。面具在龟兹舞中的使用也很普遍,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句,正是龟兹“狮子”舞中使用面具情况的描述。唐代龟兹舞大致分为健舞、软舞、歌舞戏、习俗舞、模拟舞、执具舞、宗教舞等类。其主要代表如胡旋舞属健舞类,白居易《胡旋女》一诗中“回雪飘摇转篷舞”“奔车轮缓旋风退”等句是对此舞高超的旋转技巧的赞誉。碗舞,舞者双手各用两三个手指尖托一个碗,做着各种舞姿。现在库车流行的《沙玛瓦尔舞》应是由此舞演变而来。龟兹舞蹈中胯的摆姿、手形的多变、面部的“撼首”“弄目”等,多为印度舞的特点;而胡旋舞又是吸收了中亚旋转技巧而来;缚身的彩带和披纱随舞的飘逸,则恰如中原善舞绸帛的写意……如此不断地吸收扬弃,龟兹舞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舞姿以身体线条呈S型、双脚交叉、出胯、扭腰的基本造型,形成了龟兹舞蹈擅长各种姿势的旋转,节奏时急时缓,起伏对比,强而多变的特点(如图2.14)。

img18

img19

图2.13 克孜尔第38窟的“天宫伎乐图”

img20

图2.14 龟兹乐舞的舞姿

龟兹乐舞对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的音乐、舞蹈文化曾经产生过不同的影响,对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当代闻名遐迩的维吾尔族乐舞从音乐结构,到乐器、舞伎都与龟兹乐舞有着极深的血缘关系,可以说,龟兹乐是维吾尔族乐舞的源,维吾尔族乐舞继承发展了龟兹乐舞。龟兹舞蹈的“撼头”“弄目”“脐脚”“弹指”等姿态,在维吾尔族舞蹈中也经常见到。

龟兹乐舞在漫长纷繁的社会变革中,虽然原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它那高亢奔放的基本风格依然经久不衰。欣赏今天库车、拜城一带的维吾尔族歌舞,仍有龟兹古乐舞的遗风。当今库车等地流传的《十二木卡姆》,实际上就是由古代龟兹大曲发展演变而来,其结构与龟兹乐中歌曲、解曲、舞曲三部分的乐曲结构基本相同,使用的乐器手鼓、筚篥、横笛等也都曾是龟兹乐中的乐器。库车维吾尔民间歌舞《麦西莱甫》潇洒飘逸,欢快活泼,多用热瓦甫、都塔尔、弹布尔、手鼓演奏,从乐曲、舞曲、舞姿中都继承了龟兹乐舞的神韵。今天,当库车、拜城一带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赛乃姆”跳起时,舞蹈者双臂举起,头向右倾,眼睑下垂,双腿略分,右脚点地,仿佛就是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描绘的龟兹舞蹈形象,其器乐旋律,舞姿律动,依然能让人们领略到古龟兹乐舞的绰约风姿。库车、拜城一带,也被人们称为“龟兹乐舞的故乡”。

2.1.2 初步意识

在对四地州所有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地区除拥有壮丽广阔的自然景观资源外,文化景观资源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方面,其优势都非常突出。在对这些资源的进一步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初步意识到,这其中的有一类文化景观资源涉及一个共同的特征——非物质性,这些文化景观往往是活态的、口头的,有的甚至是精神的。除上节简要介绍的玛纳斯文化、柯尔克孜族猎鹰文化、十二木卡姆乐与龟兹乐舞以外,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还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类。

1)整理归类

(1)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俗文化

①柯尔克孜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既具有我国北方马背民族共同的粗犷、剽悍的特点,又具有本民族独具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活特色。柯尔克孜族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种类有上百种,其中最具特色和观赏价值的有:攻占皇宫、叼羊、赛马、追姑娘,荡秋千、背式摔跤、马上角力、赛骆驼等。

②柯尔克孜族婚礼、节日庆典活动。柯尔克孜族注重礼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这些特点充分反映在其婚礼、节日庆典以及待客的礼仪之中,每遇婚礼等庆典,则要举行赛马、叼羊、追姑娘、《玛纳斯》演唱会、对歌、跳舞等民间文娱体育活动。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独有的节日“诺鲁孜节”,这是一种除旧迎新的年节,除夕之夜的跳火堆,唱“诺鲁孜歌”以及节日之晨全村人共食的年饭“克缺饭”,都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独有的历史和文化。

③柯尔克孜族的驯鹰狩猎活动。柯尔克孜人的驯鹰狩猎捕兔、抓狐,不仅是本民族传统的一种狩猎生产形式,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牧区草原到处可见驾鹰驭犬的狩猎者,特别以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独具规模,别具特色,因而引来了不少国内外旅游观光者和考察者,称这里为猎鹰的故乡。

④鹰笛和鹰舞。塔什库尔干是全国唯一的塔吉克民族自治县,也是中国境内原住民族中唯一的操印欧语系和具有雅里安血统的民族。塔吉克族人口虽然只有3万多,但他们对舞蹈的迷恋程度却是惊人的,塔吉克人除婴儿外,几乎人人都会跳舞。塔吉克人生活在平均海拔4 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这里也是鹰聚集的地方。长期的生活中,塔吉克人和鹰建立了感情,他们认为鹰是吉祥的动物,他们将山鹰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塔吉克人的音乐与舞蹈都源于山鹰,其主要的乐器鹰笛系由山鹰的翅骨制成,传统舞蹈鹰舞则是模仿山鹰的动作而形成的。鹰舞多以双人舞的形式在喜庆佳节或家庭晚会中表演。从内容到形式皆模拟鹰的动作。跳舞时,众人围坐或半围坐,男女相邀,成双而舞,有时若干对舞伴同时表演。男子舞姿俊健、淳朴、粗犷。主要动作有:伸展双臂(前臂较高,后臂较低),前后摆动,舞步灵活多样。高潮时,激烈抖动双臂并摊开双掌,向左右旋转和侧身跃起,作雄鹰展翅,搏击风云之势。女子舞步和舞姿略同男子,仅步距比男子小而轻盈。双手在头部向里或向外旋抹,动作舒展而柔和。以手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通常采用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为舞蹈基本节奏,间以口哨击掌和呼喊“拉泼依”烘托气氛。塔吉克人无论遇到节日或大小喜事大家都围在一起,伴着三孔鹰笛的节拍,模仿山鹰的飞翔而翩翩起舞,因而塔吉克族有“鹰之族”之称。

(2)喀什民俗文化

①喀什民间歌舞。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地区,维吾尔族个个能歌善舞,各县市的歌舞剧团、文工团更是集中了该地区的民间歌舞人才之精华,例如,喀什地区歌舞剧团、塔什库尔干县文工团、莎车县文工团和麦盖提县文工团等文艺团体都颇具影响。这些扎根于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群众之中的歌舞团体民族特色鲜明,艺术品位高雅,其文艺节目新颖多彩,欢乐祥和,贴近少数民族生活。其演员能歌善舞,无论十二木卡姆的弹唱或葡萄架下的优美舞姿,都是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光芒。

②高台民居。喀什高台民居建在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地势最高的黄土高崖上。该民居群方圆数百米,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 450多人,且全都为维吾尔族。高台民居的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相传整个民居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并持续保存至今。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再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后来又出现了巧妙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仅仅是保留了两千多年来维吾尔族的聚居形态,它还在一片日益繁华的都市包围之下,完整地再现了维吾尔族人千百年来所传承的生活习惯与民族风情。这里的居民依然从事着他们的土陶制作、绣花帽、制作民族刀具、加工皮革、纺织、铁匠、缝纫等多种手工作业。即使现在这里已被开发为旅游地,小区居民的生活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面对镜头,人们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没有表演给外人看的感觉。

③民间工艺。喀什地区民族手工艺产品特色鲜明而独特,如英吉沙小刀、艾德利丝绸、花帽、腰巾、马靴等民族手工艺产品做工精良,蜚声海内外。

(3)阿克苏民俗文化

①龟兹文化:阿克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克孜尔千佛洞等为代表的龟兹石窟壁画艺术,故事生动离奇,绘画精湛绝伦,佛像栩栩如生。而克孜尔尕哈烽燧、昭怙喱佛寺遗址、龟兹古城遗址、古墓群、天山神木园等众多关隘、城堡、驿站、墓葬和出土文物则展示着当年西域古文明的神奇异彩。璀璨夺目的古龟兹文明在幻影般相继隐遁十多个世纪之后,如今又成为人们探寻与研究的热点,形成了国际性的龟兹学研究热潮。

龟兹乐舞在历经漫长历史演变后,现已融入维吾尔民间舞蹈艺术之中,并于乐声舞姿间隐隐透着龟兹乐舞的遗风。今天的阿克苏儿女弘扬了龟兹文化、多浪文化艺术的真谛,创造了独具特色阿克苏赛乃姆、库车赛乃姆、阿瓦提多浪木卡姆、多浪麦西来甫等民族歌舞艺术,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向世界展示出阿克苏地域文化艺术的特色和魅力。

(4)和田民俗文化

①玉石之路。和田地区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中心地段,有玉石之都之称,以和田为始发点向东西延伸的“玉石之路”,在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之前就久负盛名。相传早在殷商时期,商王的宫殿里就有用于阗美玉加工而成的各种用具;楚国时的王公贵胄更以玉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到了两汉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士钟情于于阗美玉,各路王侯均遣工匠前往昆仑山周围采玉。经过这些采玉人的辛勤劳作,昆仑山下的玉英大批运往中原,“玉石之路”由此形成。随着以后东西方商业交往的蓬勃发展,丝绸之路才得以在“玉石之路”的基础上渐渐繁盛起来。

②克里雅人。在茫茫大漠里,克里雅人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直至20世纪下半叶,人们才发现了这一部分应属古西域土著的“活标本”。关于沙漠深处克里雅人的来历,一种说法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为逃避战乱,他们翻阅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克里雅人原来是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 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现在他们虽属于维族的分支,但有许多生活习惯与维族不同。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妇女们头顶缠白色头纱,上面还别有茶杯大小、羊皮缝制的黑色克里雅小帽。男人穿着黑色长褂,头上是羊毛外翻的黑羊皮帽子。从外来者的角度,克里雅人生活的习俗有七大怪:木骨泥墙、进门上床、家禽上树、馕中带馅、以斧为信、河水倒流、断头胡杨。

③于阗乐舞。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阗,是西域各国中受佛教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佛教音乐的传入给本来就崇尚歌舞的于阗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高僧法显在于阗时,就见到“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的场景。汉代,随着西域文化的东传,以龟兹乐、于阗乐为代表的西域音乐也西风东渐传入宫廷。当时汉宫就收入了《于阗乐》作为宫廷乐曲,是著名的西域六乐之一。据载,汉高祖常在未央宫“以管弦歌舞相欢娱”。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时,又带回了经于阗、龟兹乐改编而成的佛曲《摩诃兜勒》。南北朝时,于阗乐舞风靡中原,影响极大。唐代,更是西域音乐的鼎盛时期,宫廷音乐十之七八都是胡音,于阗乐与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等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今“歌舞之乡”的和田,艺术表演犹胜当年,形成了今天和田地区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如策勒县常见的维吾尔民族歌舞有和田木卡姆、和田麦西来普,等等。

(5)宗教文化

新疆四地州不仅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而且是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主要的宗教有: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萨满教等。

(6)佛教文化

佛教对南疆的历史、文化影响很大。在四地州约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佛教文化同样占了两千多年。佛教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历史进程、文化发展、商贸往来、社会稳定和各民族间的互相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公元1世纪,约东汉明帝时,佛教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新疆,最早传入新疆和田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后来大乘佛教接踵而来,时间都在公元纪元前后。3世纪后期,佛教盛行全疆各地,直到公元15—16世纪伊斯兰教以铁骑、利剑东进佛教才告衰落,佛教在新疆兴盛了1 000多年,至今仍为新疆蒙古族、藏族所信奉。佛教给新疆四地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千佛洞为著。

①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乡境内的三仙洞,加上阿扎克乡境内的罕诺伊故城和莫尔佛塔是南疆不可多得的反映古疏勒国佛教文化的珍贵历史古迹。这些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新疆最早的佛教遗址。

②喀什。喀什市东部20余千米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有两座被当地群众误认为是古代烽火台的高土塔“莫拉提木”,其实这是我国西域古疏勒国都附近一处著名的佛寺遗址。莫尔佛塔遗址现有两座残存佛塔,其东南部有一组僧房遗址,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蜿蜒排列约1千米,是当年寺僧的水源。古寺院遗址下层的一段夹有烧为炭灰的木料,估计该寺院毁于一场大火。附近还出土不少石膏塑佛像残片,其中的一片佛像面部极为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公元644年,唐高僧玄奘返程抵达疏勒国时,称这里“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寺庙)数百所,僧徒万余人”(转自《大唐西域记》)。当年佛教昌隆的疏勒国,还曾收藏过释迦牟尼用过的“佛浴床”“佛钵”等遗物,佛僧道安、智猛、鸠摩罗什等也都曾在疏勒国顶礼膜拜过。公元690年(武则天授元年),武则天向全国各地颁发《大云经》并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疏勒都督府费时十几年在境内兴修了名扬西域的疏勒大云佛寺,直到公元8世纪中叶,这座佛寺还在被人称道。根据莫尔佛塔所处地望及遗址形制,特别是僧房和佛堂遗址上用粉白的石膏为地面铺料的华贵装饰,这很可能就是当年疏勒大云佛寺的遗址。

③阿克苏。阿克苏地区佛教古迹众多,有古龟兹六大石窟群、苏巴什佛寺遗址等重要佛教古迹。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克孜尔千佛洞,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库车县西部约70千米处。克孜尔千佛洞一个个石窟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号称“中国第二敦煌”。克孜尔千佛洞建造于公元3—13世纪,共有236个洞,现存壁画画面约10 000 m2,是新疆最大的一处佛教文化遗址,现已被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和田。和田是我国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公元前1世纪,于阗就有佛教传入。法显就曾对公元5世纪初的于阗盛况进行概括:“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春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人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两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由此可见当年的盛况。直到公元960年开始的喀喇汗王朝对于阗的伊斯兰圣战,伊斯兰教以铁骑、利剑东进,和田才成为伊斯兰教的天下。和田主要的佛教遗址有热瓦克佛寺、安德悦故城、买利克阿瓦提遗址、丹丹乌里克、尼雅遗址等。

(7)伊斯兰教文化

公元10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帝国势力的东进,伊斯兰教开始向新疆传入,喀拉汗王朝的著名可汗苏里堂·布格拉汗首先皈依伊斯兰教,阿图什成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后来伴随萨曼尼王朝向外不断扩张伊斯兰教势力,于田也成了伊斯兰教的又一个基地。到公元13世纪,伊斯兰教传到了阿克苏、库车、焉耆、伊犁等地区。现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伊斯兰教有各种教派,传到新疆的主要是逊尼派中的大伊玛目哈乃斐派和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以及苏非派(衣禅派)。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逊尼派;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苏非派;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基本上都信仰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新疆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最多的地区,仅新疆四地州比较著名的有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库车大寺、莎车的加玛清真寺、阿孜那清真寺、和田的居曼寺等。

2)初步构想

对上述这些活态的、口头的,有的甚至是精神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分类整理使我们意识到,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将是新疆四地州旅游开发最为闪亮的特色之一,鉴于它们不同于物质形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其规划设计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要将这些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开发形成稳定而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它的实质是什么?其次,非物质文化景观是如何吸引旅游者的,又怎样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再次,如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稳定、持续地展现给络绎不绝的旅游者?最后,如何使旅游者能够深度体验到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以上几个核心问题是我们在“新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对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问题形成的初步意识。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点:

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对应的是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

②如何吸引旅游者?对应的是研究非物质文化景观需求与开发的理论基础问题,是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

③如何将非物质文化景观展现给旅游者?对应的是研究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物化形式、方法与载体问题,是解决设计层面的问题。

④如何使旅游者能够深度体验到非物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对应的是研究旅游中游客的学习教育问题,是解决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终极目的的精神层面问题。

⑤如何将非物质文化景观稳定、持续地展现给旅游者?对应的是研究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解决保护层面的问题。

显然,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相当的难度,直到几年后,本学科梯队才在刘滨谊教授的带领下通过许多具体项目的实践总结、再应用、再检验与理论研究才初步形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理论体系。就当时而言,我们仅针对部分问题作了以下的初步构想:

(1)保护

非物质文化景观因其不是直接储存于物质形态之上而是存在于传播与扩散过程之中的,一旦这种过程中断,就极易造成一种重要信息的沟通永远中止或断绝。例如,我国目前能演唱史诗《玛纳斯》的大“玛纳斯奇”尚有上百人,但像居素甫·玛玛依那样由一人唱完全部8部18卷《玛纳斯》的人却只有他一位92岁的老人了。因此,旅游开发中必须注重对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抢救与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防止外来文化的过度冲击成为非物质文化旅游规划设计的首要责任。

随着现代化、都市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灭顶之灾。大量的民俗正在被商业文化异化、糟蹋,弄得庸俗不堪,大量的民间艺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消亡。新疆四地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很多历史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享誉世界。但是,旅游开发会对本土文化传统带来最强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古老的宗教文明将会受到现代文明严重的威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从精神到物质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防止少数民族文化趋同、文化特征淡化、文化识别性丧失,杜绝为了开展旅游,把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变成了一种“表演文化”“展示文化”“再造文化”,过分的夸张,随意的歪曲,失去了原来文化的真实性,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该强调文化的“多元化”“本土化”,以与“现代化”相抗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现代化,越要强调民族化”。主要保护措施有:

①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对具有珍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地区,拟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例如:以塔什库尔干为中心的我国塔吉克民族的鹰笛和鹰舞文化保护区;以阿合奇为中心的我国柯尔克孜族的猎鹰文化与《玛纳斯》文化保护区。

②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抢救、保护委员会。建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作为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直属专业组织,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优秀遗产的工程不能停留在分散的议论和呼喊阶段。应当立即建立专业组织,并选聘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精于鉴定和评估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于抢救、保护遗产的工作者作为该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具体制订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并切实地指导文化保护工作。委员会要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科学咨询,帮助重点地区、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制订保护规划。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制订保护规划、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对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创造才能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特别是濒危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系统地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基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③保证必要的专项基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并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

④依法管理,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法律意识,积极利用国际国内对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规范,将四地州重量级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纳入国家遗产申报名录,积极申报世界遗产。授权文物或文化部门对当地的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分级的保护机制,对目前正在面临失传的传统文化景观,尽快制订保护规划,以指导保护工作在景区旅游开发的同时顺利完成。

对纳入旅游开发项目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要依法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在保证当地原生态文化景观不发生更本性改变的前提下,确定旅游区的文化承载力,并以此指导控制景区的游客进入量,以避免外来文化对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冲击。

⑤培养专门的保护人才。在四地州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景观抢救、保护的专业工作队伍,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精湛,对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深厚感情的保护工作者。对核心工作人员,组织其出国考察类似的或具可比性的国外景区景点,了解国际旅游的形势和新潮流。必要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指导,以建立国际视野的保护措施。同时,设立若干个保护传承站点,并命名一批民间艺术家。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高等学校相关院系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享,联合研究,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铺垫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对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建立比较完善的民族民间艺人传承保护机制。

⑥以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保护。以保护为前提,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关系,以文化作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以旅游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保护。合理加大开发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产品的力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2)展现

由于非物质文化景观不能直接储存与展现,因此,为了传递与保存非物质文化,就需要通过建筑、书籍、绘画、工艺品等物质形态的载体来表达与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状况,并流传于后世。为了在同一时空下展现非物质文化,便于文化的积累和人们的交流,就需要采用语言、歌舞等载体以及相应的人类活动等方式来显示、交流并传播非物质文化。所以,在旅游规划设计中,许多非物质文化景观需要通过物化到具体的载体才能进一步开展旅游开发活动。在四地州旅游战略规划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下面的形式:

①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将能反映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器物、用具摆放在博物馆的展台上,通过这些凝聚着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向游客展现当地社会过去灿烂辉煌的文化史与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这是用现代化设施和方式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最好的科学形式。规划在喀什、阿图什、阿克苏与和田等中心城市建立省级以上的大、中型民族民俗博物馆,用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乡、镇,特别是民族县、乡筹建小型民族民俗博物馆。同时,鼓励民营企业、民间团体或个人建立小型、专项的民俗博物馆。通过各级各类博物馆的设置,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体系,使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或处于濒危状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有效保护和全面展示民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之精华所在。

②民俗风情园。民俗风情园是集中展示活态民族民间文化的最好形式,对旅客而言也是最具效率的活动方式。例如,喀什的西山民俗风情园,是一座融观赏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场所。园内分布几座特色庄园,山庄外观呈现典型的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等。另有果园、篝火、娱乐场、野生动物,等等。漫步玉石大道之上,观赏悠悠古丝绸之路景观,品尝丰盛的少数民族佳肴,聆听婉转嘹亮的歌声,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让您充分体验西域民俗风情。

③开发活态民俗村。与完全人工兴建民俗风情园不同,开发活态民俗村的立足点是以原始的自然村落或原住民的聚居地为旅游开发的场所,在不影响、不改变原住民生活习惯与文化风俗的基础上,将游客直接置身于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生活环境之中,避免了把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变成了一种“表演文化”“再造文化”的弊端。例如,喀什的高台民居旅游项目,这里的居民依然从事着他们的土陶制作、绣花帽、制作民族刀具、加工皮革、纺织、铁匠、缝纫等多种手工作业。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的镜头,小区居民的生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人们依然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没有表演给外人看的感觉。再如,阿克苏的阿瓦提多浪民俗风情园直接建立在阿依巴格乡以葡萄为主体的自然村落的基础之上,葡萄村的居民保留着维吾尔族多浪人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房屋用料就地取材,结构独特实用,前有庭院,后有大面积的木那格和玛奶子葡萄园,采用较原始的生产方式榨油、酿酒、纺线、织布、刺绣,等等。每到7月、8月和9月,葡萄挂满枝头,水晶一样的一串串葡萄,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与维吾尔族多浪民居和特有的民俗文化构成一副亮丽的田园风光。

2.1.3 战略性规划

根据前述的认识与初步构想,在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我们对一系列重点的非物质物化景观旅游区进行了具体的开发建设规划。规划从范围的确定、景区客源容量测算、项目构思创意、总体布局模式、服务设施规划、景区开发建设规划、投入产出分析7个方面对某一具体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区作出引导性的规划建议,下面仅以其中的高台民居为例加以说明。

1)规划的时空范围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市中心区。较集中的区域是人民东路以北,吐曼河以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土曼路西侧的古老居民区。该民居群方圆数百米,现有居民603户,人口2 450多人,全都为维吾尔族。从机场驱车1.5小时可到达该景区,从火车站驱车30分钟可到达。规划中高台民居核心景区的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

2)景区客源容量测算

旅游开发会对本土的传统文化带来最强烈的冲击,过度的游客数量会给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台民居的维吾尔族居民造成前所未有的、从精神到物质的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防止喀什高台民居地域文化的消失,高台民居的规划定性为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在开发高台民居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传统民居的独特性,注意游客与当地维吾尔族居民合理的配比关系,将游人规模控制在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不破坏整个居住聚落整体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范围内。将整个景区游客的平均密度控制在中密度范围内,局部聚居密集区控制在低密度范围内。并将景区日游客容量控制在300人以内,年游客总量控制在4万~5万人次。

3)景区项目构思创意

根据高台民居景区的特点,可开发以下项目:

①做一回高台民居居民;

②传统民居民俗体验游;

③维吾尔族特色居住建筑游赏;

④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制作游;

⑤维吾尔族民居科考与科普游。

4)景区总体布局模式

高台民居是以维吾尔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景观,从“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出发,结合民居的特点,对现有建筑加固,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增设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设施,改变景区内过于单一的游憩机会,增加人文的参与性活动。

结合现状特色,景区分为高台民居入口区、高台民居主体景区、周围居住及公园休闲区3部分。其中,主体景区包括游览观光区、民族风情体验区两部分。

5)服务设施规划

①景区内急需配套给水、排水、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现存的电力设施的布局对景观的影响很大,应加以改造,满足居民生活和游客住宿的要求;

②增建与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接待等配套设施;

③改善景区的部分道路,理顺游览。

6)景区开发建设规划

建设项目围绕总体布局,开展游、吃、住、娱、购等活动。通过景区道路,把各个特色景点联系起来,结合旅游项目的策划,为游客提供多种游憩机会,主要建设内容有:

①对部分民居加固、改造建设;

②民居、居民、水面、绿化的保护协调;

③给水、排水、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④公厕、垃圾站点、停车场、巴扎以及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设施。

7)景区景点投入产出分析

表2.1 高台民居景区投资匡算表     单位:万元

img21

表2.2 高台民居景区旅游收入预测方案表

img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