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改善女孩生存的社区实践

中国改善女孩生存的社区实践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从背景、设计、实施、效果四个方面介绍“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三年的工作实践,并在理性的层次上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反思。这些表明目前中国女孩的生存权利受到了非正常的侵害,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为此,我们向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和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建议成立“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经过近半年的多方协调和筹备,巢湖市政府于2000年3月21日正式建立并启动实验区项目。

李树茁,朱楚珠[1]

中国目前正处于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社会阶层分化加快、社会弱势群体增加等,使中国的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社会政策和社会项目,干预和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参与和发展的权利,是实现社会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发展项目(或社会发展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不断地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或改善社会环境的努力,而社会发展项目的效果需要运用社会研究方法来研究、评价并帮助改善社会项目的所有重要方面(罗西等,2002)。从1995年起,我们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合作,对中国女孩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干预,建立了“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背景、设计、实施、效果四个方面介绍“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三年的工作实践,并在理性的层次上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反思。

一、项目背景

(一)女孩生存状况

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偏好男孩、歧视女孩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女孩生存处于相对劣势和女孩死亡水平相对偏高的问题,一些有关近代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都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Coale and Banister,1994;Lee etal.,1994;Das Gupta and Li,1999)。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持续的低生育率,男孩偏好有所强化,表现为出生性别比持续上升和女孩死亡水平相对偏高的程度加大。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偏高的联合作用,导致了0—4岁年龄段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0—4岁儿童性别比从1982年的107持续上升到2000年的近120,形成了所谓的“失踪女孩”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姜全保等,2005;Zeng et al.,1993;Gu and Roy,1995;Banister,2004)。这些表明目前中国女孩的生存权利受到了非正常的侵害,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二)女孩权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儿童具有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不因儿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民族、族裔或社会出身、财产、伤残、家世或地位而有任何差别”(英国儿童救助会,1999)。女孩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要》中,将“持续歧视女童并侵犯女童的权利”作为妇女问题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并制定了改善女孩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中国政府对女孩生存和发展问题非常重视,制定了很多保护女孩生存和发展的法律和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致力于保护女孩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三)女孩生存的研究与初步实践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与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系统合作,对中国女孩死亡水平偏高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干预实践活动。1996—1998年,我们对中国偏高女孩死亡水平的生成机制、原因和后果进行了系统研究(朱楚珠等,1998;李树茁等,1999;李树茁和朱楚珠,2001;Li et al.,2004),发现导致偏高女孩死亡水平的根源性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偏好男孩的生育文化,条件性原因是持续的低生育率,并提出了通过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来改善女孩生存的政策建议和干预框架(朱楚珠等,1999;李树茁和朱楚珠,2001)。这个干预框架在1998—2000年间被应用于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39个“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网络县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调整工作策略(朱楚珠和李树茁,2000)。

(四)巢湖实验区的建立

安徽省巢湖市位于长江流域,含4县1区,约450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处于中上水平,出生性别比和女孩死亡水平都相对偏高。巢湖市的居巢区在1998—2000年间作为全国4个重点县之一参与了改善女孩生活环境活动,巢湖市政府认为该项目是深化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在全巢湖市推广该项目。我们经过多方面论证后,认为在一个文化同质、经济条件相似的连片区域,深入实验我们提出的干预政策和框架具有相对的优越性。为此,我们向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和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建议成立“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经过近半年的多方协调和筹备,巢湖市政府于2000年3月21日正式建立并启动实验区项目。

二、项目设计

(一)实验区目标

实验区项目基于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实施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背景与框架下,旨在通过各种生育健康培训和社区发展活动,采取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干预措施,在巢湖市形成有利于女孩的生活环境,降低相对偏高的女孩死亡风险;同时根据巢湖实验区的工作经验,探索并建立中国农村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一般工作模式、工作框架、干预措施和实施策略;最后面向全国,通过各种方式和层次的培训活动和社会发展项目,推广巢湖实验区模式和经验,改善中国农村女孩生活环境,降低女孩死亡风险,并在国际社会传播和交流中国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系列研究和社区干预项目。

(二)干预框架

在以往研究与政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98—2000年在全国39个社区发展网络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践的初步经验,我们提出了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社区发展项目的工作框架,包括基本思路、宏观和微观干预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估体系等,具体见图1。

(三)组织与协调

实验区项目是政府、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多方面合作进行的社区干预项目,各方具有不同的职责。在巢湖市方面,巢湖市各级政府建立实验区项目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实验区工作;巢湖市各级人口和计生委具体负责实施实验区工作;巢湖市各级相关部门配合人口和计生委开展实验区的工作。在人口和计生委系统方面,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宣教司和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负责指导和协调工作,并分别负责在全国和安徽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为实验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区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社会发展干预项目,项目的执行本着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1)2000.3—2001.2,实验区初期试点阶段。项目进行启动培训,建立实验区工作机构、计划和组织;在全市进行有关女孩改善生活环境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同时在5个县、区的32个重点村开展具体的项目试点工作,探索经验;重点在于建立保护女孩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意识和实验区项目工作人员的项目意识。

(2)2001.3—2002.2,实验区中期小规模推广阶段。在全市256个农村乡镇中的每个乡镇将项目工作重点推广到3个行政村,重点在于在女孩生存风险高危地区具体落实改善女孩生存的直接干预措施,解决项目工作与计划生育日常工作的相结合问题。

(3)2002.3—2003.3,实验区终期大规模推广阶段。将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具体工作推广到在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重点解决实验区工作的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大联合问题,以及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问题。

(四)监测与评估体系

衡量实验区的工作效果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与评估框架,而设立项目组和对照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考虑到实验区社会实验项目的一些伦理与道德问题,我们没有采取这种通常的策略,而是基于实验区项目由点到面推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如下的监测与评估体系。

(1)实验区内5岁以下死亡儿童基线和跟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死亡儿童的个人、家庭和社区资料,以进行项目前后的对比分析,衡量项目的效果。

图1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工作框架

(2)实验区年度社会与人口资料的收集。编制相应的表格,并制定统一的实施标准,由村级开始,逐级上报。年度资料用以衡量和比较实验区在开始后所发生的宏观变化和干预效果,借此判断实验区的进展。

(3)社区民众参与式评估与监测。为此,对应于项目工作框架的6个主要方面,编制了含有28个问题的简单问卷。根据村子的人文与社会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等,选取了32个项目评估村。在评估村内,共随机选取了640人,男女各半,并覆盖了不同的年龄组。每6个月一次用相同的问题,监测实验区民众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4)开展人生转盘活动。在项目村内,每3个月组织妇女积极分子进行人生转盘活动,观测妇女积极分子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关于人生转盘的具体活动与组织,请参见唐慧等(2000)的介绍。

(5)定期实地考察。项目技术顾问对项目县的活动每3个月进行一次实地访问,考察项目的进展和问题。

(6)进行女孩生存风险高危区域的专项调查,以及对不同人群有关社区女孩生活环境问题、原因和可能干预措施的小组访谈,以制订干预方案和跟踪计划。

三、项目实施

(一)项目培训

分层次、分阶段的参与式培训,对保证社会发展干预项目严格按照项目理论和项目框架执行从而得到预期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实验区在3年的执行期内,多次召开了由项目参与各方、基层政府和项目工作人员、妇女积极分子代表等参加的项目培训与阶段总结会议,会议的组织形式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参与式培训方法,并在市级培训会后组织进进行多级的分层培训会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次培训会的重点与实验区的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大规模的培训会议有以下3次。

(1)2000年3月,实验区启动与培训会议。在启动培训会议上,重点讨论国内外有关女孩生活环境现状、问题和对策以及巢湖实验区女孩生活环境的现状、问题和相应措施分析。另外,按照参与式培训方法,项目工作人员分组讨论了巢湖市女孩生存风险卡、目标梯和优先干预领域,并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草案。

(2)2001年2月,项目中期阶段工作培训。中期培训的重点是女孩死亡风险高危地区的调查、干预与跟踪工作、项目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建设以及中期阶段行动计划和工作安排。

(3)2002年1月,项目终期阶段工作培训。终期培训会的主题是选准巩固、提高与推广的突破口。培训会就实验区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终期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县、区进行了实验区工作的专题经验介绍;妇女积极分子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参加实验区社区活动以来人与社区的变化与感受。

(二)社区发展活动

1.宏观环境建设

宏观环境建设活动的目标在于在社区和民众中建立保护女孩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从而能够在长期内确保降低女孩死亡风险,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努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工作框架,宏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实验区项目宣传活动。实验区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体,以人口和计生委系统为核心,联合各相关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女孩生存与发展的宏观社区环境。这些活动包括:广播、电台、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中的实验区项目专栏;社区中的宣传画廊、展板、墙画、标语、宣传资料、婚育知识袋;社区中的戏剧、电影、文艺会演与巡回演出等专场演出和婚育新风知识竞赛等活动。

2)利用自编教材进行培训活动。实验区利用“全国建设新型社区生育文化网络县”系列教材,即“用法律武器保护女孩”、“生男生女一样好”、“鼓励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培养妇女积极分子”、“母婴保健知识”四个分册,对社区民众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培训与宣传活动。

3)开展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在实验区内,通过多种类型的座谈会的学习和讨论,试图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对女孩的认识和态度,达到保护女孩的效果。座谈会包括婆婆座谈会、妇女积极分子座谈会、公公座谈会、丈夫座谈会、用法律武器保护女孩座谈会和基层村干部座谈会。

4)培养妇女积极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发现与培养妇女积极分子,提高与扩大她们的社会影响,用新的婚育文化替代传统的婚育文化。这些活动包括:实验区在32个评估点及其他部分村,对妇女积极分子每3个月一次进行了多次人生转盘培训,提高妇女的自我发展意识;实验区建立妇女发展基金,为妇女积极分子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与组织妇女积极分子发展生产项目,提高妇女的经济、家庭和社会地位;实验区组织多层次的妇女积极分子演讲比赛,宣传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使她们成为新型婚育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播者以及实验区项目活动的带头人。

2.微观环境建设

微观环境建设活动的目标在于采取直接的干预措施,确保女孩的存活,从而能够在短期内确保降低女孩的死亡风险,达到实验区的工作目标。按照工作框架,微观环境建设活动主要包括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以有关保护女孩生存与权益的法律、条例和农村现实生活中溺弃女婴的典型案例,对农村基层社区和群众进行保护女孩、爱护女孩的法律教育。同时,实验区5个区、县对各自的女孩生存高危乡镇进行了重点调查,制定了高危乡镇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直接干预措施,并实施和跟踪。高危地区直接干预措施同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与科学管理措施相结合,在全实验区实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措施包括B超的使用和管理、生育证的发放与管理、怀孕妇女孕情的全程跟踪与服务、定人接生和定点分娩的管理与服务、对出生女孩家庭的产后访视与服务、二胎出生女孩的专项档案、死亡婴儿的报告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和有奖举报制度等。

另外,实验区在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社区实验工作与计划生育日常工作相结合以及将项目工作初步转入正常化、制度化和系统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做出了有效的努力,提高了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工作的生命力。这些措施包括将项目工作纳入计划生育年度工作计划内、项目工作纳入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内容中、项目工作与“婚育新风进万家”紧密结合、对基层干部和计生工作人员有关实验区项目的教育与培训、定期监测与评估等。

(三)传播与扩散

1.国内交流

本着边实践、边推广的原则,实验区十分注重工作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工作,促进了全国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工作。早在2001年4月,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宣教司于巢湖举办的全国计生宣传项目培训会上,实验区就工作目标、框架、策略和措施及其初步效果进行了主题汇报,会议代表还实地参观了项目工作点,同项目工作人员和基层群众交流。实验区的工作得到了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宣教司决定在全国推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项目。同年12月,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在巢湖市召开了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现场会,使实验区的工作模式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另外,实验区还利用一些重要的会议,如在2001年10月中宣部和国家人口和计生委联合召开的“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颁奖会议”、2002年10月安徽省“关爱女孩”工程启动会议和各地市人口和计生委主任研讨会、2003年4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在杭州召开“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介绍实验区工作,以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影响。全国和安徽省一些重要的媒体对巢湖实验区的工作,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扩大了巢湖实验区的社会影响。

2.国际交流

实验区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国际社会扩散了实验区项目的影响,对解决中国女孩生活环境问题起了促进作用。例如,在1999年12月于北京举行的“1999年全国女童问题研讨会”、2000年5月于北京举行的“‘95+5’妇女研讨会”、2000年9月于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科学大会”、2002年10月于昆明举行的“第六届亚太地区社会科学与医学大会”、2002年11月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专题讲座上、2004年3月福特基金理事会在西安召开的“实现妇女权益,追求社会性别平等”高层圆桌讨论会、2005年9月美国福特基金举行的“社会性别圆桌讨论会”上,我们分别介绍了我们在改善中国女孩生活环境方面所做的系列研究、政策分析和社区干预项目,特别是巢湖实验区的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和杂志在会后对项目进行了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和社会效应。《福特基金会会刊》2000年冬季版和福特基金会网页上,发表了《女孩的飞跃》文章,专项报道改善女孩生活环境项目,引起关注。这篇文章随后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的网上在线杂志《世界健康新闻》作为世界范围内保护妇女权益、健康、平等和地位等重大进展的头版焦点新闻转载。美国新泽西收养中国孩子联合会主动为本项目捐款,许多国际媒体也采访和报道了实验区的工作。这些交流活动向国际社会传播了中国政府、社会和民众在改善女孩生活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

为了有利于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实验区工作,并为其他类似的社会发展项目提供参考,我们编写了有关实验区的《项目工作手册》和《项目效果评估报告》,目的是从理性的高度,从社会发展项目的设计与评估的角度,对巢湖实验区的设计、工作模式与方法、效果以及推广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回顾与总结。

四、项目效果与影响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实验区项目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验区的主要工作目标都基本得到实现,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下降中的女孩生存风险

实验区的基线调查和跟踪调查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实验区日常统计系统的数据均表明,实验区内女孩生存风险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女孩死亡风险略有下降,反映出巢湖实验区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如果考虑到全国的整体趋势,可以认为实验区的工作效果是非常难得的。从图2—图4中可以看出,1998—2002年间,女孩死亡风险下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出生性别比和1—4岁儿童性别比下降;②男婴和女婴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女婴死亡率下降的幅度大于男婴死亡率下降的幅度,使得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上升;③男孩和女孩(1—4岁)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儿童死亡率性别比呈波动状态,略有下降。

图2 1998—2002年出生性别比和1—4岁儿童性别比,巢湖(垂直轴原点为105)

图3 1998—2002年0岁和1—4岁儿童死亡率,巢湖(垂直轴原点为)

图4 1998—2002年0岁和1—4岁儿童死亡率性别比,巢湖(垂直轴原点为60)

2.改进中的社区环境和民众观念

实验区按计划进行了各种宣传、培训与社区发展活动,培养了一批妇女积极分子,促进了新型婚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实验区初步建立了关心女孩和保护女孩的社会意识和社区规范,女孩生存的社区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有利于女孩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图5中,32个评估点640名社区民众多次参与式的快速评估结果表明,在社区干预框架的6个主要工作方面,民众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向有利于女孩生存的方向变化。

图5参与式评估各项指标得分

I1对女孩生存问题严重性的认识I2母婴保健和生殖健康知识I3妇女地位I4新型婚育文化I5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I6相关法律宣传和教育

3.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可行模式

实验区在将项目工作与人口和计生委日常工作相结合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由于项目工作和计划生育经常工作的结合,实验区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项目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为社区干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将实验区经验和模式推向全国打下了初步基础。实验区项目通过3年的实践,探索并初步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农村的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工作框架、策略、模式和途径。实践证明,我们设计的干预框架是基本可行的。巢湖实验区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人口和计生委的认可,预计在全国和安徽省的推广工作中起到一定作用。

4.推广和应用

实验区在完成之前,已经得到政府和计划生育等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初步完成了从试点到应用的过程,实现了巢湖实验区的工作目标。巢湖实验区提高妇女地位和改善女孩生活环境、保护女孩基本权利的理念与行动在实践中继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例如,国家人口和计生委2003年在11个省的11个高出生性别比县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干预项目,目前该行动成为国家长期人口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已经在全国数百个县进行。安徽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2002年决定在2002—2005年间,以巢湖实验区工作模式为蓝本,在全省开展“关爱女孩工程”。2003年1月,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启动,决定在全国30个省的30个县区开展干预项目。第五周期项目中,开展以改善女孩生活环境为基础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社会性别促进工作,也正在实施中。

巢湖实验区已于2003年3月31日项目总结大会后正式结束,之后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工作已经转入经常化,成为巢湖市政府和人口和计生委的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各项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继续进行。在实验区结束之前,安徽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关爱女孩工程”,并将巢湖市列为省级示范市,这对于巢湖实验区的工作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新起点。

五、几点认识

自从1995年以来,我们对中国儿童生存社会性别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社区干预框架;通过在全国39个网络县的初步实践,实现了从片到点的战略转移,最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使我们对在中国通过社会发展与社区干预项目改善边缘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特别是通过巢湖实验区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以下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能够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1.改善女孩生活环境项目,是一个风险较大的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承诺和支持,这是开展此类项目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门相对重视经济发展工作而忽视社会发展工作的情况下,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社区发展项目不像经济建设项目,实验项目投入大,项目资金少,项目又不能产生现实的和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些都说明实验项目能否得到政府领导的认可、承诺和支持是关系着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和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对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项目的重要的启示。

2.关注人的变化,培养社区妇女积极分子,改变干部和社区民众的观念,是实验区项目成功的核心。这也是在中国农村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努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社区发展项目促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保证女孩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环境得以变化。

3.在项目工作中,要注意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性应用。女孩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投入。但一个社区实验性干预项目所能够得到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能够争取各种渠道的社会支持,动员各种已有的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部门的社会资源的联合使用,起到大联合的目的。在资源整合性应用的前提下,实践证明主要利用人口和计生委系统的人力资源来开展项目是可行的。项目工作同人口和计生委系统日常工作相结合,使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进而达到政府制度创新的层次,是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项目工作框架得以在中国农村其他地区应用的前提。

4.理论研究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发展和社区干预项目,来改善社会的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的理论准备是设计和推进项目、保证项目质量所必需的。更进一步,任何社会发展和社区干预项目也必须以严格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否则不能够保证项目的成功。项目进展过程中,虽然要根据项目的目标、工作框架、策略、计划等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但也必须强调审时度势,根据过程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及时发现问题,不失时机地调整工作目标、框架和策略,通过实践来改善社会干预项目的设计,提高项目的可应用性和可推广性。

实践表明,研究部门、政府部门、社区民众、国际组织的成功合作是项目正常开展的保证。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的建立、运作和成果,体现了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后,中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和社区民众按照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所达成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进行的改善女孩生存、参与和发展权利的努力。这些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树立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关心女孩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充分体现了一种“宣言下的合力”(朱楚珠和李树茁,2000)。

参考文献

[1]姜全保、李树茁、费尔德曼,“中国‘失踪女孩’的数量估计:1900—2000”,《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4期.

[2]罗西、弗里曼、李普西著,邱泽奇译,《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华夏出版社,2002年.

[3]李树茁、朱楚珠、韩世红,“陕西省泾阳县1994—1996年儿童死亡调查结果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2期.

[4]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

[5]唐慧、张勉、朱楚珠,“转出新的人生:人生转盘的理论与实践”,《西北人口》,2000年第1期.

[6]朱楚珠、付小斌、李树茁,“当前我国农村女孩的生存风险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6期.

[7]朱楚珠、李树茁,“宣言下的合力——中国农村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社区发展项目”,《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8]朱楚珠、李树茁、金安融、张勉,“社区发展与新生育文化传播”,《人口与经济》,1999年增刊.

[9]英国儿童救助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参与式培训手册》,昆明,1999年.

[10]Banister,J.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2004,21(1):19-45.

[11]Coale,A.,and Banister,J.Five decades ofmissing females in China.Demography,1994,31(3):459-479.

[12]Das Gupta,M.and Li,S.Gender bias and marriage squeeze in China,South Korea and India 1920-1990.Development and Change,1999,30(3):619-652.

[13]Gu,B.,and Roy,K.1995.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with reference to other areas in East Asia:what we know.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1995,10(3):17-42.

[14]Lee,J.,Wang,F.,and Campbell,C.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among the Qing nobility:Implications for two types of positive check.Population Studies,1994,48(3):395-411.

[15]Li,S.,Zhu,C.,and Feldman,M.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survival in rural China:A county study.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2004,36(1):83-109.

[16]Zeng,Y.,Tu,P.,Gu,B.,Xu,Y.,Li,B.,and Li,Y.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reported sex ratio atbirth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3,19(2):283-302.

【注释】

[1]“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项目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包含安徽省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无为县、和县和含山县。项目由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宣教司、安徽省人口和计生委、巢湖市政府和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共同负责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了部分资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