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谐管理的理论基础

和谐管理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往今来,中国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代表人物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管理模式。治理国家应该采取仁政。实现和谐管理,还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因此,可以说,和谐管理是中国古代特色的管理思想之一。和谐管理可以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斗争,减少痛苦和艰难,平稳实现新军事变革和管理创新。

古往今来,中国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代表人物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军队追求和谐、追求卓越。

儒家的理想境界是和谐,而和谐靠道德维持,统治者应实行仁政。儒家从人性本善出发,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关键在于要用“仁”、“义”、“礼”、“智”四德去教育、感化他们,以德去刑。治理国家应该采取仁政。

孔子认为:“爱亲之谓仁,仁者爱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将“爱亲”归结为“仁”的根基,提倡“泛爱众而亲仁”,把爱家人、爱亲人推广为爱天下人。“仁”的实施原则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实施原则还有另一方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基本精神是重视人、关爱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实现和谐管理,还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身之养莫重于义》)“利者,义之和也,利生于和,而和又出于义,所以利生于义。”(《左传》)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就是要以义作为道德标准,在义的基础上取利,义利兼顾,而不能求利舍义。

就社会不同的阶层而言,要取得和谐,还必须有合理的长幼尊卑次序,这就是“礼”。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是取得和谐的支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还从管理国家的角度,提出了“和无寡”的主张,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并不取决于财富、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人心是否安定,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荀子也说:“和则一,一则多力”(《苟子·王制》)人与人和谐相处则万众一心,万众一心则力量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万物。尤其在《论语·学而》中,儒家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把和谐视为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孟子则把这一命题发展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诸多条件中,“人和”是处理人间万事之要件,具有最高的价值。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其“和为贵”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和谐管理的理念。另外古代思想家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进一步丰富了和谐管理理念。因此,可以说,和谐管理是中国古代特色的管理思想之一。

(一)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的哲学前提之一是性善论,儒家“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孟子·告子上》:“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因此,每个人身上具有可向高尚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产生。

和谐管理的另一个前提是“致中和”。《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达到中和,天地各司其职,万物能共同生长共同繁荣,实现天地物的和谐、“天人合一”。中,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和,即和谐为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之本,“和”是天下之道。“中”的内涵主要指适度。干什么事都要有—个合理的尺度。如:宽与严、奖与罚、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民主与集中、集权与分权、原则性与灵活性、纪律与自由、共性与个性……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握一个“度”,过与不及都是有害的。可以说,领导艺术就是“度”的艺术。有了“度”的合理把握,就有了和谐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氛围。“和为贵”不仅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宝,也是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在处理文臣武将关系中的“将相和”,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和亲”,以及在处理作战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和为贵”原则的具体运用。遵循“和为贵”的原则,用求大同、存小异的办法,协调社会各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达到整体的协调、和睦。

人们在理解与贯彻“和”的思想时,极易产生一种偏差就是把“和”与“一团和气”等同起来。“和”的思想在起到稳定社会、协调人际关系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委曲求全、泯灭个性、死气沉沉等副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和”的含义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而要正确理解“和”,首先应该把它与“同”区别开来。对于“和”的定义,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直接的表达,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和不仅不等同于同,而且与同截然相反,应该提倡和而反对无原则的同。《国语·郑语》中也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和”与“同”的差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的含义。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成相济,是多样性的统一,它承认矛盾,是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它回避矛盾,掩盖事物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同是唯唯诺诺,是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和则是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就是说,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理解忍让,不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则要坚持原则,一丝不苟,表现在上下级关系上,同是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和死气沉沉、紧张压抑的“一言堂”;和则是上下级的互相尊重和坦诚议政、集思广益的“众言堂”。

(二)军队与和谐管理

军队处于新军事变革时代、管理创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痛苦和艰难。和谐管理可以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斗争,减少痛苦和艰难,平稳实现新军事变革和管理创新。

八十多年来,我军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边远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人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培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转业等方面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官兵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我军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军队与地方、城市与边远山区、官与兵之间的矛盾却逐渐突出,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不解决,可能导致军心不稳,影响部队战斗力持续、快速提高。因此,军队发展需要和谐管理,构建和谐文化,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建设和谐军队。

(三)和谐管理的动力源泉

和谐管理的动力源泉是以人为本,把人看做管理的目标和归宿,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要尊重人,特别是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劳动权、培训权、知情权、参与权、自由权、休息权。要关心人,通过对官兵体贴、关爱,得到官兵对你管理者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也就是我们俗语所讲的“人心换人心”。要培养人,使官兵能够通过岗位成才,同时管理者还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帮助官兵发展。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组织竞争力的生命力之本。管理者不仅要培养下属,还要会攻心。在武侯祠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名联:“能攻心,即反侧自消,从古之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三思。”(清人赵藩撰题)上联强调“攻心为上”,不要盲目迷信强权和暴力;下联则强调“审时度势”,不要造成宽严皆误的被动局面。刚与柔、宽与严、德与刑、硬与软,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何将二者结合好,关键看当时的内外环境,要“度势”,这也是实现和谐管理的前提。“攻心”的实质是取得“人”的真心拥护,造成“上下同欲”的和谐局面;“审势”的实质,是在合适的时候,干合适的事情,特别是对人的处理一定要谨慎,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以人为本的行动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